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
山东内容 国际表达
齐鲁大地 :
当前位置:山东频道首页 > 资讯 > 社会民生 > 正文

孙云早丨桃花源青岛城阳区社会福利中心(青岛颐德康复医院)里的“田螺姑娘们”

孙云早丨桃花源青岛城阳区社会福利中心(青岛颐德康复医院)里的“田螺姑娘们”
2025-07-07 16:33:02 来源:中华网山东频道

孙云早丨桃花源青岛城阳区社会福利中心(青岛颐德康复医院)里的“田螺姑娘们”

7月4日上午9:30,入住桃花源青岛城阳区社会福利中心(青岛颐德康复医院)的82岁老人李岩阿姨给我发来信息说:小皮袄,我不想出名,可是桃花源医养集团主要领导今天早晨还是让我在桃花源里出名了!

我回复询问:咋回事呢?李岩阿姨回复:今天早晨,我们楼层护理员王道香悄悄地在我门口放下一些鸡蛋就走了,我推开门看到她的背影后很受感动,也给我带来了写作的灵感,立马写了一篇短文《桃花源里的田螺姑娘们》,作为征文让姜素玲院长代我向社工部投稿,姜院长给转发到群里了,桃花源医养集团主要领导看到后对这篇短文做了点评,立即在《桃花源城阳院区员工群》《桃花源长者幸福家园群》等群里炸了锅,这下子不想出名也出名了!

孙云早丨桃花源青岛城阳区社会福利中心(青岛颐德康复医院)里的“田螺姑娘们”

我给大家讲个《桃花源里的田螺姑娘们》的故事。

可能像我这般年纪的人,都听过田螺姑娘:有个庄户人家的小伙子,有次在水塘边拾到一个大田螺,非常好看,他就拾起来,养在家里的水缸里。小伙子孤身一人,每天早出晚归干农活,有时太累,回家饭也懒得做,倒头就睡……

这天干完农活回家,天己擦黑,他远远看到他家的烟简冒着青烟,于是匆匆忙忙赶回家。一推门,惊呆了:这是我家吗?只见屋子打扫得干干净净,空气中飘着一股淡淡的饭菜香味。他深深吸了一口气,怀疑自己是否走错了屋子,柔柔眼睛:是自己家呀,只见灶上锅里还微微冒着热气,就急忙上前掀开锅盖:只见金黄的苞谷饼子,还有碧绿的青菜,甚至还放着一小碗汤……小伙子这才觉得饿,心想:这准是哪个好心人帮他做的,先吃饱再说。可是小伙子家离村挺远,周围並没邻居呀!

以后接连几天都是这样。小伙子很纳闷,于是这天与往常一样,一大早就扛着锄头下地干活。但他长了个心眼,悄悄返回躲在了屋后。

一会儿,只见屋里闪过一道光,扒在门缝一看:一位美丽的女子正在擦桌扫地忙,他急忙推开门,那姑娘一楞,转身就往水缸跑,被小伙一把拉住问端祥,才知原来是田螺姑娘……以后的结果大家知道啦,定是皆大欢喜啰!

我早就想把田螺姑娘的故事讲给大家听听,因为这事也数次发生在我身上。平常我下楼不太锁门,经常看见桌上不是放几个水果就是几个点心,还有我没见过的农家特色。也是不知是谁放的;我问王道香,她也摇头……今晨五点多,我听到门好像响了一下(晚上没锁门),忙起身,光着脚就下了地,正是王道香,悄悄把一包鸡蛋放在台面上。我说可被我看到了,原来你就是那神秘的田螺姑娘!道香忙辨解:昨天我听你说要去买鸡蛋,这么热的天,我就下班时顺手买了……并说,以前可不是我一个人干的,特色干粮是周玉秀主任给你的,那两个西红柿是你回市里的家后李主任给你留的,还有隔壁邻居王芳美阿姨给你的水果,十一楼于大爷给你的小点心……

听着这暖心的话,我不禁湿了眼眶。我何德何能,竟招来这么多的“田螺姑娘”!是桃花源,也只有被桃花源文化滋养的家人们,才会给我这个82岁的老人,帶来这刻骨铭心的感动!谢谢我的田螺姑娘们!谢谢!

