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调查发现,当地安全监管部门对山洲烟花违规生产的监管存在流于表面等问题,而山洲烟花的应对态度则是“一查就‘改’,‘改’了再犯”。
记者查阅相关台账发现,仅今年1月3日至6月14日,企业接受各种检查超过40次,其中县级检查5次,镇村两级检查36次。检查次数不可谓不频,但从处理结果来看,这些执法处理大多停留在“口头警告”“责令整改”等形式。近3年3次立案处罚罚款金额仅分别为3万元、4.2万元、1.5万元。
多名受访者表示,针对长期出现问题的企业,应采取包括责令停产、顶格处罚等在内的有力措施;不痛不痒如“毛毛雨”的处罚方式,可能助长企业的侥幸心理。
产业要发展政绩观更不能出偏差
临澧县是全国烟花爆竹生产重点县,烟花爆竹产业是其支柱产业之一。
记者了解到,当地2024年烟花爆竹全产业链产值达到60亿元,并提出“到2026年,全产业链产值达到100亿元”的目标。然而,多起安全事故暴露出当地仍然存在安全底线让位于产业发展的政绩观偏差问题。
消防救援人员在对爆炸现场进行处置。
公开信息显示,2024年10月,临澧县相继发生2起烟花爆竹安全生产事故,共造成3人死亡;2023年5月,当地发生2起安全事故,其中1起造成1死1伤;2022年发生两起事故,各造成1人死亡。
“一些企业负责人的观念还停留在作坊式生产阶段。”临澧县鞭炮烟花产业服务中心副主任何玉认为,企业在经历几轮改造升级后,硬件设施更新了,但现代化经营理念、管理水平、市场开拓能力和安全意识亟待提升。
记者注意到,事故救援过程中,当地连续3次公开通报伤亡信息,从“2失联9受伤”到“9死26伤”,引发舆论质疑。一名参与处置的干部表示,涉事企业人员流动进入登记不详细,提供的初始数据不完整,客观上造成人员核查难度大,更反映出企业日常管理松散。
据记者了解,事故发生后,临澧县委县政府反思认为,安全意识与烟花产业作为临澧主要产业的地位不匹配;跟踪督导不够,隐患排查整治不彻底,企业主体责任、行业部门监管责任落实不到位;不仅监管存在薄弱环节,发现问题隐患的能力也亟待加强。
多名当地干部表示,安全生产重于泰山。相关部门要加大监管力度,企业要切实履行主体责任,将安全意识贯穿生产经营全过程,真正守护劳动者的生命安全,推动行业健康、可持续发展,让类似悲剧不再上演。
(来源:新华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