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
山东内容 国际表达
齐鲁大地 :
当前位置:山东频道首页 > 国学文化 > 齐鲁书画 > 正文

郑瑰玺·大景花鸟丨在神农架的褶皱里,重构出涵纳万象的花鸟宇宙

郑瑰玺·大景花鸟丨在神农架的褶皱里,重构出涵纳万象的花鸟宇宙
2025-11-25 12:59:47 来源:中华网山东频道

阳光斜斜地穿过画室的窗棂,在《鹤舞清江上》的群鹤羽翼间碎成金箔。当郑瑰玺的“大景花鸟”在光影里苏醒,神农架的风便从墨色里呼啸而出;《垂堤树色遍汀州》的古木虬枝交错,将原始森林的呼吸凝在笔端;《清江艳》的孔雀群在藤萝间顾盼生姿,把热带丛林的野性译成笔墨的诗行……郑瑰玺的“大景花鸟”从来不是对自然的简单摹写,而是一场以生命为墨、以天地为纸的视觉革命——他凿开了花鸟画微观折枝的边界,在神农架的褶皱里,重构出一整个涵纳万象的花鸟宇宙。

22.jpg

一、以大景破界:从“一枝春”到“满目苍”的审美跃迁

传统花鸟画的“折枝”范式,如“江南无所有,聊赠一枝春”的含蓄,在郑瑰玺这里被彻底改写。他笔下的《金猴岭上》,在巨幅尺幅里,金丝猴群在古木飞瀑间嬉戏,每一根猴毛的蓬松、每一道瀑流的跌宕,都在诉说“大景”的震撼力——这不是对自然的缩小,而是对生命场域的诗性撷取。

这份独特大胆的艺术表达,大约与他自幼生长的环境密不可分。从地图上寻其根脉,他的家乡枝江坐落于宜昌与荆州间的长江南岸,那块土地自古便是楚文化的发源地。或许三闾大夫当年那些充满美丽奇伟的花卉异草的浪漫主义诗歌,那些言辞瑰伟、神游八荒的宏篇,正是在这片大地的自然风俗与民情沃土中孕育而生。这不绝如缕的文化基因,潜移默化间滋养了他的艺术灵性。

神农架是他的“灵感母体”。那些流水花开的声响、藤蔓交错的肌理,甚至清晨林间的薄雾、午后山涧的蝉鸣,都成了他笔墨的养分。“没有神农架的莽莽林海,就没有我的‘大景花鸟’。”他谈及创作《群仙集庆》时,曾在神农架鹤群栖息地蹲守半月,“我要画的不是鹤的姿态,是它们在山林里与风共生的灵魂。”这种对“生命现场”的执着,让他的花鸟走出了画室的案头,在原始森林的旷野里获得了新生。

33.jpg

二、笔墨的交响:冲融瀑布与白描筋骨的辩证统一

郑瑰玺的画室里,磨得发亮的墨锭与秃损的狼毫并置,恰似他笔墨语言的两极——泼墨的冲融如神农架瀑布飞流直下,在《鹤舞清江上》的水纹里晕染出层叠的韵律;白描的筋骨似古藤攀援,在《垂堤树色遍汀州》的虬枝中勾勒出生命的倔强。

他“以墨为主,惜色如金”,却在黑白灰的层次里营造出比色彩更丰富的视觉宇宙:《清江艳》里孔雀的翎羽,以墨色的浓淡枯湿模拟出蓝绿的渐变,每一笔都带着热带丛林的湿润气息;《金猴岭上》的猴群毛发,以焦墨的干擦与淡墨的晕染,让金丝猴的灵动跃然纸上。“我追求的是‘大而精’,让每一笔都有神农架的呼吸。”这种“致广大而尽精微”的创作观,使他的大景花鸟在宏观的震撼里,始终藏着微观的动人。

