山东
山东内容 国际表达
齐鲁大地 :
当前位置:山东频道首页 > 国学文化 > 齐鲁书画 > 正文

对话应金飞:解码2025第五届杭州纤维艺术三年展 “重构星空”,探寻美术馆美育使命

对话应金飞:解码2025第五届杭州纤维艺术三年展 “重构星空”,探寻美术馆美育使命
2025-10-05 14:21:13 来源:中华网山东频道

16.jpg

重构星空:2025第五届杭州纤维艺术三年展

时间

2025年9月23日至11月02日

地点

浙江美术馆

参展艺术家名单

国外艺术家

安妮•威尔逊(Anne Wilson,美国)、阿齐扎•卡迪里(Aziza Kadyri,俄罗斯)、赵素熙(Cho Sohee,韩国)、崔真、夏因(Choi+Shine,美国)、戴安娜•谢勒(Diana Scherer,德国)、荒川医(Ei Arakawa,日本)、格尔加娜·塔巴科娃(Gergana Tabakova,保加利亚)、易卜拉欣•马哈马(Ibrahim Mahama,加纳)、朱利安·克鲁泽(Julien Creuzet,法国)、卡里·迪尔达尔(Kari Dyrdal,挪威)、凯特·伊根(Kate Egan,英国)、金守子(Kimsooja,韩国)、莱昂纳多·奇亚奇奥&丹尼尔·贾诺内(Leonardo Chiachio & Daniel Giannone,阿根廷)、莱昂纳多·乌利安(Leonardo Ulian,意大利)、莱拉·卡德纳斯(LeylaCárdenas,哥伦比亚)、露西·奥尔塔+豪尔赫·奥尔塔(Lucy +Jorge Orta,英国)、玛娜尔·阿尔多瓦扬(Manal AlDowayan,沙特阿拉伯)、玛丽尔·克莱蒙特(Mariel Clarmont,法国)、派翠西亚·伊斯塔柯(Patricia Perez Eustaquio,菲律宾)、索尔维格·阿尔伯格(Solveig Aalberg,挪威)、康瑞璟(Suki Seokyeong Kang,韩国)

国内艺术家

陈若璠、陈芷豪、陈丽云(中国香港)、丁乙、高入云、郭锐文、何启如、林岚(中国香港)、李军毓&郭建平、李青、李娜、刘嘉琛、毛宇、孙艺芸、王杉羽、王小松、徐戈、徐向真、应歆珣、杨安

展览总监

应金飞

艺术总监

施慧

策展人

姜俊、黄燕、阿萨杜尔·马克洛夫、许嘉

助理策展人

李军毓、刘嘉琛、任喆、曾朝炜

平面设计

陈孟琦

指导

中共浙江省委宣传部

主办

浙江省文化广电和旅游厅

浙江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

中国美术学院

承办

浙江省美术家协会

浙江美术馆

中国美术学院当代纤维艺术研究所

中国美术学院雕塑与公共艺术学院

支持

浙江文化艺术发展基金

中国美术学院教育基金会

德英基金会

纤维艺术三年展

杭州,作为历史上的“丝绸之府”,与纤维有着深厚的文化渊源。延续这份基因,浙江美术馆已连续五届作为纤维艺术三年展的主承办方,与中国美术学院深度合作,共同推动这一亚洲地区最具规模的当代纤维艺术展览项目的发展,更在艺术与大众之间构建起一座坚实的美学桥梁,在实用主义盛行的时代为社会进行持续而生动的“美育补课”。

凤凰艺术与浙江美术馆馆长应金飞展开对话,共同讨论纤维艺术的核心价值究竟在何处?美术馆如何在大众与艺术间搭建桥梁?同样在当今时代,美术馆的核心使命又在何方?

