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少网友也表示,“听泉鉴宝”直播间连线时,对金银玉石多领域文玩一眼辨真假、多次出现疑似盗墓、博物馆流出物品等情节。到底是剧本摆拍还是真的涉及违法犯罪,应该被追问到底。
对此,山东瑞文律师事务所律师徐江涛称,从直播中说文物是从博物馆所拿是非常可笑的,因为博物馆属于国家的事业单位,国家对此的管理制度是非常规范和严谨的,非经国家允许或未经法定程序批准的文物不得被私自外借,个人私拿更是不可能的。如果个人通过非法途径去买或者秘密窃取,会涉嫌盗窃罪或者非法买卖文物罪;如果是开玩笑,用谎言来哗众取宠,博眼球获取流量,影响比较大的情况下,有可能涉嫌扰乱社会的治安秩序、涉及寻衅滋事等。
对此,我国也有相关法律进行约束:
《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第五十条规定,文物收藏单位以外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可以收藏通过下列方式取得的文物:依法继承或者接受赠予;从文物商店购买;从经营文物拍卖的拍卖企业购买;公民个人合法所有的文物相互交换或者依法转让;国家规定的其他合法方式。
根据《关于加强对文物鉴定类广播电视节目管理的通知》第二条的规定,文物鉴定类广播电视节目中出现的用于鉴定的文物必须为文物收藏单位收藏的以及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以合法方式取得的文物;必须为法律规定允许买卖的文物。
部分地区的文物局也发布了相关管理办法,要求对文物的来源予以说明。如《甘肃省民间收藏文物公益性鉴定咨询服务管理办法(试行)》第六条规定,如文物来源不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第五十条规定的民间文物,服务机构不得提供鉴定咨询服务。
04 警惕直播间售卖假古董的骗局
只停留在鉴别层面的直播,观众或许还可以“看热闹”,一旦将所谓“文物”明码标价,再搭配直播间种种“套路”,“看热闹”的观众可能在不知不觉中已成“局中人”。
今年一月,河南新乡的张女士(化名)向警方报案称,她的母亲在网络直播间买到了假文物,任凭自己再三解释,母亲就是深信不疑。
“直播的前半部分通常是一些剧本,有几个人站在镜头前表演,我母亲就一直在看,直到主播开始有卖货的意图,我就跟她说,这些人都是为了卖货。”张女士透露,直播中展示的一些带有雕花的碗碟,类似仿古制品,还有玉坠等,都是塑料材质,“一眼就看出来是假的”。张女士粗略计算,母亲大大小小购买的所谓“文物”竟有几百件,总价值40余万元。无奈之下,张女士前往辖区派出所报了警。经过警方劝导,张女士的母亲终于意识到自己遭遇了诈骗。长垣市公安局刑侦大队大队长孙振宇介绍,根据张女士提供的信息,警方找到了涉事直播间,发现主播正在用同样的方法进行直播。
还有前段时间在直播间公然叫卖圆明园兽首的骗局,在很多人看来是非常低劣的骗局,可就是这些一眼假的话术,也能从部分中老年人口袋中骗出大量钱财,甚至有一些老人深信不疑,不顾反对疯狂下单。
直播间售卖假古董,其实质是商家借助直播平台、针对中老年等群体精心设计的诈骗行径。
05 专家提醒:观看需谨慎,平台应加强监督
针对直播鉴宝热潮中暴露的法律问题,社会各界应共同努力,构建起健康有序的行业生态。
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互联网法治研究中心主任刘晓春表示,针对直播鉴宝的风险,平台需要及时总结,形成相应的规范标准和处罚标准。监管部门也要建立相应的行业行为规范、行为守则进行指引。
北京市康达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苟博程补充道,平台应当对鉴宝行为进行监督,监督主播的鉴宝过程是否符合专业规范和道德标准。同时,平台也应当严格审查直播内容中是否存在违法违规信息,如文物的非法交易、盗窃文物的展示或讨论、伪造文物的宣传等。
苟博程建议平台应建立专门的审核团队,对直播中的文物鉴定过程、交易行为、言论等进行实时监控。一旦发现违规内容,立即采取警告、暂停直播、封禁账号等措施。同时,用户在观看直播鉴宝时,要保持理性和冷静,不要轻易相信主播的鉴定结论。可以多参考其他专家的意见,或者咨询专业的文物鉴定机构,对文物进行进一步的鉴定和评估。
(来源:海报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