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
山东内容 国际表达
齐鲁大地 :
当前位置:山东频道首页 > 国学文化 > 齐鲁书画 > 正文

徐涟 | 王克举百米黄河油画长卷的艺术叙事与时代价值

徐涟 | 王克举百米黄河油画长卷的艺术叙事与时代价值
2025-11-22 14:05:25 来源:中华网山东频道

王克举笔下的黄河,是生态黄河、历史黄河,更是祖祖辈辈的生息之所,蕴含着对故土的深切眷恋。出身农民家庭的王克举,怀揣着对大地的深厚情感,恰似凡·高之于那片麦地、塞尚之于圣维克多山。“从华山至入海口之间,鲁中大地广袤无垠的庄稼地如波涛般起伏,与入海口的芦苇花融为一体,湿地秋色斑斓,紫红色的植被宛如红地毯延伸至蔚蓝大海”,这是他对流经家乡大地的黄河的赞美。黄河流经那翻涌的麦浪与摇曳的芦苇,既是自然的珍贵馈赠,更是农耕文明历经千年延续的视觉表征。这种对祖国大地的深情审视,使观者既能感受到黄河的温度,又能聆听华夏文明在黄土层下跃动的节律——黄河既是母亲河,也是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精神根源。

王克举《大河·红山》布上油画 160cm×200cm 2021年

主题性美术创作不是命题作文,也不可沦为“任务画”,而是源自艺术家内心的激情与动力。《黄河》油画长卷所描绘的奔腾汹涌、气势恢宏的生动场面,契合了当代中国人心目中黄河的形象。黄河是充满生机、不断发展的有机整体,历经四季更迭,承载着上下五千年的时光磨砺,是一片充满希望的广袤田野,象征着中国人百折不挠、坚韧顽强、厚重淳朴、生机勃勃的精神品质。王克举许下宏愿,以绘画捕捉黄河的视觉精髓,将中华民族千百年来面对自然挑战时不屈不挠的精神特质定格于画布之上。在王克举的艺术表达中,黄河已超越地理层面的概念,成为凝聚中华民族智慧、勇气与希望的象征符号。王克举的艺术实践,是对传统与现代、自然与人文关系的深度探讨与对话。这种超越表象的艺术追求赋予其作品穿越时空的感染力,激发了人们对黄河母亲的深厚情感,更激发起人们对民族文化的强烈自豪感与归属感。

王克举《杨涛库房 大高粱》布上油画 160cm×400cm 2012年

艺术史上的经典之作,皆是艺术家生命体验与时代精神相互碰撞的结晶。在未来艺术发展中,是否具有人的情感,是区别人工智能创作与人的艺术创造的本质差异。人类艺术家可敏锐捕捉易逝的灵感,凭借经年训练习得的娴熟技艺,将其转化为不同媒材上的线条、色彩与痕迹,从而创造出自然界本不存在的新事物,并借此将自我生命以艺术的形式留存于世。从这一角度而言,艺术对人的意义无可替代。当机械复制致使艺术作品逐渐丧失“灵光”,王克举却采用最为原始的创作方式——于黄河岸边支起画架,以身体感知母亲河的脉搏。他的画笔不仅记录了黄河的外在形态,更捕捉到中华文明在历史长河中沉淀的精神内核,这种精神内核经艺术家之手转化为可视的符号体系,超越了技术层面的表达,在观者心中引发跨越时空的情感共鸣,充分印证了艺术创作中人类情感的不可复制性。

王克举《丰收的花朵》布上油画 160cm×240cm 2020年

关键词:王克举

为您推荐

下载中华网山东APP

联系方式

中华网新媒体 山东频道
互动/投稿邮箱:
shandong@zhixun.china.com
山东频道商务合作热线:0531—866666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