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市一家物业企业工作人员告诉记者,自2024年起,其所在企业服务的几个小区物业费都进行了下调,“有些是小区业主联名要求降费,还有个别项目是公司主动调整的。现在物业管理行业竞争激烈,适度调价既是企业重视客户、留住客源的表现,也有可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给企业争取更多机会”。
还有一些城市政府出台物业费指导价政策,通过行政手段规范收费标准,推动当地小区物业费降价。
比如,青岛有关部门发布通知,提出市区普通住宅车位租赁费和普通住宅前期物业停车服务费、车位场地使用费实行政府指导价。重庆自去年6月1日起施行《重庆市物业服务收费管理办法》,明确住宅物业及其配建停车场的前期物业服务费实行政府指导价。武汉新洲区也提出,该区住宅前期物业服务收费实行政府指导价管理,政府指导价管理以外的物业服务收费实行市场调节价。
记者梳理发现,这些城市出台的政策多数聚焦“前期物业费”。据业内人士介绍,业主大会成立前,小区的前期物业管理通常由建设单位负责,在此期间收取的物业费用,称为前期物业服务费。前期物业服务费实行政府指导价,目的就是规定这笔费用的上限,规范不合理的物业服务收费行为。
“在出台住宅前期物业费指导价政策的城市中,武汉、青岛等大部分城市的政策较为科学,一是指导价定价较高,覆盖了绝大部分住宅项目;二是其允许执行物业费的浮动管理机制,符合市场调节规律。”黄瑜举例说,在武汉,其物业费中位值为1.8元/平方米/月,均值为1.99元/平方米/月,当地指导价最高值为3.84元/平方米/月,高于物业费中位值和均值,政策相对合理。
从更大范围看,调整物业费还能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二手房交易。上海易居房地产研究院副院长严跃进分析,物业费下调后,将增强小区二手房的吸引力,进而促进二手房交易流通活跃。
3.提升物业服务竞争力是关键
采访中,部分业主表示对物业调费、物业服务有更多期待。
“我们小区物业费是每月每平方米3.3元,这个价格有些偏高。”家住郑州的郑先生说,对他而言,小区物业的某些服务有些“鸡肋”,他更看重楼道保洁、绿化维护、设施维修等公共服务,“更重要的是,小区物业应该提升透明度,比如一些商家服务进小区的收费应该同业主协商,而不是单方面通知。另外,物业费的制定也应基于更加透明的成本核算,尤其在我们这种没有业委会的小区,更要畅通物业和业主沟通的渠道,共同营造良好的社区环境。”
站在物业企业的角度,调降费用则会带来经营压力。“现在很多物业企业都表示入不敷出,如果仅仅强调下调物业费,企业可能面临更大的资金压力,进而导致物业管理质量受到影响。长此以往,可能会加剧业主和物业之间的矛盾。”严跃进认为,在协商物业费用的同时,持续优化物业服务,或是行业应重点考虑的发展方向。
记者注意到,部分小区正针对优化物业服务做出尝试。比如,常州的花语馨苑小区物业公司就在调价公告中表示,续聘后将出资100万元,专项用于小区服务质量整改和品质提升。在武汉武昌区,一老小区建立起信托制物业模式,将业主缴存的物业费存入业主共有信托账户,支持业主通过相关信息平台查看每笔收支账目、财务凭证,小区的物业费和公共收益为业主共有。小区收入的10%用于支付物业企业酬金,剩余部分用于小区服务。
“眼下,业主对于物业服务性价比的要求不断提升,物业管理行业传统的粗放服务模式难以为继,在物业费限价、空置房物业费折扣等政策规范下,物业企业必须优化调整经营策略,提升服务竞争力和长效运营能力。”黄瑜认为,物业企业应加大在人员培训、技术应用、设施升级等方面的投入,做到标准化建设、智能化升级,通过差异化服务形成竞争优势,并在良性竞争中促进行业高质量发展;另外还要积极应用数字化手段,提升物业企业的服务效率和品质。
“物业服务关乎民生,地方政府在出台相关物业服务指导价政策时,也应进一步加强对相关市场主体的调研,兼顾多方面的诉求。”黄瑜说。
(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