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外,据报道,7月1日凌晨,涉事航班乘客吴女士告诉记者,航班起飞一个多小时后,客舱氧气面罩掉落,飞机从万米高空持续下坠,整个过程持续十余分钟。“空姐看到氧气罩后,自己都愣了几秒,然后才开始往前跑,脸上有惊慌的标题。”
“我感觉到了一阵很急速的下沉,感觉机身往下冲,我真的很怕,写完了(遗书)都想哭,写了大概5行200来字,交代老公照顾好我妈,然后把所有的保险银行卡密码告诉他。”
资深机长:增压系统若出现故障 就要下降到安全高度
公开消息显示,这一航班执飞的是一架机龄7.1年的波音737-800(WL)客机,它是波音737NG系列的双发涡扇中短程窄体客机。
飞行APP显示,该航班在飞行过程中,十分钟左右的时间内,飞机从1.1万米的高空快速下降至3200米左右。为何会出现这种情况?
据报道,资深机长陈建国介绍,飞机巡航飞行通常在9000米到12000米之间,这个高度高空空气稀薄,温度非常低,处于这个位置的飞机需要通过增加空气浓度和温度,以适合旅客正常舒适的乘坐,所以需要增压系统。
通常飞机增压后,空气的稀薄程度最高不超过相当于2400米的大气压力。
“也就是相当于爬山爬到这个高度的空气。温度通常控制在24摄氏度左右。比较有利于旅客穿着正常的衣物,正常活动。”陈建国表示,增压系统如果因为各种原因出现故障,可能造成飞机内无法继续保持足够的空气压力,那么飞行员就需要将飞机立即下降到安全的高度,通常是3000米左右,或者在山区最低安全的高度。
“通常来说,根据航线是否经过山区和高原地区,飞机上的氧气可以给旅客提供15~22分钟的供氧,为旅客提供在飞机从高空下降的氧气供应。在此期间,如果是高原或者山区航线,飞机不能直接下降到3000米,飞行员下降到可以安全呼吸的高度保持一定的时间,一般在4500米以下,旅客就安全了。飞过高原或者山区,再下降到3000米。”陈建国说。
记者注意到,2018年“印度捷特航空公司”(被译为“印度捷达航空公司”)的一架航班从孟买起飞后不久便途中返航,原因居然是因为机组人员“忘记给客舱增压”,导致客舱内气压异常,大约30名乘客的耳朵、鼻子流血。
据印度媒体报道说,这架波音737型客机从孟买起飞,目的地是北部城市斋浦尔。飞机爬升阶段,机组人员忘记打开客舱增压系统,氧气面罩落下。166名乘客中有大约30人耳朵、鼻子流血,还有乘客反映头疼。飞机随后停止爬升,返航孟买。
(来源:法治视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