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
山东内容 国际表达
齐鲁大地 :
当前位置:山东频道首页 > 国学文化 > 齐鲁书画 > 正文

“与物为春·刘万鸣艺术展”众家谈㉒ | 李学明:于繁务中守艺心,在喧嚣里存静气

“与物为春·刘万鸣艺术展”众家谈㉒ | 李学明:于繁务中守艺心,在喧嚣里存静气
2025-11-23 17:33:05 来源:中华网山东频道

11月9日,“与物为春——刘万鸣艺术展”在山东美术馆启幕,集中呈现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中国国家画院院长刘万鸣40载艺途积淀的500余幅力作。展览涵盖人物、花卉翎毛、走兽、竹石、瓜果杂项等多个题材,既见传统文脉之承续,又显时代精神之新貌,全面勾勒出艺术家深邃的美学追求与丰沛的创作活力。开幕当日嘉宾云集,反响热烈。特采撷部分观展嘉宾的真挚感言,以期与读者共赏其艺、共悟其心,感受“与物为春”的笔墨温度。

——编者按

“与物为春·刘万鸣艺术展”众家谈⑲ | 石齐:既守住文脉之正,又生发出属于自己的艺术语言

这次刘万鸣的展览,令人深感震撼。让我由衷钦佩的,是他超凡的“定力”——在身兼中国国家画院院长、肩负美术界诸多要务、日程极度繁忙的情况下,竟能创作出如此数量庞大、尺幅各异的作品,且每一幅都精微严谨、气韵充盈。这种持续高产又高质量的艺术状态,绝非寻常画家所能企及。

这让我深刻意识到:一位真正的艺术家,若想画好画,不仅需要技艺,更需要一种沉静如水的内心定力。这种定力,既是长期修为的结果,也是一种难得的天赋。历史上不乏此类典范——比如元代的高克恭,虽官至刑部尚书,执掌政务,却仍能潜心绘事,作品被后世誉为“逸品”。刘万鸣今日之境遇与成就,正与此相似——于繁务中守艺心,在喧嚣里存静气。

刘万鸣《手札》24.5cm×54cm纸本2022年

尤为可贵的是,刘万鸣的绘画并非简单复古,而是对传统的深度激活。他深入研习宋代绘画的“天地意识”——那种对自然的敬畏、对宇宙秩序的体察,并将其融入当代工笔与写意的语言体系之中。在他的笔下,古法不再是僵化的程式,而成为承载哲思、表达对造化理解的媒介。由此,他构建出一种极具个人标识性的“新古典主义”风格:既有宋画的庄重与静穆,又有当代视觉经验的节奏与温度。放眼全国,这种面貌独树一帜,几乎无人可比。

此外,刘万鸣不仅是杰出的画家,更是功力深厚的书法家。他的书法取法高古,笔力沉厚,与其绘画相得益彰。尤为难得的是,他还精于“指墨画”——这一极难驾驭的艺术形式。指墨画自清代高其佩开创以来,因全凭指尖运墨,对水分、力度、节奏的控制要求极高,稍有不慎便失之粗率。而刘万鸣的指墨画,却能在看似随性的挥洒中见精微,在苍茫肌理间显清雅,已达炉火纯青之境。非大定力、大才情者,不能至此。

文/李学明,山东美术家协会顾问、山东大学荣聘教授 来源:中国美术报)

DeepSeek谈艺 | 刘万鸣:墨守古法而心游万仞

天朗闲逸,43.5cm x 43.5cm

刘万鸣的指墨世界丨心象为墨 指间乾坤

碧波图27×33cm纸本指墨2025年

艺术家简介

“与物为春·刘万鸣艺术展”众家谈⑲ | 石齐:既守住文脉之正,又生发出属于自己的艺术语言

刘万鸣,1989年毕业于天津美术学院,1995年就读于中国艺术研究院美术学研究生课程班。历任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生院常务副院长、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画院常务副院长、中国国家博物馆副馆长。

现任全国政协委员、民盟中央委员、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中国国家画院院长、中国美术家协会中国画艺委会副主任、中国工笔画学会副会长、中国艺术研究院博士生导师、曾任西安美术学院博士生导师、中国传媒大学博士生导师、上海大学美术学院博士生导师、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研究员、第三届中国美术奖评审委员、故宫博物院中国画法研究所客座研究员、第十三届全国美展评审委员、第十四届全国美展评审委员。

2012年获中国青年艺术家提名奖,2014年入选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授予“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称号,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中宣部2017年文化名家暨“四个一批”人才。

中国画作品曾入选全国美展、全国画院展及省部级展览,曾获得金、银、铜、优秀等奖项十余次。

积极参与国家主题性创作,作为第一作者完成《遣唐使》《西电东送、西气东输工程》《黄河摆渡人》《南水北调工程》等中国画作品。

曾在中国国家博物馆等国家级展馆举办个展,作品被中国美术馆、中国国家博物馆、中国艺术研究院等国家级单位收藏。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多次专题报道其艺术创作及成就。

出版《中国画论》《刘万鸣作品集》《画道文心——刘万鸣·书画小品选》《中国近现代美术经典丛书——徐悲鸿》卷、《中国著名艺术家图录——刘万鸣》《刘万鸣素描写真集》《中得心源——刘万鸣书法作品选》《咫尺大象——刘万鸣中国画小品选》等个人专著二十余部。其中《中国画论》一书为普通高等学校艺术学科新形态重点规划教材。

(责任编辑:董硕)
关键词:李学明

为您推荐

下载中华网山东APP

联系方式

中华网新媒体 山东频道
互动/投稿邮箱:
shandong@zhixun.china.com
山东频道商务合作热线:0531—866666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