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诸位同仁、朋友们:
作为中国广告风云榜的发起人,写下这段文字时,距离我们首次在2004年10月发出自己的声音,已然走过了二十二个春秋。
二十二载,弹指一挥间。这并非一条坦途,我们有过高歌猛进,也曾按下暂停键,在沉寂中积蓄力量。直至疫情过后,我们选择重启。
有人问,在当下举办如此规模的盛会,需要投入更多人力、物力、财力,为何还要坚持?

2004-2005年度首届中国广告风云榜在北京举行,众多行业精英在聚光灯下熠熠生辉
我的答案始终如一:行业需要一座灯塔,也需要一束追光。
这二十二年,我们共同亲历了一场惊涛骇浪般的变迁:
从传统媒体的黄金时代,到互联网的颠覆革命,再到如今移动互联与智能AI的同频共振;
从“广而告之”的单项传播,到与用户“共创内容”的深度互动;
从拼创意的灵光一现,到拼数据、拼技术、拼生态的综合较量。
市场在重构,渠道在碎片化,消费者的声音前所未有的响亮。而中国广告风云榜,始终在这剧烈的浪潮中,努力拨开迷雾,探寻本质;劈开荆棘,记录真实。
或许在有的人眼里,中国广告风云榜好似一叶扁舟。

这叶扁舟航行二十二载,不随波、不逐流
但我想说,这叶扁舟航行二十二载,不随波、不逐流。它有所坚持,有所执着,在时代的浪潮中,追寻着人的温度、事的真章、以及整个行业的诗与远方。
我们所努力的、更愿做的是充当行业的忠实同行者与冷静观察者,与所有不甘平庸、心怀热爱的广告、营销和传媒人一起,相互见证,彼此支撑,在每一次挑战中努力向前,在每一次迷茫中积极向上。
回望2004年,那是中国广告业风起云涌的一年。资源、人才、资本的正面竞争如同大浪淘沙。正是在那片纷繁与迷茫中,第一届广告风云榜怀着一种“建立历史档案”的朴素愿望,试图为行业的繁荣留下真实的刻度。
作为中国广告业第一次真正意义上的全面“打榜”,广告风云榜自诞生之初,就带着破冰的使命与破局的勇气。它不只是为了评选几个奖项,更是以广告为名,汇聚企业、媒体和专业公司等各方力量,打造了一场规模空前的跨行业盛典。

我们不敢怠慢,总是跑步向前
那一刻,我们推倒围墙,让创意与商业深情对话;我们打破界限,使广告与全社会同频共振——行业盛事的外壳之下,装着思想与灵感交响的内核。
那一年,我们评出了800个奖项,与1000位精英共同见证了系列榜单的诞生。然而,其意义远超一次评选一场颁奖,它是一次系统的梳理与一次深情的记录。
何其有幸,我们以一场盛典、一本特刊,N场论坛,将那些推动行业前行的面孔与名字一一珍藏,为激荡的年代立传,为奋斗的青春呐喊。
我们最终留下的,从来不是冰冷的排名,而是一部有血有肉、有汗有泪,属于所有广告人的滚烫史诗。

2004-2005年度中国广告风云榜颁奖典礼特刊
如今,偶尔翻开那本早已泛黄的首届颁奖典礼特刊,那些我挑灯写下的寄语,那些老成或青涩但却同样坚定的面孔跃然纸上,总会在我心中泛起层层波澜。
这波澜里,有对二十二年前那个勇敢启程的自己的感慨,也有对之后每一场启幕与落幕的回味,更有对那些与我们并肩同行、如今或许已散落在天涯的同行者们最深切的挂念。

回首2024年第九届中国广告风云榜盛典,喜悦与振奋仍萦绕于心
您是否还记得,第一次看到自己名字印在特刊中时,指尖触碰纸页的微颤!
您是否还珍藏,那张泛黄的合影里,我们挤在镜头前笑得毫无保留的瞬间!
您是否还相信,当年我们笃定的“广告让世界变得更美好”那个看似宏大的命题,至今依然在心中发烫!

