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
山东内容 国际表达
齐鲁大地 :
当前位置:山东频道首页 > 国学文化 > 齐鲁书画 > 正文

碧涵天光 意与古会——曹俊《一泓深去碧涵天》亮相中国美术馆

碧涵天光 意与古会——曹俊《一泓深去碧涵天》亮相中国美术馆
2025-10-05 15:29:06 来源:中华网山东频道

在中国美术馆“贵在意·致敬经典——全国写意美术作品展”的展厅中,曹俊的《一泓深去碧涵天》静静伫立,笔墨间既有宋画的澄明气象,又含当代写意的灵动生机,成为诠释“经典传承与创新”的生动注脚。这幅作品以“水天相融”为核心意象,将观者引入一场关于自然哲思与艺术传承的精神漫游。

4~1.jpg

作品《一泓深去碧涵天》

曹俊在画坛以“新宋式系列”立足,其创作始终贯穿着对传统的敬畏与突破,《一泓深去碧涵天》便是这一理念的典型呈现。作品标题取自古典诗学意境,“一泓深去”暗喻水之悠远,“碧涵天”则点出天水相映的景致,仅八字便为画面奠定了空灵澄澈的基调。构图上,他摒弃了传统山水“三叠式”的刻板范式,以大面积留白营造虚灵时空,近景用浓淡交织的墨色勾勒水岸肌理,中景借湿润笔触晕染出碧波荡漾之态,远景则以极淡的青碧色渐次融入天际,使“水”与“天”在视觉上浑然一体,暗合宋人“天人合一”的宇宙观。

6.jpg

笔墨运用上,这幅作品尽显曹俊“以笔代墨,以墨成笔”的技艺修为。他的勾皴在浓淡、简繁与湿燥间切换自如,水岸的岩石以短促有力的枯笔点皴出质感,水面则用长锋羊毫蘸淡墨层层晕染,既有“润含春雨”的温润,又有“干裂秋风”的劲健。尤为精妙的是水面光影的表现,通过墨色的微妙渐变,使天光倒映于碧波之中,呈现出“碧涵天”的真实意境,这种对光影的把握,既有宋画的写真精神,又暗含西画的观察视角,恰如评论家张晓凌所言,体现了“中西美术现代性的相互建构”。

作为“贵在意·致敬经典”展览的参展作品,《一泓深去碧涵天》精准诠释了“写意”的真谛——不止于笔墨的挥洒,更在于意境的营造与精神的传递。画面中没有繁复的物象堆砌,仅以水、天、岸为基本元素,却通过笔墨的轻重缓急,传递出自然的静谧与浩瀚。观者驻足画前,既能感受到宋画“冰壶澄澈”的古雅气韵,又能体悟到当代艺术的审美张力,这种古今对话,正是写意美术传承的核心要义。

1~1.jpg

从达·芬奇曾从宋画中体悟“澄怀味象”的真谛,到曹俊以当代笔墨重构宋式意境,《一泓深去碧涵天》不仅是一幅山水佳作,更成为跨时空艺术对话的见证。它在展览中的呈现,让观者看到传统笔墨在当代的鲜活生命力,也印证了“贵在意”的展览主旨——真正的经典致敬,是在理解传统精髓的基础上,赋予其新的时代内涵,让艺术在传承中不断生长。

关键词:曹俊

为您推荐

下载中华网山东APP

联系方式

中华网新媒体 山东频道
互动/投稿邮箱:
shandong@zhixun.china.com
山东频道商务合作热线:0531—866666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