孙云早丨桃花源青岛城阳区社会福利中心(青岛颐德康复医院)里的“田螺姑娘们”

按点评时间排序

桃花源医养集团主要领导看到这篇短文后点评道:谢谢李老师用这美丽的寓言故事对大家的鼓励!愿我们所有的员工都成为老人的田螺姑娘,愿我们所有的老人都成为相互间的田螺姑娘,愿我们桃花源大家庭的每一位成员都成为彼此的田螺姑娘……使我们的桃花源真正成为充满人间大爱的世外桃源!之后,群里沸腾了!

——颐养区护理副院长姜素玲说:我们每一个工作人员都会成为、都要成为桃花源入住老人的田螺姑娘!

——社工部主任张永乾说:颐养区的李岩阿姨,发自内心的感动:田螺姑娘不是童话,就在身边!我们的护理服务做到了老人心里,让人暖心、感动。大爱桃花源!

——社工部侯兰兰说:李姨告诉我们:田螺姑娘不是童话,就在我们身边,就在桃花源里!

——党支部书记李明磊说:李阿姨讲的田螺姑娘的故事,是我们桃花源每一位医护人员的代表,大家用默默奉献的精神,不求回报的精心照料着每一位入住老人,让老人们在晚年深切感受到关怀与温暖,为我们优秀的医疗护理人员点赞!大爱桃花源,最美医疗护理人员!

——护理区护理副院长纪彩霞说:我被李阿姨这满溢的温情深深触动!在桃花源里用无声的善意编织出最动人的故事,而您也将带着这份爱,化身温暖的“田螺姑娘”。相信未来,会有更多美好在我们之间传递,让这份桃花源般的情谊生生不息!让田螺姑娘、让桃花源大爱传播四方!

——颐养一区护理主任李志玲说:我们都是老爸老妈的田螺姑娘,让老爸老妈们在桃花源幸福家园开心快乐每一天!使我们的桃花源真正成为充满人间大爱的世外桃源!

——颐养二区护理主任周玉秀说:我们每一个工作人员都会成为桃花源老人的田螺姑娘,用真心服务好每一位老人,用爱心撒满桃花源!

——人事副主任袁娜说:田螺姑娘化身为人默默付出,庄户小伙以珍视和守护回应,就像我们桃花源大爱之家一样,我们每位桃花源人用爱心、耐心、责任心来用心的服务我们的每一位老人(患者),老人(患者)对于我们的服务给出了极大的肯定,这种感情是发自内心的,是双向奔赴的!

——综合管理部周燕说:桃花源田螺姑娘们是桃花源老人最贴心的小棉袄!田螺姑娘的故事会激励桃花源的员工用爱心做好每一件事,用大爱去孵化老人的心灵!

——医院三病区护士长程新宇说:田螺姑娘的精神每天都在桃花源里生动体现!默默奉献、主动关怀、润物无声,这正是我们的服务底色!

——院护三部护理副主任周永辉说:我们的家人们就像故事里默默付出的田螺姑娘一样,用实际行动践行着责任与爱,在平凡的岗位上做着不平凡的事,让爱在桃花源盛开。

——医疗业务院长助理吕张坤说:听到田螺姑娘的故事,心底泛起阵阵暖意。她不图回报,只愿以细碎的温柔填补他人生活的缺口,将无声的爱意织进炊烟与饭香。这份不求名利的守护,恰似暗夜里永不熄灭的萤火;这世间总有纯粹的善意在悄然流淌、总有不期而遇的温暖能治愈生活的疲惫与沧桑。愿我们都能化身成田螺姑娘,能给入住老人们带来一丝温暖和希望!

——院护一部护理员李繁荣说:田姑娘的善良正是我们桃花园每一位员工的写照。我们的善举和坚持定会温暖老人和家属的心,让桃花源的大爱传四方!

——三病区护士王梦洁说:田螺姑娘告诉我们要多做善事、多帮助他人。同时,给予他人的帮助也是善待我们自己,我们要有一颗感恩的心。这样,我们的桃花源才会充满和谐。

——院护一部护理副主任江彩霞说:站在新时代的潮头回望,田螺姑娘精神依然闪耀着永恒的光芒。它不仅是传统文化中的一颗明珠,更是滋养当代人道德情操的源头活水。当我们为老人(患者)默默奉献时,当我们在老人(患者)危难时刻挺身而出时,当我们用双手创造美好生活时,都在传承着这份跨越千年的精神力量。让我们以田螺姑娘为镜,将这份美好品质融入桃花源大家庭的点点滴滴,让传统美德在新时代绽放更加绚烂的光彩。

——颐养二区护理副主任何秀淑说:我们会努力成为老人身边的田螺姑娘!让桃花源成为一方充满大爱的人间乐土!