不管多大风雨,我们都并肩而行
而254页,绝不只是一个简单的页码,也不仅是一个单纯的数字。
那是我们用热忱与理想编织的行业图景,是八百个评选背后无数个不眠之夜的见证,是一千位广告人用才华与汗水共同谱写的时代答卷。
每一页,都承载着一个真实的梦想;每一个名字,都诉说着一段奋斗的故事。
然而,重要的数字,远不止这一个。
“10”与“22”,同样深深镌刻着我们的年轮。
这个“10”,是第十届,是一个里程碑。于您而言,或许只是履历中值得标注的一站;但对我来说,它是十次播种与收获的轮回,是十次与行业共振的尝试,更是我们共同埋下信仰、并亲眼见证它破土而出的十次春天。

22年光阴,中国广告风云榜一步一个脚印
而这个“22”,是从第一届到第十届所穿越的二十二年时光。它不只是时间的长度,更是我们生命的厚度。它见证了多少青丝熬成白发,也见证了多少理想落地生根。它是一代人最炽热的年华,也是一个行业最真实的变迁史。
记忆总在某个不经意的瞬间将我们拉回过去,但时代从不等人。珍藏过往,不是为了沉湎,而是为了从那些泛黄的页码、那些滚烫的名字、那些闪着光的日子里,汲取更有力的勇气,走向我们共同的未来。
怀揣着这份从时光深处汲取的勇气,我们的足迹跨越山河——从北京的初试啼声,到澳门的跨界探索,再到厦门的海滨论道,我们的大本营几经变迁,每一步都印刻着对行业发展的思考。
今年,我们将来到这片充满烟火人间的星城长沙,期待借这片敢为人先的热土,为行业注入新的想象力与生命力。

今天,我们站在AI赋能的新浪潮之巅
今天,我们站在AI赋能的新浪潮之巅。它带来了“露尖尖角”的机遇,也布满了值得警惕的暗礁。因此,我们比任何时候都更需要一个场合,停下来,认真讨论:如何与AI共舞,而非被其反噬?
这正是我们坚持举办中国广告风云榜的深层考量:提供的一个发光的舞台与一个思想碰撞、共寻前路的场域。
我们要让镁光灯,照亮那些在逆境中坚持创新、在变革中恪守本心、在AI浪潮中善用智慧的“向上向新”的磅礴力量。

感谢一路相伴的老朋友,让中国广告风云榜有了穿越周期的力量和温度
此刻,我心中满怀感激。感谢二十二年来,一路相伴的老朋友。是你们的关注与支持,让中国广告风云榜有了穿越周期的力量和温度。
同时,我也张开双臂,热烈地呼唤新伙伴。无论您是深耕行业的资深力量,还是借AI东风破浪的新锐领袖,我们都期待您的加入。我们需要您的新视角、新思维,与我们一同“论道”,共同描绘未来十年的行业图谱。
同仁们,朋友们,二十二年的风云路,我们始终在场,从未离席。那些共同见证的闪光时刻,那些亲手写下的行业注脚,至今纸页间仍留存着温暖的余韵。

二十二年的风云路,我们始终在场,从未离席
我们目睹、参与、记录,并持续传递着这份热望——它从未止息,而今正悉数汇入第十届中国广告风云榜的脉搏之中,等待又一次有力的跳动。
十月的秋风,带着沁人心脾的凉爽,更适合思想的沉淀与酝酿。此刻,我们正为这场盛会而忙碌——讨论、策划、号召,一切都在有条不紊地进行;构思、设计、打磨,每一个细节都倾注着我们的热忱,只为在今年十二月,为您呈现一场不负期待的行业盛宴。

每一个名字,都诉说着一段奋斗的故事。
十二月的星城,将褪去秋的温凉,迎来初冬的丰蕴。湘江之畔,我们已备好温热的茶盏与满腔的诚意,期待着与您围炉夜话,共叙未来。
在此,我诚挚地邀请您,于12月5日莅临长沙,共赴第十届中国广告风云榜盛典之约。让我们一同登船,共航于这片充满挑战与希望的星辰大海。
让我们再次相聚,回顾过往的荣光,共同以自身光热照亮前行的航向。

(文/凌平,中国广告风云榜发起人,写于第十届中国广告风云榜颁奖盛典倒计时30天之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