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新任总理第一次讲话强调调查研究问题说起
今天(3月13日),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闭幕后,新任国务院总理李强答记者问。在回答今后自身建设问题时,第一大兴调查研究之风,第二依法治国,第三是执行能力,第四是守住廉洁底线。从工作角度,总理把调查研究放在极其突出的第一位置。给人以十分的好感。
李强总理说,我长期在地方工作,有一个很深的感受,坐在办公室碰到的都是问题,下去调研看到的全是办法,高手在民间。我们一定会推动各级干部多到基层去调查研究,问计于民,问需于民,向群众学习,拜群众为师,帮助基层解决更多的实际问题。
重视调查研究,是中国共产党自革命战争年代就形成的优良传统。毛泽东同志在著名的《反对本本主义》一文中指出:“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并强调“中国革命斗争的胜利要靠中国同志了解中国情况”。
新任总理第一次讲话就强调调查研究,这使人感到党的二十大习近平同志提出大兴调查研究之风在落实。李强对于调查研究的认识,这几句话很有味道,高手在民间,这句话是真知灼见。一般的人,是看不上“下面人”的。其实,历史已经无数次证明,高手在民间。
中国历史上最高之人,多是来自民间。出自民间的道商祖师、吴越功臣范蠡、“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的张良、“国家每有吉凶征讨大事,无不前以咨询,时人谓为山中宰相”的陶弘景、道士出山而能够名垂千古、中兴大唐而开启贞观之治的的魏征、自嵩山上书论施政方略,深得玄宗赏识为东宫属言的李泌,隐居于眠山,周游江湖、多年不进城市的诗人李白,通经史、晓天文、精兵法、以神机妙算、运筹帷幄著称于的刘伯温,一身在民间的医学大家李时珍,晚清五大民间高手霍元甲黄飞鸿都是身怀绝技,惊艳世人。著名的当属姜子牙,隐藏民间,先求学于桐柏,后到昆仑山麒麟崖,历经四十余年,学得兵书战策,排兵布阵,神坛无名,民间有位。直到72岁见到周文王,身怀法宝,助周灭纣。流传于史的,多民间高人。
姜子牙长期在深山,直到72岁见到周文王,他这时在渭水边上钓鱼。
高手在民间,最著名的当属诸葛亮,他身为官二代,完全可以靠关系谋得一官半职,但是他却从襄阳城搬出去,在荆州城西北20里找到了一处地方,此地就是隆中。为了潜心学习和积累。诸葛亮在隆中并不是死读书、读死书,别人读书务求精通、熟练,而诸葛亮读书为的是积累和思考,“独观其大略”。他也没有用这个小环境来封闭自己,相反,在躬耕隆中的这段时间,随时掌握外部世界的任何变化。刘备三顾茅庐见到诸葛亮时,拿出《隆中对》,这高超的“顶层设计”,不仅建立在平时大量的读书积累之上,更建立于对天下形势动态的及时捕捉和分析,这些是山村里闭门读书所得不到的。他有经天纬地之才,实是民间绝顶高人。流传于史的民间高人,不胜枚举。
高手在民间的说法从某个层面上来说是有道理的。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从单一的层面上来说,高手分为两种:一种是天才,这种人的学习能力和领悟能力,比一般人更高一筹。而另一种就是通过后天不断的刻苦训练而达成的。所谓的天才,本身就非常稀少。所以从概率学上来说,民间的人口基数更庞大,出现天才的概率自然也更高。这些天才只是没有人去发掘而已,他们就像藏在云后面的星斗,散开如同满天星,一旦发掘出来就能发出璀璨的光芒。再说,经过层层关节,能上来的是凤毛麟角,很多人本来是高手,因为要习惯官场博斗,时间浪费太多,本来的业务高手,早已经转低了、异化了。
当然,总理讲的高手在民间,是两层意思,一是群众是真正的英雄,民间有高人,一种是到民间向人民群众学习。强调的是调查研究,到人民群众中去。一个领导干部能不能当好领导,关键是到群众中去调查研究,从群众中汲取营养。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调查研究是谋事之基、成事之道,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没有调查就没有决策权”,多次要求用好调查研究这个“传家宝”。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弘扬党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促进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带头深入调查研究,扑下身子干实事、谋实招、求实效。”对新时期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带头深入调查研究提出明确要求。在党的二十大以后,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民主生活会,习近平总书记主持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强调:“要大兴调查研究之风,多到分管领域的基层一线去,多到困难多、群众意见集中、工作打不开局面的地方去,体察实情、解剖麻雀,全面掌握情况,做到心中有数。”
没有调查研究就没有决策权。科学决策和深入调研,某种程度上,也是治理能力和水平的一体之两面。今天的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发展不确定性显著增加。崛起的中国传统痼疾与时代发展矛盾并存,我国发展进入战略机遇和风险挑战并存、不确定难预料因素增多的时期,各种“黑天鹅”“灰犀牛”事件随时可能发生,一系列问题既纷繁复杂又刻不容缓。如何提高党员干部驾驭复杂局面的能力?如何于变局中开新局、危机中育新机?答案还是用好调查研究这个“传家宝”。对于行进在复兴路上的中国来说,国际舞台中央往往也是国际矛盾风口,愈向前走,面临的风险考验只会愈复杂,甚至会遇到难以想象的惊涛骇浪。科学研判运筹、提高决策水平,增强看问题的眼力、谋事情的脑力、察民情的听力、走基层的脚力,既是科学之法,更是战略必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