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在我乘坐高铁列车返回桃花源的路上,打开手机看到在“长者幸福家园”群里的一则消息:《“春暖五月天,情满桃花源”征稿活动》。
我让与我同来桃花源进行考察的原《山东交通报》总编G女士阅读。她一口气读了下来,直呼:不得了的企业文化!不得了的桃花源城阳区社会福利中心(青岛颐德康复医院)!
二
“亲爱的桃花源家人们:
春暖花开的五月,有五一劳动节、五四青年节、512护士节、520养老护理员节以及531端午节;在这个充满节日的月份里,温情与感动总会在身边发生。为展现桃花源医养事业的大爱精神,现面向桃花源所有员工、入住老人及家属开展“春暖五月天,情满桃花源”为主题作品征集活动!诚邀您用笔墨诉说真情,用文字传递大爱。
一、征集主题
1、歌颂桃花源医养事业的初心与成就。
2、养老护理员节的温情大爱,致敬对长者、患者的无私关爱与奉献。
3、护士节来临之际,弘扬医疗护理团队的匠心精神与劳动风采。
4、诉说在桃花源入住的温情与感动。
二、作品形式
文体形式不限,诗歌、散文等皆可,字数不限。
三、征稿时间
2025年5月5日--5月31日
将根据投稿数量评选一、二、三等奖,并将部分优秀作品刊登桃花源期刊的五月温情专刊!
四、投稿方式
纸质版可交至护理部或三号楼一楼社工部。电子版可发送邮箱253842360@qq.com。
(请将作品署名,并填好联系方式,方便小编与您沟通)
五、暖心寄语
您笔下的诗句,是对医养事业饱含深情的讲述,是对每个职业的深情礼赞。期待您的才华与热忱,为这个春天增添一抹温暖色彩!
报名咨询;微信wo949733784
让我们以笔墨为媒,以大爱为名,共同书写桃花源的温情篇章!”
三
抵达桃花源后,当我与市场部负责人周磊陪同G总编考察完毕桃花源一号楼的医院、二号楼的护理院、三号楼的颐养院及老年大学、院容院貌后,G总编说:桃花源太好了!我不仅让家中老人来养老,我也要来养老,我还可以帮着桃花源把院报办的更好!我说:欢迎您,来吧!
四
G总编即将离开桃花源时,我送给她的伴手礼是单行本的《桃花源,我讲好养老故事的源泉——盘点在桃花源一年来的随笔》及我记录的随笔之后读者点评节选。
2023年6月20日是我与老妈一起入住桃花源一周年的日子。当时,我写下并在美篇中发表了《桃花源,我讲好养老故事的源泉——盘点在桃花源一年来的随笔》,后在微信朋友圈、微信公众号及《文化视界》网、《中华网(山东)》网等媒体广为刊登。截至2025年4月30日,仅《文化视界》网刊登的阅读量就达到了近35.3万人次、美篇的阅读量近0.7万人次。
随笔发布后,读者的诸多留言鼓舞了我,给了我进一步讲好养老故事的动力。在今年开展《“春暖五月天,情满桃花源”征稿活动》之际,分享读者对《桃花源,我讲好养老故事的源泉——盘点在桃花源一年来的随笔》的诸多留言,或许能给人一点启发!
——桃花源姜素玲副院长说:每篇随笔我已细细拜读,不由得使我的思绪游走在随笔的字里行间和一个个生动的故事里。一个老人一个故事,虽平凡却温暖。庆幸自己在这个年纪与夕阳之年的长辈们在一起共度时光,想想也感觉自己多么的幸运。珍惜这个大家庭的每一位长辈,祈祷每一位家人平安多福!她还说:相信大家看了以后都会有所启发!文章的本身内容丰满、吸引眼球;另则,作者的生活理念和作风,无形中对读者也是一个激励!
