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
山东内容 国际表达
齐鲁大地 :
当前位置:山东频道首页 > 国学文化 > 齐鲁书画 > 正文

对话黄升民丨漫谈广告界的“前世今生”与AI时代下的教育新思考

对话黄升民丨漫谈广告界的“前世今生”与AI时代下的教育新思考
2025-10-22 14:26:28 来源:中华网山东频道

近日,广告行业泰斗、中国传媒大学教授黄升民做客《科技修道院》栏目,围绕科技冲击下的媒介变革、广告教育发展及品牌化趋势等话题展开分享,为听众揭开了广告行业数十年变迁的幕后故事,也为当下传媒专业学子答疑解惑。

作为中国广告教育的开拓者之一,黄升民的经历堪称行业发展缩影。他早年从《广州日报》记者起步,后赴日本深造,受全球最大广告公司电通启发,回国后参与创办中传广告专业,推动成立国内唯一的广告学院,还培养出央视广告部主任何海明、传媒大学校长张树庭等行业中坚力量。谈及初心,他笑称是日本导师的一句话点醒了自己:“做学者有面子但穷,做商人有钱但没面子,广告能兼顾二者”,而这份选择也让他成为中国广告行业从“摸着石头过河”到系统化发展的见证者。

在媒介变革方面,黄升民指出,当下广告与内容边界已极度模糊,“看电影插播人体工学椅广告”成为常态,但AI仍只是工具,无法替代真正的创意。他以电通广告博物馆为鉴,强调传统媒体的“凝聚性”不可替代——央视“国家品牌计划”、海信世界杯中文广告,都是靠集中传播打造品牌影响力,这是互联网分散传播难以实现的。而他提出的“内容银行”概念,前瞻性地预判了内容版权交易的重要性,即便如今仍具现实意义。

针对广告教育,黄升民直言痛点:部分高校脱离实践,重论文轻应用,导致学生毕业面临“脱节焦虑”。他以中传计算广告专业为例,强调“理科+文科”跨界培养的重要性,同时反对广告学院更名“广告与品牌学院”,认为广告是“过程”、品牌是“结果”,强行绑定更名会割裂历史,也反映出学术独立性缺失的问题。

最后,面对传媒专业学子的迷茫,黄升民给出建议:不必紧盯当下就业选专业,要结合自身特质——喜欢思辨选文科,擅长动手选工科,更要保持实践精神,“广告是在战争中学习战争,不是坐在屋里苦思冥想”。

此次访谈干货满满,从行业变迁到教育思考,从媒介创新到品牌建设,黄升民以数十年从业经验为听众带来深度启发。

文/Deepseek,音频来源:小宇宙@科技修道院)

嘉宾简介

6.jpg

黄升民,中国传媒大学资深教授、博士生导师,《媒介》杂志总编辑,中国广告博物馆馆长。

(责任编辑:寿鹏瑶)
关键词:黄升民

为您推荐

下载中华网山东APP

联系方式

中华网新媒体 山东频道
互动/投稿邮箱:
shandong@zhixun.china.com
山东频道商务合作热线:0531—866666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