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美术院党委书记、院长谢晓红表示,本次展览集中展示116件精品力作与大量珍贵文献,构成了完整的历史链条,充分呈现湖北艺术家在不同时期的创作风貌。本次展览特别呈现20余位青年艺术家的最新成果,这一集中展示不仅体现美术院在人才接续上的深远布局,也展现出青年艺术家在现实主义传统基础上不断开拓当代艺术语言的勇气与潜能,使湖北艺术持续呈现蓬勃生命力。
她还强调,作为新中国成立后第五家省级专业创作研究机构,湖北省美术院在60年的发展过程中形成了扎根荆楚文化、坚持现实主义创作、服务人民与时代的鲜明传统。
文献研究展的学术价值:作品之外的制度史、创作史与经验史
中国画院院长刘万鸣指出,本次展览通过大量原始文献,首次以“立体化、全景式、多维度”的方式展示湖北省美术院在不同历史阶段的创作理念、组织模式与学术追求。这些手稿、信件、出版物与档案不仅是艺术史研究的重要源头,更是观察当代美术制度演变的关键窗口。湖北省美术院的60年成果,为全国画院体系的发展提供了重要启示。画院与一般艺术组织不同,其价值在于创作机制的组织化、学术化与制度化。湖北省美术院的历史经验,为新时代画院建设提供了极具参考价值的实践样本。


展厅现场
现场呈现的文献中,可以了解到,改革开放的大背景下,湖北省美术院率先恢复了美术创作的自由氛围,为艺术家们营造了一个宽松、开放的创作环境。这种自由的创作氛围激发了艺术家们的创作热情,使他们能够更加自由地表达内心的情感与思想,探索多元的艺术风格与表现形式。这些作品不仅展现了湖北美术家们的高超技艺,更体现了他们对时代精神的深刻把握和对国家命运的深切关怀。
在艺术创作的多元化发展上,湖北省美术院也取得了显著成就。美术院建立了中国画、油画、版画、雕塑等专业工作室,为不同画种的艺术家们提供了专业的创作平台和交流空间。这一举措极大地促进了各画种之间的发展与交流,推动了湖北美术在多个领域的全面进步。在此基础上,湖北省美术院逐步形成了全国少有的“多画种并进”格局,使湖北美术在全国美术界呈现出独特的艺术风貌,为湖北美术事业的繁荣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进入1990年至2010年这20年间,湖北省美术院在制度化建设与学术体系确立方面迈出了坚实的步伐,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这一时期,美术院积极推进主题创作组织机制的建设,通过科学合理的组织管理,确保了主题创作的顺利开展和高质量完成。同时,美术院成立了学术委员会,汇聚了一批在美术领域具有深厚造诣和广泛影响力的专家学者,为美术院的学术发展提供了坚实的智力支持。学术委员会在作品评审、学术研究、人才培养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完善了作品评审制度,提高了作品评审的科学性、公正性和权威性,确保了美术院创作水平的不断提升。

展厅现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