——山东广播电视台资深记者温立斌说:院长的养老故事感动了无数读者,院长的养老模式探讨给从业者和需养者带来有益的启迪。俗话讲金杯银杯不如百姓的口碑;对于写作者来说,读者的评价就是最大的肯定。写作者从这个角度作为一年笔耕总结,角度选的很好,更容易引发读者共鸣!写的很棒!祝愿院长的养老故事越讲越精彩,祝愿院长的文学之路越走越开阔!
——山东青年政治学院原党委书记鹿林说:了不起啊!尽孝所为已是少有人做到,为世人做了榜样!为儿如此,也是老母之慈爱所报。在辛劳心虑之中,又笔锋深情又心迹,更属难成,才子孝子于一身,在斐然成章中也昭示他人,意味深长!可敬可佩!
——山东驻济某高校柳公教授说:写得真实真挚,字字戳心戳肺,又通透明亮,给大家一面镜子,可以参考对比,可以平衡取舍,可以规划未来!非常好!你的退休生活,活得深沉,活得踏实,活得有勇气,活得不平凡!
——青岛大学附属医院王岳主任说:养老院是汇聚了很多人一辈子故事的地方,交织了每个人对人生的不同感悟,字里行间感觉的到您的真心、细心和耐心!
——青岛农业大学原副校长戴洪义说:尽孝为先,又笔耕不辍,以文扬善!悠哉!乐哉!善哉!
——桃花源员工天外还有人说:用心的笔,用笔的心,弘扬正能,记录当今。总之,一片诚之热心!
——桃花源入住老人刘阿波说:读《桃花源,我讲好养老故事的源泉——盘点在桃花源一年来的随笔》有感:一个热爱生活的人,眼中总有故事——他人的,自己的!传递正能量——让自己和他人都愿意活着!
——桃花源入住老人的家属六木说:中国,山东,青岛,城阳,敬老院,故事不断,精彩不断,故事会的观众不断涌入,您的讲述感染力不亚于文学大家某某的小说故事,并且篇篇真事、个个真人,故而也绝对胜过文学大家某某的虚构。相比而言,我坚信绝大多数有了一定阅历一定年纪的人,跟我一样,更喜欢您的作品。同样我个人相信,您还会“诞生”出更多漂亮的“婴儿”……因为您已然寻到了故事的根和源......
——潍坊的读者俊峰说:文章给我们许多启发!
——安徽的读者高红专说:文章对当今社会的养老问题,阐述得非常透彻,我愿意继续阅读你的文章。你的文章都是正能量!
我对G总编说:目前,我已经撰写了近120篇养老随笔,每一篇都是源自真实的故事,在实事求是讲述中力求给社会注入一点正能量或揭示出一点人生哲理,挖掘出平凡故事中不平凡的社会意义。我深深感到:桃花源,是我讲好养老故事的源泉!一样的故事,不同的人会读出不同层次的信息、产生不同的感悟,这不仅是看问题角度和文化水平的差异,还有人生经历和“三观”的不同。
最后,我对G总编说:来吧,放歌桃花源!放歌我们自己!
(文/孙云早,来源:美篇@荒野隐逸)
作者简介
孙云早,笔名荒野隐逸、行者思虑、山野隐逸;男,汉族,1958年12月出生,祖籍平度市,出生地青岛市;在青岛中学毕业后上山下乡至莱阳市团旺镇,1978年考入大学并于毕业前加入中国共产党,获西安公路学院工学士学位,1998年11月中国社会科学研究院研究生院硕士研究生毕业,2014年12月大连海事大学博士研究生肄业。
在44年工龄中,作为交通行业公务人员20年,2003年12月获批工程技术应用研究员职称;从事高等教育管理工作20年,辗转5所高校。出版专著多部,发表专业论文及诗歌、散文、报告文学等文章诸多,曾获山东省科技进步二等奖等诸多奖项、记二等功多次等荣誉称号。
目前,仍有多个社会兼职。至今,一如既往秉持“待人真诚待堪称真诚之人、用心做事做值得用心之事”原则,继续放大着人生的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