111.gif

杭州与纤维的渊源可追溯至千年之前。作为“丝绸之府”,杭州的织造技艺曾沿丝绸之路远播世界,纤维不仅是物质载体,更成为这座城市的文化基因。从南宋时期的“机杼之声,比户相闻”,到明清织造的鼎盛,再到1980年代中国美术学院引入万曼壁挂研究所,将当代纤维艺术引入中国——纤维始终是杭州文化记忆与艺术创新的重要媒介。

1.jpg

延续这份深厚渊源,浙江美术馆自2013年起作为主承办方,持续五届推动纤维艺术三年展这一国际性艺术项目。

作为纤维艺术三年展的核心推动者与见证者,凤凰艺术与浙江美术馆馆长应金飞展开对话,回溯第五届纤维艺术三年展“重构星空”背后的策展思考,以及浙江美术馆如何以纤维为桥梁,在当代语境中建构公众与艺术之间的美育新路径。

2.jpg

作为主承办方,浙江美术馆并未将纤维视为单纯的创作材料,而是以其为切口,挖掘背后的观念与精神价值。

“纤维它是一种媒介,作为媒介,它的本体艺术固然重要,因为它通过编织、通过材料本体构成艺术作品,”应金飞馆长在对谈中强调,“但更重要的是隐藏在媒介之后的观念。这也是我们持续十二年举办五届展览的核心原因——透过纤维的表层现象,看到人与自然的联系、态度与哲学理解。”

640.gif

历届纤维艺术三年展海报

第五届纤维艺术三年展以“重构星空”为主题,相较于前四届“纤维,作为一种眼光”、“我知我在”“无界之归”、“缓存在”的递进式探索,更将视野推向宇宙与内心的双重维度。

应金飞对这一主题的解读从外部的星群更延伸至人内在的宇宙观之存在:“‘重构星空’有两层含义。一层是我们感知到的宇宙观——所有星系、空间距离无所不联,这是人与世界的外在关联;另一层是内心的宇宙观,是我们看待世界的精神因素的联结,这些都是纤维艺术想要传递的核心。”

2025第五届杭州纤维艺术三年展展览现场.gif

2025第五届杭州纤维艺术三年展展览现场

这种解读延续了展览一贯的哲学思辨传统,让纤维这一“柔软媒介”承载了对宏大命题的思考,在织物之中寻找织性,回归肉身的生活,并进一步与时代感知缠绕,同频共振。

5.jpg

浙江美术馆对纤维艺术三年展的推动,始终绕不开“公众”与“联结”两大关键词。

纤维艺术三年展的成长轨迹,始终与浙江美术馆的办馆理念深度绑定。从2013年的初创到2024年的第五届,十二年间五届展览不仅记录了纤维艺术在国内的发展脉络,更承载着浙江美术馆对“艺术介入生活”的持续探索。

2025第五届杭州纤维艺术三年展展览现场2.gif

2025第五届杭州纤维艺术三年展展览现场

从展览策划到落地执行,美术馆始终致力于打破艺术与大众的壁垒,让纤维艺术成为城市文化生活的一部分。在大众参与层面,历届展览都留下了深刻的城市印记。

2013年第一届展览中,美术馆联动市民在当时兴起的共享单车上完成编织创作,让艺术走出展厅与城市日常相遇。2016年“我知我在”主题展则与企业合作开发如袜子等相关文创产品,让纤维艺术融入生活场景。

7~1.jpg

8~1.jpg

「DISTANCE(縮地)」工作坊现场,Choi+Shine艺术小组艺术家崔真在指导

而本届展览中,由Choi+Shine艺术小组发起的大型蕾丝装置《缩地》则进一步用集体创作的方式让作品成为“公众与艺术的共生体”。该项目通过浙江美术馆公开招募了百余位杭州市民志愿者,他们来自各行各业,年龄跨度从"50后"到"10后",通过1-2个月的钩针工作坊,共同完成了以杭州地标建筑为灵感的十二生肖蕾丝装置。对于参与者而言,这不仅是艺术体验,更是情感与精神的投入,让针织通过艺术的力量靠近更多人。而对于艺术家,市民们的"热情、专注、能干、高效"也给他们留下了深刻印象。对于作品和城市,《缩地》因此成为承载杭州这座城市集体记忆的载体。

9.jpg

Choi+Shine艺术小组,《缩地》在2025第五届杭州纤维艺术三年展现场

应金飞说,“纤维的本质就是‘无所不联’,我们希望通过这样的形式,让城市观众既能观看、体验,又能参与、共享,形成艺术与大众的深度链接。”

