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
山东内容 国际表达
齐鲁大地 :
当前位置:山东频道首页 > 国学文化 > 齐鲁书画 > 正文

汤文选丨超然于“有我”“无我”之间,是探索“东方表现性意象绘画”的先行者

汤文选丨超然于“有我”“无我”之间,是探索“东方表现性意象绘画”的先行者
2025-11-21 14:23:55 来源:中华网山东频道

汤文选1925年出生于湖北省孝感市一个知识分子名医之家,天资颖悟,四岁从父读《论语》。启蒙于学习、临摹家藏古画。21岁入武昌艺专,主攻花鸟。他勤奋不辍,由花鸟而人物、由人物而山水、由山水重归花鸟。以至于翎毛、禽畜、走兽、虫鱼,无所不能,无所不精。他先后创作了现代人物画《婆媳上冬学》《喂鸡》《说什么我也要入社》《送粮路上》《白手起家》《天空任鸟飞》以及现代花鸟画《晨雀》《秋忙时候》《村头拾趣》《战正酣》《晨光》,参加历届全国画展后,均被收藏于中国美术馆。

23.jpg

汤文选 村头拾趣

130cm×66cm

纸本设色 1984年

中国美术馆藏

岁月悠远,纵观汤文选跨越半个世纪的漫长行迹,上下求索,始终坚持一条现实主义创作之路。精研传统,面向大自然。从“生活”到“艺术”,从“造化”到“心源”,反复锤炼。不同时期、不同阶段,其作品风格的嬗变,标示着画家对现实主义的探索,有着不同角度、不同层面、不同深度的认识理解,随之熔铸为不同时代的文化内涵、笔墨精神、形式语言。这种对现实主义的认识、理解,体现在汤文选作品中,都带有文化背景的投影,清晰地演绎着心理意识的前进、曲折、寻觅、再前进。也可以说,汤文选的作品,最大程度上折射着20世纪中国画的命运:其奋力挣扎,以求生存;其大胆变革,以图发展;彷徨困惑,而又振作、醒觉,并迈出坚定的脚步。

24.jpg

汤文选 婆媳上冬学

115cm×67cm

纸本设色 1954年

中国美术馆藏

汤文选的人物、山水、花鸟、墨虎等一系列作品,融会、贯穿着“三种传统”。或隐或显,或化解之,或凝聚之,或熔裁之,或独造之。“三种传统”,可概括为现实主义在中国画发展历程中的三段式,亦曰交叉出现的不同历史内涵、文化反映的三种艺术状态:首先,是古代现实主义传统“外师造化,中得心源”。其二,是“五四”现实主义传统,融合西法,崇尚写实。其三,是新中国成立后倡导的革命现实主义传统。学习延安木刻,学习民间年画,学习苏联油画现实主义的创作方法。其后,“一手伸向生活,一手伸向传统”。在以上“三种传统”的交汇点上,延伸出汤文选早期和中期的现实主义创作之路。汤文选中国画艺术的现实主义,其主要特征为积极的入世态度,强烈的人文主义色彩,个性、民族性与时代性的完美统一,以及严肃的历史使命感。

25.jpg

汤文选 伏虎尊者

205cm×106cm

纸本设色 2000年

汤文选晚年专注于意笔花鸟画的创作,其作品大多没有直接描绘人。然而,他对人的关怀,直接折射于全部意象创造之中。无论是花鸟、走兽、禽畜、虫鱼,均将人的情感融注其中,都是以人为中心,化“小我”为“大我”,化物性为人性,从而构成了一个完整的、系统化的人性世界。特别是《乳猪系列》《麻雀系列》《小猫系列》《鸡、鹭系列》,直到20世纪80年代中期始创的《墨虎系列》,无不散发着浓郁的乡国之情和空阔的山林气息。画家笔下一再出现的诸如《三春晖》《双乳虎》《双童虎》《天伦图》等,那洋溢着虎性的舐犊情深与人性的崇高母爱相契相通,连同简括的传神造型,大刀阔斧的笔墨气度,构成了纯粹独立的表现性意象。画面中浑融一体的诗、文、画以及苍劲浑厚的书法艺术,耐人久久品味。