——护理部副主任杜金凤说:李姨讲的田螺姑娘的故事,用美好的神话故事予以桃花源员工服务褒奖。日常工作暖心的举动和善意,让我们的老人感受到桃花源的大爱。让我们继续加油,努力与我们的老人双向奔赴,成就更多田螺姑娘的故事!

——院护一部护理员任春华说:听了李阿姨讲的田螺姑娘的故事,被深深的感动!我们都要学习田螺姑娘的精神,也愿意成为田螺姑娘,把她的精神传递下去,成为老人身边的田螺姑娘!

——院护二部护理副主任李德红说:就像田螺姑娘默默打扫、做饭,我们也在日复一日中,用我们的专心耐心,让老人们感受到被关爱、被尊重。这份“上进”,不是要我们做出惊天动地的大事,而是体现在每一次耐心的倾听、每一次细致的照料、每一次温暖的微笑里。

——餐饮部主任马洪水说:每一次精心的烹饪,是对生活的深情礼赞;每一次细心的整理,是对他人的默默成全。她不图回报,只为心中的善良,像春雨滋润干涸的土壤。//正是这些平凡的人,在平凡的道路上,书写着不平凡的故事。他(她)们的力量如涓涓细流,汇聚成磅礴的江海。他(她)们的精神如同点点星火,点燃了整个时代的希望。让我们在平凡中坚守,在风雨中凝聚,用平凡的力量,铸就不平凡的事业。在平凡之路上,绽放出属于我们自己的光芒,那怕没有高度,也能照亮一方天地,温暖彼此心灵!//桃源仙气绕,医养意悠悠。人似螺娘美,祥光满径留。

——医院三病区护士董梦茹说:田螺姑娘的形象代表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的淳朴、勤劳、敬业、善良、美丽和仁爱等品质,我们都是老人身边的田螺姑娘,用实际行动赢得老人的信任与认可!

——医院三病区主任金兰英说:老人的比喻让我们深受感动!在桃花源,人文关怀是根植于心的信念。桃花源里的每个人是以“田螺姑娘精神”默默观察需求、主动伸出援手、润物无声地付出,在日复一日地践行着这份关怀。看到这份温暖被老人感知,就是我们行动最美的回响。

——市场部副主任周磊说:田螺姑娘善良无私、默默付出,桃花源每位员工也会向田螺姑娘学习。善良与勤劳是美德,让桃花源大爱之光照亮我们前行的道路。

——院护三部护理员杨固说:田螺姑娘的故事虽已遥远,但在各个楼层的护理员中,我仿佛看到有好多好多新时代的田螺姑娘。她们在院各级领导的英明号召下,默默的为每一位老人献出纯真的爱心、孝心……让田螺姑娘的奉献精神在桃花源里盛开结果。

——院护二部护理副主任臧晓梅说:桃花源的每一位员工用爱心、关心、细心照顾每一位老人;桃花源的每一位员工对老人有着如大海一般宽阔的心怀,他们以田螺姑娘般的无私,将“他人之需”置于“自我之上”。

——医院一病区护士长秦海芳说:田螺姑娘的故事正是桃花源员工与老人及家属的真实写照,用真心换真心,相互温暖,我们会用实际行动用心服务好每一位患者!!!

——检验科副主任华裕丽说:被这些温暖的故事和大家的心意打动了!咱们都是老人身边的“田螺姑娘”,用行动传递爱,让桃花源一直暖下去;继续一起守护这份美好,让老人安心又幸福!

——院护三部护理员封长春说:我们员工要关心每一位老人!老人的微笑是我们期盼,老人幸福的笑声是我们的追求。我们要做新时代的田螺姑娘,让田螺姑娘的奉献精神在桃花源里开花结果。

——颐养一区护理班长杜桂英说:我和李阿姨通微信半年之久才相聚桃花源。老人家对生活充满正能量,用实际感受来影响和鼓励身边朋友,讲的田螺姑娘的故事被深深的感动。我们都要学习田螺姑娘的精神,也愿意成为田螺姑娘,把她的精神传递下去,成为老人身边的田螺姑娘!

