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价值维度来看,这七件作品的核心意义在于实现了地域文化、艺术表达与时代使命的深度融合,与海南自贸港建设同频共振。作为公共艺术,壁画天然具备文化传播与美育功能,这些作品扎根本土,挖掘历史、生态、非遗等核心资源,在公共空间构建起展示海南形象的文化窗口,让观者在审美中直观感受地域风情与时代气象,既增强本土民众的文化认同感与自豪感,也为自贸港吸引全球目光提供了独特文化名片。就深层次而言,作品创作主题始终紧扣自贸港发展:生态题材呼应“生态立省”战略,历史题材契合“对外开放”定位,非遗题材彰显“文化自信”内核,体育题材传递“拼搏进取”精神,使壁画成为记录自贸港发展、诠释自贸港理念、传播自贸港文化的重要载体,实现了艺术价值与社会价值的统一。

万靓《南海遗珍》
海南美术界找到新的创作路径
壁画作为镌刻于公共空间的视觉艺术,以墙体、建筑立面为载体,融绘画、工艺与环境于一体,既是历史文化的直观叙事者,也是地域精神的鲜活表达者。它凭借公共性、包容性与叙事性特质,成为城市文化肌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承载着记录时代、传播文明、以艺化人的独特使命。

林理新《和谐家园》
海南壁画艺术起步较晚、基础相对薄弱,此次成绩的取得,离不开中国美术家协会壁画艺委会多方面的支持,更标志着海南美术界在新时期成功找到了“地域文化特色+当代艺术语言+时代发展主题”的创作路径。在海南自贸港封关运作进入关键阶段的背景下,这批作品以艺术力量为自贸港赋能,让地域文化焕发新生,让时代精神深入人心。期待政府及相关部门给予更多关注与扶持,通过政策引导、资金支持、平台搭建助力其成长。未来,相信会有更多艺术家投身海南壁画创作,深挖自贸港文化内涵、展现发展活力,让壁画艺术与海南自贸港交相辉映,共同书写海南文艺繁荣发展的新篇章。

李志雄《南国絮语》
(文/阮江华,中国美术家协会理事,海南省文联副主席,海南省美术家协会主席 来源:海南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