32.jpg

三、传统的新生:在画坛惯性中开辟的艺术新境

面对画坛“折枝惯性”与“符号堆砌”的双重困局,郑瑰玺的“大景花鸟”是一场清醒的突围。他既不陷入文人画“顾影自怜”的孤芳,也不盲从现代艺术“符号游戏”的虚无,而是在传统笔墨与现代视野的夹缝中,走出了一条“郑式路径”。

《垂堤树色遍汀州》中,他将山水画的构图法引入花鸟,让古木、溪流、禽鸟在巨幅里构成有机的生命网络;《清江艳》的热带花鸟群像,又带着工笔重彩的精致,却以写意的笔墨打破了工笔的板滞。这种融合,让吴昌硕的苍劲、齐白石的生趣、潘天寿的霸悍,都在他的画里找到了新的表达——传统的笔墨基因,在神农架的自然语境里,长成了全新的艺术模样。

“有人说我‘离经叛道’,但我认为这才是对传统最好的继承。”他谈及创作时眼神发亮,“神农架的森林教会我,生命从来不是一成不变的,艺术的传统也该如此。”

四、艺术的修行:在文化高度上的自强与升华

采访尾声,郑瑰玺站在《金猴岭上》前,2025年深秋的阳光在巨幅画作里的古木与猴群间流转,它们在光影里仿佛有了呼吸。“这幅画我画了半年,画的不是技法,是对自然的敬畏。”他的艺术追求,早已超越了笔墨的技巧,指向“在更高文化层面上的自强与升华”。

从神农架的林间写生,到画室里的笔墨锤炼;从对传统技法的深挖,到对现代审美的呼应,郑瑰玺的“大景花鸟”最终成为一种文化表达——它是对原始生命的礼赞,是对传统艺术的活化,更是对当代花鸟画边界的勇敢拓展。正如他所言:“神农架的森林活了千万年,我的画也要在时间里找到它的位置。”

当我们凝视他的《群仙集庆》,看群鹤在山林飞瀑间起舞,便会明白:郑瑰玺的“大景花鸟”,早已不是简单的绘画品类,而是一种以生命为核、以天地为境的艺术哲学——在这片由笔墨重构的花鸟宇宙里,每一只禽鸟、每一株草木,都在诉说着自然的伟大与生命的尊严。

31.jpg

在这幅巨作前,我仿佛被自然的宏大与生命的灵动所包围。鹤群与山水、草木的交融,既是笔墨的盛宴,也是心灵的回响。

在画前,他执笔挥毫,将心中的天地与眼前的景致,一笔一划地化作纸上的生命。大景花鸟,在现场创作的瞬间,被赋予了更多灵动与温度。郑瑰玺以“大景花鸟”重构传统,笔墨雄浑,意境辽阔,让花鸟走出小景,拥抱天地,既见技法之妙,更显精神之境。我有感而发,遂写一首小诗附上——

观郑瑰玺大景花鸟作

楚泽风烟入画栏,

苍林万壑纳毫端。

猿攀古木云初定,

鹤舞清江墨未干。

折枝旧法凭谁破,

大景新章待客看。

笔底春秋藏浩气,

神农魂脉一痕丹。

——京秀

郑瑰玺作品欣赏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来源:京秀观艺术)

画家简介

春节好眼福 | “锦羽繁花 墨韵风华——宜昌文化名家郑瑰玺大景花鸟画展”将于本周四开展

郑瑰玺,生于1969年。现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人民大学艺术学院郑瑰玺花鸟画工作室导师、中国艺术研究院艺术培训中心导师、湖北省美术家协会理事、荣宝斋画院刘曦林访问学者班助教、中国水墨画院画家、荣宝斋画院特聘教授、中国画艺术创作院专业画家、湖北省国画院艺委会副主任、宜昌文联副主席、获国家人事部当代中国画杰出人才奖。

(责任编辑:寿鹏瑶)
关键词:郑瑰玺

为您推荐

下载中华网山东APP

联系方式

中华网新媒体 山东频道
互动/投稿邮箱:
shandong@zhixun.china.com
山东频道商务合作热线:0531—866666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