——院护一部护理员李淑芬说:田螺姑娘的现代回响:桃花源里的温暖神话//在古老的民间传说中,田螺姑娘化作人形,默默为贫苦青年料理家务,以无言的行动传递人间温情。这个美丽的神话穿越千年时光,如今在桃花源员工身上找到了当代回响。李姨的故事不是孤例,而是这片土地上无数"田螺姑娘"的缩影——她们用日常的暖心举动编织着一张无形的关怀之网,让每位老人都能感受到被温柔以待的幸福。//桃花源里的服务精神,恰如神话中那颗神奇的田螺,平凡中蕴含着不平凡的力量。员工们的一个搀扶、一声问候、一次耐心的倾听,都是现代版"田螺姑娘"的善行。这些看似微小的举动,实则是人性光辉的闪现,它们如春风化雨,滋润着老人们的心田。当员工蹲下身为老人系鞋带,当她们记住每位老人的饮食偏好,当她们在寒夜为老人掖好被角,神话中的美好便走入了现实。//这种服务不是单向的付出,而是一场温暖的双向奔赴。老人们回馈以信任的笑容、依赖的眼神和真挚的感谢,这种情感的流动让服务超越了职业范畴,升华为人与人之间珍贵的情感联结。正如田螺姑娘的故事之所以动人,不仅在于她的付出,更在于青年发现真相后的感恩与珍惜。在桃花源,我们见证着无数这样的情感互动,它们构成了养老服务最动人的风景。//让我们继续传颂新时代的田螺姑娘故事,让这份大爱如涟漪般扩散。每个员工都是这个温暖神话的续写者,每位老人都是这美好故事的见证人。当我们以真心换真情,以专业传递温暖,桃花源便不仅是养老的居所,更成为了爱的港湾,让神话般的温情在现代社会生生不息。

——院护三部护理员韩素珍说:田螺姑娘的精神激励着我们在平凡的工作中要用爱心、细心、恒心照顾好每位老人,让大爱之光照耀着整个桃花源!

——医疗护理副院长孙渊说:我们总是能从住养老人身上汲取文化的营养,这是我们所有为老服务人的荣幸!田螺姑娘真的很形象,希望我们每个人都是老人和患者们的田螺姑娘们!

——院护二部护理员李欣说:我们会努力成为老人身边的田螺姑娘!用爱心撒满桃花源!我们都要做到大家不同、大家都好!

——医院一病区护理副主任崔苗苗:一点一滴的付出,老人都看在眼里,汇聚成大爱桃花源!田螺姑娘精神值得我们用心去学习!

——医院精神科副护士长王雪说:感动于我们照护人员与老人的双向奔赴。在琐碎中书写伟大,于平凡处见光芒。每一次惦记,每一句关心是刻进心里的温柔。希望我们每个人都能成为每位老人暮年的光!

——医院二病区副护士长张文文说:田螺姑娘的故事,依然能触动现代人的心弦,正是因为它讲述的不仅是一个神话,更是关于爱与被爱、付出与回报的永恒命题。//在桃花源大家庭里,医护工的付出同样值得铭记。当老人颤抖着握住她们的手,说出“孩子,谢谢你”;当家属送来锦旗,红布上的“胜似亲人”四字熠熠生辉,那些被汗水浸透的衣襟、熬红的双眼,都化作了最珍贵的勋章。她们以爱为针、以责任为线,续写着田螺姑娘般温暖的守护篇章,让每个暮年都能被温柔以待。

——医务科主任姜晓健说:我们要始终心里装着老人、行为上服务老人,用我们的真心、爱心、善心、包容心对待每一位老人,在医疗、护理、生活照料等方面真正成为老人心中最美丽的田螺姑娘!