29.jpg

汤文选 秋忙时候

167cm×228cm

纸本墨笔 1986年

汤文选对民族文化的寻求,是对“文人画”传统的再认识。广义地说,是对中国水墨写意画艺术审美本质的再认识。这一探索细究的再发现,再认识,建立在他长期“寂寞之道”“埋头学问”的基础之上。对一个专门从事于创作的画家来说,做学问,既能入乎其内,又能出乎其外,不浮光掠影、不浅尝辄止。他的治学治艺之路,对于书画艺术家、史论专门家,都具有启发性:首先,他以哲学、汉学作为治学、治艺的底蕴与核心。其次他重视治学治艺的心态,“务必从容”,不以利禄劝。其三,学问之事必不可无系统。系统者何?立一主系,辅以分支、分脉是矣。

31.jpg

汤文选 龙腾

246cm×123cm

纸本墨笔 1999年

陈衡恪《论文人画之价值》近些年之影响颇盛,然各取所需,自掠皮毛。文人画“不在画中考究艺术上之工夫”这句话往往被拈出而“走俏”,并深感“兴趣”,倍加“发展”,以至于难免本末倒置、艺风趋下。惜乎陈氏另一立论,渐被冷落淡忘:“旷观古今文人之画,其格局何等谨严,意境何等精密,下笔何等矜慎,立论何等幽微,学养何等深醇”。又云:“文人之要素:第一人品、第二学问、第三才情、第四思想,具此四者乃能完善”。可以说,汤文选对文人画之精要修炼有素、体悟有度。尽管如此,汤文选绝不以蹈袭文人画旧辙或集文人画之大成为鹄的。他尊重传统而不囿于传统。传统是一条河流,它在不断流动中吸收融合,在不断变易中丰富并延续着自己的生命。真正的艺术家必拥有博大胸怀,以容纳百川。必定拥有全球视野,以俯瞰古典与现代、西方与东方。汤文选发现,八大山人那符合“极简律”的形式感,与西方米罗的天真稚拙的画面有异曲同工之妙,但八大山人的作品更具思想内涵。楚文物《豹》的雕塑,嘴是侧面,像一把钳,两只眼睛又是正面,它与毕加索立体派结构趣味相通。上下千年,艺道无终。东方、西方,在比较中求同,在相通中存异。汤文选水墨写意画在现实与虚构、写实与想象、具象与抽象、主观与客观的交汇点上求索创造,形成了自己独特的个性风格。

32.jpg

汤文选 战正酣

110cm×69cm

纸本设色 1985年

中国美术馆藏

如果说,20世纪80年代中期由《战正酣》始,到《战酣》,直至《墨舞》以“好斗的公鸡”为载体,进行着“东方表现性意象绘画”的系列性探索。其作品中的笔墨精神,团块结构张力,狂草般“泄情”,令人惊叹。那么,另一幅人物画作品《山鬼》则尤引人瞩目。

33.jpg

汤文选 半随飞雪渡关山

105cm×232cm

纸本墨笔 2001年

《山鬼》作于1985年,汤先生时年60岁。在一系列作品中,此画颇具代表性地显示了艺术家于内容和形式语言创新方面厚积薄发的潜力。他让《山鬼》悠悠然在腾云驾雾中出现。云气自天而降,舒缓地幻化为似豹似龙的天兽,烘托出传说里的巫山神女——山鬼。与浓重的墨色团块结构相对应,他借助春蚕吐丝式的“游丝描”,勾画出神女披发带萝、轻盈而空灵地半隐半现的,似真似幻,传达出那种令人神往的仪态之美。她既区别于徐悲鸿笔下“实写”的、含睇的女神;也区别于傅抱石笔下“虚写”的、忧伤的女神。从《九歌》祭祀诗的角度体悟,汤文选塑造的《山鬼》,“意笔漫写”,倒更贴近屈原诗歌原创意象之野性、神秘、浑沦莫测,触及了通常难以捕捉的“浪漫精灵之美”的本质。楚文化本不太崇尚写实,画家于朴素、虔诚之中渗入适度的夸张变形,显示出楚人特有的那种超自然的、形而上的想象力。

