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
山东内容 国际表达
齐鲁大地 :
当前位置:山东频道首页 > 国学文化 > 齐鲁书画 > 正文

“与物为春·刘万鸣艺术展”众家谈⑱ | 霍春阳:真正体现了中国画“写意传神”的核心精神

“与物为春·刘万鸣艺术展”众家谈⑱ | 霍春阳:真正体现了中国画“写意传神”的核心精神
2025-11-21 10:39:21 来源:中华网山东频道

11月9日,“与物为春——刘万鸣艺术展”在山东美术馆启幕,集中呈现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中国国家画院院长刘万鸣40载艺途积淀的500余幅力作。展览涵盖人物、花卉翎毛、走兽、竹石、瓜果杂项等多个题材,既见传统文脉之承续,又显时代精神之新貌,全面勾勒出艺术家深邃的美学追求与丰沛的创作活力。开幕当日嘉宾云集,反响热烈。特采撷部分观展嘉宾的真挚感言,以期与读者共赏其艺、共悟其心,感受“与物为春”的笔墨温度。

——编者按

“与物为春·刘万鸣艺术展”众家谈③ | 贾广健:笔墨含古意,指画赋新韵

刘万鸣的绘画非常典雅、空灵而舒缓,这正是中国画所崇尚的审美境界。他的作品在精神层面表现得尤为深入——不浮华、无躁气,整体呈现出一种沉静而敏锐的气质。

尤为难得的是,他的画面“松而不散”,结构松动却气脉贯通,显示出极强的把控力。这种效果,源于他对“用虚”的深刻理解——虚不是空洞,而是留白中的呼吸,是意境生成的关键。正因如此,他的画面才整体和谐统一,令人感到轻松自在。

《烽火燎原,吞噬豺狼》365×217cm纸本指墨2025年

在中国画中,工具、材料乃至笔法固然重要,但归根结底,核心在于“境界”。刘万鸣的高明之处,正在于他所有的技法手段——无论是用纸、用墨,还是运笔、构图——都服务于意境的营造。他不是为技巧而技巧,而是以技巧为桥梁,通向更高层次的精神表达。

刘万鸣的画,是以“境”驭“技”、以“静”生“灵”,真正体现了中国画“写意传神”的核心精神。

文/霍春阳,天津美术学院教授 来源:中国美术报)

《秋风无尽,白露朝霜》166×148cm纸本设色2023年

微信图片_20251103095832_35.png

《仰观》123.5×33cm纸本设色2023年

艺术家简介

“与物为春·刘万鸣艺术展”众家谈③ | 贾广健:笔墨含古意,指画赋新韵

刘万鸣,1989年毕业于天津美术学院,1995年就读于中国艺术研究院美术学研究生课程班。历任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生院常务副院长、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画院常务副院长、中国国家博物馆副馆长。

现任全国政协委员、民盟中央委员、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中国国家画院院长、中国美术家协会中国画艺委会副主任、中国工笔画学会副会长、中国艺术研究院博士生导师、曾任西安美术学院博士生导师、中国传媒大学博士生导师、上海大学美术学院博士生导师、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研究员、第三届中国美术奖评审委员、故宫博物院中国画法研究所客座研究员、第十三届全国美展评审委员、第十四届全国美展评审委员。

2012年获中国青年艺术家提名奖,2014年入选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授予“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称号,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中宣部2017年文化名家暨“四个一批”人才,中组部国家高层次人才特殊支持计划领军人才“万人计划”。

中国画作品曾入选全国美展、全国画院展及省部级展览,曾获得金、银、铜、优秀等奖项十余次。

积极参与国家主题性创作,作为第一作者完成《遣唐使》《西电东送、西气东输工程》《黄河摆渡人》《南水北调工程》等中国画作品。

曾在中国国家博物馆等国家级展馆举办个展,作品被中国美术馆、中国国家博物馆、中国艺术研究院等国家级单位收藏。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多次专题报道其艺术创作及成就。

出版《中国画论》《刘万鸣作品集》《画道文心——刘万鸣·书画小品选》《中国近现代美术经典丛书——徐悲鸿》卷、《中国著名艺术家图录——刘万鸣》《刘万鸣素描写真集》《中得心源——刘万鸣书法作品选》《咫尺大象——刘万鸣中国画小品选》等个人专著二十余部。其中《中国画论》一书为普通高等学校艺术学科新形态重点规划教材。

(责任编辑:周龙)
关键词:霍春阳

为您推荐

下载中华网山东APP

联系方式

中华网新媒体 山东频道
互动/投稿邮箱:
shandong@zhixun.china.com
山东频道商务合作热线:0531—866666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