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
山东内容 国际表达
齐鲁大地 :
当前位置:山东频道首页 > 国学文化 > 齐鲁书画 > 正文

“素心静尘——尉晓榕作品展”明日将在杭州开展,展期至11月30日

“素心静尘——尉晓榕作品展”明日将在杭州开展,展期至11月30日
2025-10-17 11:36:40 来源:中华网山东频道

展览题字

白谦慎

主办方

穗庐文化

指导单位

杭州市滨江区文学艺术界联合会

展览时间

2025.10.18(周六)-2025.11.30(周日)

展览地址

穗庐艺术空间

(杭州市滨江区伟业路660号)

开放时间

每日10:00—18:00


策展人说

组织一场展览,或许并非难事——展览定位、展厅选择、作品征集、宣传预热、展期运营,流程清晰。但若想让展览拥有真正的水准与品质,让空间与艺术产生共鸣,让观者在步履间触摸到创作者的精神脉络,则远非易事。这需要策展团队对艺术本体有深刻理解,对空间语言有精准把控,更需要对艺术家及其创作历程怀有足够的敬畏。

所幸,国人对展览会抱有一种“慈悲”:他们愿意透过白墙素绢,去理解一场展览背后的用心,去包容一场呈现中的不完美。这份善意,是我们作为文化艺术机构的底气,亦是我们不敢懈怠的动力。

我与团队曾多次想在穗庐空间举办尉晓榕教授作品展,但却总因各种缘由搁置——有时是场地条件未达预期,有时是作品尚存缺口,更多时候,是怕不能很好地呈现他的艺术,因内心深处的“敬畏”故而一拖至今,却也让我们更坚定地走向更系统的呈现。

尉晓榕教授的艺术,早已超越“好看”或“技法精湛”的表层评价。他是当代中国人物画坛的代表性人物,师承浙美正统,却又不拘于学院藩篱;他的笔墨既有传统文人画的雅正格调,又饱含对当代生活的敏锐观察;他的创作历程,更是一部浓缩的中国画教育转型与艺术思潮变迁的微观史。面对这样的艺术家,我们深知:若没有充分的准备,若不能以学术梳理为根基,若只是简单地将作品“挂上墙”,便是对艺术的不尊重,更是对观者的辜负。

基于对文化艺术的梳理与研究,去年,我们在港大顺利举办尉晓榕教授的个展《爱之梦》并出版同名书籍,深受社会及藏家好评。图文并茂的形式及文、艺相融,是综合了解尉晓榕教授艺术之路及不同阶段思想发展与变化的一个引子,给研究尉晓榕教授的文艺创作提供了一个缘起。

《爱之梦》的顺利举办,验证了我们最初的判断:研究一位艺术家,必须以梳理为前提,以脉络为线索,而展览正是这种梳理最直观的载体。它不该是零散作品的堆砌,而应是艺术家精神世界的立体呈现——这正是一家文化机构该做的事。若我们只满足于做“黄牛”,只关注展览的流量与热度,却忽略了对艺术本体的研究与呈现,所谓的“学术性”又从何谈起?

我想,以港大的《爱之梦》为总的提纲,然后再细化呈现不同时期,不同阶段尉晓榕教授艺术,是研究艺术家的文化艺术的正途,也是我们作为一家文化艺术机构该去做的事情。

对于尉晓榕教授的艺术表达形式及艺术语言,不管是业内还是社会面的收藏家对其都有所学习及研究,并会将研究延伸至工作和生活,让文艺成为生活的引子,故而我觉得这也是收藏很大的意义与乐趣之一。

此次“素心静尘——尉晓榕作品展”,正是我们对这种理念的延续与深化。

本次展出聚焦尉晓榕教授千禧年前后的创作,精选三十余件以水墨、传统题材为主的作品。为什么选择这个时期?因为这是他艺术语言走向成熟的关键阶段。

千禧年前后的这批作品,正是这些经历的集中绽放。展览中的水墨人物,多取材于传统经典,但若细观,便会发现尉晓榕教授的“传统”绝非简单的临摹:他笔下的人物线条,既有“吴带当风”的飘逸,又融入了现代构成对“节奏感”的强调;设色虽以淡雅为主,却在关键处用极富张力的墨块点醒画面;题跋文字或诙谐幽默,或哲思深沉,总能在画面之外延伸出另一重叙事。这些作品不仅是他艺术水准的代表,更是一个时代的文化注脚——当社会加速奔向现代化时,他用笔墨证明:传统从未远离,只要创作者足够真诚,就能在古老的语言中生长出当代的生命力。

作为策展人,我和团队在筹备过程中始终怀揣“敬畏之心”。我们深知,观者走进展厅,不仅是为了看一幅画,更是为了感受一位艺术家如何用笔墨与世界对话。因此,展览的空间设计以“静尘”为意象——所谓“素心”,是尉晓榕教授笔下人物那份不染尘埃的纯粹;所谓“净尘”,则是我们希望通过展陈,让观者暂时放下喧嚣,专注于笔墨本身的温度。

艺术的真正意义,从不是束之高阁的“藏品”,而是它能如何滋养我们的精神世界——正如尉晓榕教授用他的笔墨告诉我们:即便身处纷扰世间,亦可葆有一颗“素心”,以纯净之眼观万物,以澄明之心待创作。

(来源:穗庐文化

画家简介

对话尉晓榕丨我愿在岸边接引后浪

尉晓榕,1957年出生于福建省福州市,1977年考入中国美术学院国画系。1986年至今任教于中国美术学院,先后任中国画系系主任、中国画与书法艺术学院院长。二级教授。硕、博研究生导师。曾任中国美协第四届中国画艺术委员会副主任。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

(责任编辑:董硕)
关键词:尉晓榕

为您推荐

下载中华网山东APP

联系方式

中华网新媒体 山东频道
互动/投稿邮箱:
shandong@zhixun.china.com
山东频道商务合作热线:0531—866666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