34.jpg

汤文选 片石遐观太华峰

178cm×95cm

纸本设色 1999年

汤文选晚年的一系列大写意花鸟画作品,纵横驰骋,神游八荒。取其重性灵之表现,任天机天趣自然流露。崇神韵,尚笔情墨趣,重个性之抒发,尊人品之寄托。试看汤师所写墨梅,铁骨铮铮,气势磅礴,超越物象,机趣天成。借谢灵运诗句,写秋荷夜色“明月照积雪”,烟雾迷蒙中,朵朵白荷是那样宁静、高洁、自在,好一派冰莹世界,造境何等超拔脱尘。汤师之兰花,笔力扛鼎,与吴昌硕意笔兰花,异曲同工。但绝无那种“花神独与山鬼语”一派孤愤苍凉的心境、画境。试看兰草《风神独秀》,笔歌墨舞,布局于浓淡、疏密、张合之间,给人带来劲节的风势与明朗的阳光感;欢乐的色彩,生命的活力,充溢着礼赞大自然的喜悦之情。

35.jpg

汤文选 繁春

69cm×69cm

纸本设色 1985年

值得注意的是,汤文选在形式语言上,极尽中国画笔墨之魅力,同时,对西方现代的“艺术视知觉心理学”进行了深入研究,从而把握中国古代绘画艺术与西方现代绘画二者之间在形式c语言上某些相通或暗合的规律,借以突破中国画传统中那些已然僵化的禁忌。例如“简化律”极简法则,与写意“减笔”画有相通之处,如“尖锐”与“整平”,“内在动力方向”“刺激式样”“由各种积极的力组成秩序”,汤师已然大胆而有度地引入中国画。又如“几何化线形”对“曲线形”组群的整合、强化等,这些形式法则常与八大山人笔法中“斜射线”重迭运用;也与石涛墨法中“浸润法”之代替轮廓界定线互渗互用。中法西法、古典现代,在汤文选笔下,已是息息相通,若呼吸般自然。其水墨写意画对形式语言的探索,直驱“博大精深”“返朴归真”。

37.jpg

汤文选 丹江晨辉

69cm×129cm

纸本设色 1977年

通过观赏汤文选作品,可以得到一个总体印象:在境界类型上,是诗的、文学的,是戏剧性、情节性的。在境界表达方式上,前人曾区分为“有我之境”“无我之境”,他超然于“有我”“无我”之间。在境界形态上,有“写境”,有“造境”,他已出乎“写境”,入乎“造境”。在绘画形式感上,他力举“突破传统文人画雅淡疏朗,闲情逸致的格局”,而通达畅怀于“崇高而又宏伟的精神气度”。这一系列对传统美学规律的综合、提炼、排挞、强化、拓展和对西方现代艺术的筛选、融汇、吸收、转化,使他晚年的作品凸显出具有强烈现代气息的东方表现性意象特征。

综上所述,世纪之交,在水墨大写意领域,汤文选无疑是探索“东方表现性意象绘画”的先行者。他对于现代形式语言的实践与创新,使中国水墨写意画艺术增强了国际性品格,纯化了民族特色,升华了临近新世纪的时代精神。

作品欣赏

36.jpg

汤文选 风神

178cm×96cm

纸本设色 1999年

26.jpg

汤文选 雄风

178cm×95cm

纸本墨笔 1998年

27.jpg

汤文选 秋禽

69cm×46cm

纸本设色 1983年

28.jpg

汤文选 村头即景

69cm×69cm

纸本设色 1983年

30.jpg

汤文选 渡头春早

94cm×113cm

纸本设色 1973年

38.jpg

汤文选 幽涧车声

61cm×49cm

纸本设色 1978年

文/孙美兰 来源:《中国书画》杂志2025年第10期/总第274期)

艺术家简介

“与时代同行——汤文选百年诞辰书画精品展暨艺术教育思想研讨会”在湖北省博物馆举办

汤文选(1925年-2009年)湖北孝感人。1949年毕业于武昌艺专,师从张肇铬、张振铎、王震宙。1951年进修于北京中央美术学院,1952年起在华中师范大学和湖北艺术学院美术系任教。生前系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美协湖北分会副主席,湖北省花鸟画研究会会长,湖北省花鸟画刊授学院院长,东湖书画院副院长,湖北省第五届政协委员、湖北省美术院副院长、北京中华炎黄书画院副院长,寓居北京。一级美术师,擅长中国画。为湖北四老之一(其余三人为周韶华,鲁慕迅,冯今松诸先生)。

(责任编辑:寿鹏瑶)
关键词:汤文选

为您推荐

下载中华网山东APP

联系方式

中华网新媒体 山东频道
互动/投稿邮箱:
shandong@zhixun.china.com
山东频道商务合作热线:0531—866666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