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杨东方分享了文化赋能的实践案例,如联合书协开展“书法进校园”公益课、社区美学沙龙及商圈文化活动,推动书法从“小众艺术”迈向大众生活,真正将书法文化渗透至社会的每一个角落。

王稼丰梳理了文化书法的萌芽与提出历程,指出其与文艺理论变革紧密相连,旨在批判书法技术化、市场化导致的文化剥离等不良倾向,主张回归经典文人精神,坚守文化本位与正大气象。未来,需系统阐述理论、重述历史、审慎教育、推动实践。最后,他号召大家团结一心,坚守正道,全力以赴推进文化书法的发展。

时胜勋指出,所庆既是对二十二年坚守的回顾与致敬,更是对未来使命的警醒与担当。我们坚守的不仅是一个研究所的历史积淀,更是五千年汉字文化精神、三千年华夏文脉以及百年北大书法美学美育的精神传承。他提出举旗、做事、成人三大方向,既要高举文化书法旗帜,也要深耕学术研究与教育实践,最终达成‘以文化人’的育人目标,使文化书法落地生根,行稳致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