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网山东报道 在2025中国企业可持续发展大会上,齐鲁制药集团荣膺“年度社会责任贡献企业”称号,集团副总裁郭传珍在《用科技表达我们的爱:齐鲁制药ESG高质量发展实践之路》主题报告中提出的“CARE”社会责任理念模型,再次彰显了这家医药巨头深耕公益四十余载的初心与担当。从实验室里的新药研发到田间地头的志愿服务,从乡村儿童的书桌到雪域高原的诊室,齐鲁制药正以多元化公益实践,书写“大医精诚、家国天下”的生动注脚。
理念筑基:把责任刻进企业基因
“凡事多想想国家,多想想社会,多想想他人”,这句齐鲁制药人的口头禅,恰是其公益理念的生动写照。作为由齐鲁制药集团发起的专业公益平台,山东齐鲁制药公益慈善基金会自2021年成立以来已累计捐赠近3000万元,更在2025年形成“百合花开”“齐鲁善行团”两大核心品牌矩阵,以“至精、至诚、至善”的价值观构建专业化公益生态。
这种责任基因更融入了企业运营血脉。齐鲁制药创新性构建的“CARE”社会责任理念模型,将可持续发展、科技创新、绿色运营与社会贡献深度嵌入全价值链,形成了“从实验室到公益现场”的责任闭环。正如郭传珍所言:“医药企业的责任不止于造好药,更要让健康与温暖抵达每个角落”。
精准滴灌:让爱扎根需求的土壤
今年的3月12日,济西国家湿地公园里迎来了一群特殊的“环保小卫士”——齐鲁制药公益慈善基金会组织的青少年志愿者们挥锹铲土、浇灌新苗,在植树劳动中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风筝手作环节里,孩子们将生态保护愿景绘于纸鸢,让绿色理念随春风传播四方。
在儿童关爱领域,“百合花开”项目如同暗夜星光,为乡村困境儿童点亮成长之路。项目以“我要开花,我能开花”为核心理念,通过助学帮扶、心理疏导等精准服务,帮助逆境中的孩子建立成长自信。而在健康守护前线,“健康大篷车”已行驶超3700公里,深入西藏、新疆等偏远地区,将健康科普、诊疗服务送到农牧民身边,受益人群超万名。
与此同时,志愿服务活动更成为了企业与社会的纽带。“齐鲁善行团”集结了732名志愿者,在今年已开展健康科普、老人陪伴、特殊儿童关爱等活动约14次,累计服务时长突破2700小时。从社区义诊到流浪动物照护,志愿者们正在用点滴行动诠释“积小善为大善”的公益哲学。
科技赋能:让公益更有力量
作为医药企业,齐鲁制药的公益实践始终带着“科技温度”。2024年集团公益捐赠金额达1.1亿元,其中近半数用于支持基层医疗建设与创新药可及性提升。通过推动国产优质药的研发与价格普惠,齐鲁制药让“用上好药”成为基本民生保障,用科技创新践行“守护生命尊严”的承诺。
这种科技向善的理念更延伸至绿色发展领域。齐鲁制药秉持“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像研究药品一样研究环保工艺”的态度,构建起了与国际接轨的EHS管理体系。从生产车间的低碳改造到湿地公园的植树护绿,企业以绿色制造助力美丽中国建设,让生态之爱成为公益实践的重要维度。
久久为功:在责任马拉松中前行
“履行社会责任就像马拉松”,郭传珍的比喻道出了齐鲁制药的公益坚持。从40多年前建厂时的“诚信办厂、回报社会”,到如今构建起覆盖儿童成长、生命健康、乡村振兴、生态保护的多元公益体系,企业始终以“奋斗者为本,向贡献者倾斜”的人才理念,凝聚起了“五湖四海齐鲁人”的公益力量。
站在新的发展起点上,齐鲁制药正将“年度社会责任贡献企业”的荣誉作为新动力,持续深化公益基金会专业化运营,让“百合花开”更艳,让“善行团”队伍更广。这份跨越山海的爱,终将通过每一片药片、每一次服务、每一棵新苗,生长为守护民生的茂密森林,彰显中国药企的责任与担当。
来源/中华网山东 作者/寿鹏瑶
转载请后台获取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