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
山东内容 国际表达
齐鲁大地 :
当前位置:山东频道首页 > 资讯 > 山东要闻 > 正文

全省聚焦,何以济南章丘?

全省聚焦,何以济南章丘?
2024-04-18 09:21:00 来源:中华网山东频道

章丘成立非遗联盟,发布全国首个龙山黑陶团体标准,建设“山东手造”章丘展示体验中心,评选非遗传承教育实践基地5处、优秀非遗传承人10位、第二批区级传承人45名,认定非遗工坊20个。实施“大学生读城”计划,推荐优秀非遗项目参加中国—东盟(南宁)非物质文化遗产周、黄河流域文旅合作发展大会、非遗购物节等宣传展示活动,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发展。友谊葫芦非遗工坊入选全国非遗工坊典型案例,德功黑陶、章丘铁锅、齐臻堂点银壶入选“山东手造·优选100”名单。在2023山东工艺美术博览会暨山东手造精品展中,章丘铁匠荣获金银两项大奖,蒲苇草编手工技艺《李清照词》荣获金奖,20多件文创产品入选山东省文创产品网上商城。

能看到多远的过去,就能看到多远的未来。章丘正以发展的眼光寻觅历史文物的时代价值,脚踏实地守护灿烂的文化遗产。

历史文化是城市的灵魂,在做好文物发掘和保护工作的基础上,以文化遗产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为重点,推进共建与共享,是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工作的重要目标。

城子崖遗址在中国考古学中的地位,不言而喻。它的发掘,为中国史前考古的发展铺垫了重要的基石,推翻了“中国文化西来说”,是学界公认的“考古圣地”。在展陈面积3000平方米的城子崖遗址博物馆内,最让人惊叹的,是城子崖的黑陶。馆内展品中八成是陶器。陶,成了那个时代的符号。有距今8000年的“釜”“囤”,充满着最早定居生活的原始气息;有距今4600多年的蛋壳陶,内外透黑,表面光泽,胎薄仅0.2毫米,有“黑如漆、明如镜、薄如壳、硬如瓷”美誉。即使在今天,也是巅峰陶器……人民日报社山东分社原社长徐锦庚在散文《龙山寻根》中写道,“龙山系列遗址的发掘,唤醒尘封的人类记忆,实证中国数千年文明史。”

博物馆是连接过去、现在、未来的桥梁。走进国家一级博物馆——章丘区博物馆,9000多平方米的展陈面积,近2.6万件馆藏文物,无声诉说着中华文明的源远流长和博大精深。馆内藏品兼具数量质量,涵盖了新石器时代、龙山文化、夏商周时期、辉煌汉朝、唐宋元明清及民国时期的精品文物,包括陶器、瓷器、青铜器、玉石器、金器、书画等各种类别,见证了这片土地的古老与辉煌,体现着章丘先民的勤劳与智慧。博物馆将文物藏品的体验传播与文化教育功能相结合,挖掘其在新时代的价值,更好地吸引观众尤其是年轻观众加入到历史文化传承中来,共同品味章丘的历史文化风貌……从线下展览到网上展厅,从文物“微课堂”到文创产品,如今,博物馆离人们的生活越来越近,逛博物馆越来越成为一种生活方式,回答着“我们是谁?从哪里来?向哪里去?”的历史之问。

博物馆的价值既在于拥有什么,更在于做了什么。城子崖遗址博物馆在加强对城子崖文化的研究、阐释、展示、传播的同时,借助“5.18博物馆日”“文化遗产日”,以及周末、节假日,开展以“城子崖研学”为特色的活动,并将展览延伸到城市乡村、学校课堂,让更多人近距离感受文物的魅力,每年惠及国内外游客数十万人。章丘区博物馆依托数字技术,把近3万字的数字化博物馆文物解说词全部上传至博物馆官网、博物馆微信平台、博物馆3D展厅讲解平台,更好地服务观众,树立了全国一流博物馆的崭新形象。区博物馆推送的文创产品在“全国大运河沿岸文创产品”大赛中荣获一个金奖、两个银奖、三个铜奖,其中“李清照系列茶具”“一刀圆尺”成功入围全国文创产品推荐会终评……从讲好文物背后的故事,到开发系列文创产品,再到运用新技术提升展览的趣味性和互动性,以文物艺术之美让参观者穿越中华文明发展的不同时空,直面延绵不绝的伟大与壮丽。博物馆正成为传播优秀传统文化的开放平台和提升城市软实力的文化客厅。

文化是抚慰和温暖心灵的灯火。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播离不开大众的情感共鸣。河道蜿蜒、街巷纵横,泛舟碧波之上,两岸垂柳依依、古屋林立、古色古香、诗情画意……漫步国际泉水旅游度假区明水古城,古典民居与清澈泉水相得益彰,典雅的建筑与丰厚的历史交相辉映,泉水文化、清照文化、铁匠文化、儒商文化、民俗文化等众多特色文化有机融合。在这里,不仅能欣赏美丽的风景,还能近距离感受文化的魅力。自去年国庆节开门纳客,宛转悠扬的章丘梆子、千锤百炼的章丘铁锅、独具匠心的德功黑陶、叹为观止的章丘点银壶等都受到游客喜爱,展现出古今交相辉映的勃勃生机,实现了用文化留住游客,让游客带走文化。

关键词:济南章丘

为您推荐

下载中华网山东APP

联系方式

中华网新媒体 山东频道
互动/投稿邮箱:
shandong@zhixun.china.com
山东频道商务合作热线:0531—866666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