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学术酒吧”活动在上海、北京、广州等多个大城市兴起。
主讲人多是人文社科领域的博士或青年学者,带来自己的研究成果与大家分享,观众多是大学生或参加工作的年轻人。在酒吧这个更为放松的环境中,大家学习知识,也彼此交流。
类似的学术交流和文化沙龙活动,在学校讲堂、咖啡厅或书店中并不新鲜,但当它与酒吧相遇,产生了奇妙的碰撞。
学术酒吧,谁在办,谁来讲,谁在听?大家想通过参加学术酒吧活动获得什么?学术酒吧是昙花一现,还是会发展成为我们文化生活的一部分?
走近参与学术酒吧的各方,不一定能获得答案,但一定能启发思考。
组织者:用年轻人的方式办文化沙龙
张家宁是北京一个学术酒吧活动的组织者,学术酒吧兴起时,恰逢他研究生毕业。这种形式对他来说既新鲜又熟悉,上学时,他喜欢参加学校的读书会讨论,会上没讨论尽兴,就拉上朋友到酒吧继续聊,这与学术酒吧的形式不谋而合。
正好自己也认识不少博士和青年学者朋友可以做分享,为什么不试一试呢?张家宁和几个朋友一拍即合,组成一个临时小团队,他们没有自己的酒吧,就通过与其他酒吧的合作来举办活动。
第一期活动,张家宁邀请了一位北京大学哲学系和牛津大学联合培养的博士,他从频频立“flag”又打破“flag”这个很多人都有的经验说起,谈论“不自制”的本质和因果机制。
张家宁通过社交媒体来招募观众,一度担心没人参加,没想到最后来了六七十人,坐满了酒吧,当天社交媒体上500人的群也满了。
这让张家宁意识到,这件事确实有戏。从那以后,他们保持着每周至少一期活动的频次,到现在,已经举办了十八期。
如今,不少人找到张家宁,希望能够在学术酒吧活动中进行分享,他直言,“每天在干的都是拒绝”。
张家宁希望学术酒吧的分享内容,是优质而有深度的。他们绝不是要把一些大众常识、老生常谈的东西,借着学术酒吧的这种噱头再讲一遍。他们想做的,是将一些优秀的人文社科领域的科研成果,或者是学者经过长时间研究得出的独特成果,分享给大众。所以他要求主讲人起码是名校博士,对自己的研究内容有足够的热爱和深入的了解。
文科背景的张家宁坚信,人文社科是关于世界、人生和社会的思考,价值和意义就在于让更多人知道。读研究生的时候,老师告诉他,如果你能够把正在做的研究,用简单的话语跟你爸妈讲清楚,才是成功的。这段话影响着他,“深入浅出”,是他对活动的要求。
具体选题上,他要求足够有趣,并且与大家的生活贴近,通过几场活动的选题,可以理解这些标准。清华大学历史系博士分享《从摄影救国到自拍打卡——近代中国西北旅行摄影的文化变迁与现代反思》,从大家再熟悉不过的自拍打卡切入,透过历史的影像与影像的历史观察近代中国;《黑神话:悟空》爆火后,他们邀请《西游记》研究学者分享《取经路上的现代回响:〈西游记〉的精神底色与文化符号》……
高质量的内容之外,张家宁还追求高质量的讨论。从老师组织的读书会,到三五好友不定期的对谈,讨论的魅力,张家宁深有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