而这也呼应着浙江美术馆长期以来所坚持的“以观众为中心”的办馆理念,探索新时代美术馆的公共教育新模式,让艺术融入日常生活,并以艺术为纽带,在杭城内构建起稳定的艺术社群,实现了公众由“观看”到“参与”的“共建者”身份转变。

2025第五届杭州纤维艺术三年展先导片片段.gif

2025第五届杭州纤维艺术三年展先导片片段

同时,连续五届纤维艺术三年展均由浙江美术馆与中国美术学院的联动举办,提供了“馆校合作”模式的新样板:由中国美术学院提供顶尖的学术资源、艺术家与策展人团队以及创新的艺术教育理念,浙江美术馆则提供国际化的展示空间、广泛的公众触达渠道和专业的项目运营保障,共同拓展了美术馆作为公共文化场域的功能。就像应金飞所说:“与院校合作,就是要充分发挥美术馆作为文化场域的功能,让学术资源转化为公共美育力量。”对中国美院而言,浙江美术馆成为其教学成果的展示窗口与学生实践的孵化平台;对浙江美术馆而言,合作带来了学术深度的显著提升与教育功能的延伸拓展。

这种馆校合作模式,打破了传统美术馆与高校间的壁垒,构建起从学术研究到公共文化产品的完整价值链,形成“院校学术支撑+场馆公共传播”的互补模式,为当代中国的艺术生态系统注入了创新活力。

11.jpg

谈及美术馆的核心使命,应金飞将其精准概括为“艺术补课”——补传统教育中缺失的美育短板。在他看来,这一责任在当下更显迫切。“今天的教育核心偏向实用主义,只要与高考相关、‘有用’的内容才会被重视,而日常审美体系基本被忽视。”

应金飞指出当前教育现状的局限,“不允许化妆、不允许戴首饰,压制对美的念想,久而久之就会产生审美降级,这其实是一种审美退步。”

2025第五届杭州纤维艺术三年展展览现场3.gif

2025第五届杭州纤维艺术三年展展览现场

这种对“实用主义”的反思,让他格外强调“无用主义”的价值:“无用主义是一种世界观、一种看世界的态度,它需要综合的审美能力。在数字时代,审美是最重要的生产力——就像AI生成千万种内容,你的选择就代表了审美水平。”

2025第五届杭州纤维艺术三年展开幕式现场4.gif

2025第五届杭州纤维艺术三年展开幕式现场

在应金飞眼中,美术馆正是“无用主义”的培育场,也是“日常审美”的唤醒者。“一个人是有情感的,不是机器,应该允许对美好的念想存在,”他强调,“美术馆要做的,就是补上中小学美育的不足,在传统教育之外提供艺术与美学的补充,让公众建立起对日常美的感知力。”

尾声

2025第五届杭州纤维艺术三年展展览现场5.gif

2025第五届杭州纤维艺术三年展展览现场

从纤维媒介的观念挖掘,到公众参与的实践创新,再到美育“补课”的价值坚守,浙江美术馆与纤维艺术三年展的十二载之约,早已超越了单纯的展览合作。正如“重构星空”的主题所喻,纤维艺术编织的不仅是视觉作品,更是人与艺术、城市、宇宙的精神联结;而美术馆则以这场持续的艺术实践,为大众搭建起通往审美星空的桥梁。

应金飞与他所引领的浙江美术馆证明:真正的公共美术馆,从来都是时代审美的培育者与引领者。

(来源:凤凰艺术)

艺术家简介

应金飞丨以“陌生介入”破界,在形式与精神间建构水彩美学

应金飞,浙江美术馆馆长,二级教授,博导,获浙江省宣传文化系统“五个一批”人才,浙江省“万人计划”人文社科领军人才,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中国民主促进会中央委员,浙江省政协委员,浙江省文史研究馆馆员,浙江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咨询专家。中国美术家协会理事,中国博物馆协会美术馆专委会理事,中国美术家协会水彩画艺术委员会副主任,浙江版画院院长。

(责任编辑:王浩然)
关键词:应金飞

为您推荐

下载中华网山东APP

联系方式

中华网新媒体 山东频道
互动/投稿邮箱:
shandong@zhixun.china.com
山东频道商务合作热线:0531—866666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