——医院一病区副护士长周军帅说:我们要乐于向他人释放善意,哪怕是微小的善举,也可能收获温暖的反馈。我们只有在工作中踏实肯干、待人真诚才会获得老人们和同事们的认可!我们要留意身边那些不张扬的温暖,学会珍惜平凡日子里的点滴美好。珍惜我们在桃花源的工作,希望我们都可以成为田螺姑娘那样的人。

——医院二病区护士长王婷婷说:善良与真诚如同一粒种子,埋在土里生根发芽,会绽放出最美丽的花朵。田螺姑娘的默默付出与长者形成了双向奔赴,结出了幸福的果实,愿我们都能在桃花源这个充满大爱的家庭里,做一个温暖、善良、勤劳的人,成为老人心中的最美田螺姑娘。

——医院康复科主任荆鹏说:古老传说中的田螺姑娘悄然走出泛黄的书页,在二十一世纪的高层公寓里继续着她的馈赠。这个穿越时空的故事之所以动人,正因它触动了人类情感结构中最敏感的神经——关于给予与接受的永恒命题。当八旬老人发现自己被一群"田螺姑娘"默默守护时,我们得以重新审视施与受这对看似简单却蕴含深意的行为艺术。在老人与“田螺姑娘”们的故事里,我们看到了馈赠艺术的完美示范。那些留在桌上的鸡蛋、西红柿,都遵循着“可消失性原则”——如果老人选择不声张,这些物品完全可以被视为遗忘物或误会。这种留有退路的善意,给予受者充分的心理缓冲空间,而老人最终的光脚追赶与公开致谢,则完成了这个情感闭环的最后一环。这种有来有往却不计得失的互动,正是桃花源健康社群关系的典范。

——院护医疗主任王欢说:故事中,田螺姑娘的付出不求回报,凭借善良与爱意,让贫苦的青年生活焕然一新。这种无私奉献精神,正是我们桃花源每位员工所具备的职业素养。大家用爱心与耐心,为老人创造幸福的晚年生活。

——医务科副主任王彩岩说:我们会接过田螺姑娘们这爱的接力棒,投身到传递爱的行动中。不做旁观者,只做参与者。让我们用勤劳的双手为老人撑起一片爱的晴空,以坚定的步伐丈量这条充满温情的大道,使桃花源大爱如星火燎原,温暖每一个需要关爱的角落。

——社区门诊护士长周伟说:田螺姑娘的故事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民间传说,更是一种精神的传承。我们要成为桃花源里的“田螺姑娘”,要用爱与责任编织老人们的幸福晚年。让孤独化作欢声笑语,让暮年绽放尊严与光芒。

——中医科副主任姜海清说:作为医养人,就要成为人间的田螺姑娘,用那份无声的仁心与专业,爱心与真心,如春风化雨,滋润生命晚景,融冰蓄暖。

——医院一病区医生田南南说:田螺姑娘的故事中,最核心的美德是无私奉献(默默付出却不求回报)、勤劳善良(用辛勤劳作传递温暖与善意),以及乐于助人(主动为他人分忧解难)。桃花源的家人们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再现了田螺姑娘!

——院护医疗护士任雪梅说:田螺姑娘的故事在我们这里比比皆是。作为医养人,作为护理人员,从内心里关心、爱护、无私奉献、耐心、细心已经深入我们的骨髓,桃花源一个处处充满爱的大家庭!

——院护医疗护士于敏说:田螺姑娘的故事中,不计较得失,不求回报,只愿以一己之力添一抹温度。努力成为田螺姑娘,用自己的微薄之力创造出无限大爱!

——院护医疗护士陈佳玉说:田螺姑娘的故事温馨动人,展现了善良与勤劳的力量。提醒我们作为医护人员更应该珍视善良,以真心换真情,为桃花源这个大家庭添砖加瓦!

——院护医疗医生于浩淼说:看了李阿姨的文章深有触动,田螺姑娘用勤劳和关爱,编织出生活的温暖。我们也要努力用善意点亮桃花源老人的世界。

——院护医疗护士蒋晓芳:田螺姑娘的故事不仅具有浓厚的民间色彩和奇幻元素,更蕴含着丰富的精神内涵。它告诉我们,无论身处何种环境,都应该保持勤劳善良、自立自强、知恩图报和勇敢追求爱情的美好品质。这些精神将激励我们在人生的道路上不断前行,迎接更加美好的未来。

——院护医疗护士长姚桂林说:《田螺姑娘》的故事简单却动人。谢端(《田螺姑娘》的主角)的善良不是刻意为之,只是本能地善待一只田螺;田螺姑娘的报恩也不求回报,默默打理家务,让清苦的日子有了温度。//这让我想起生活中那些细碎的善意:同事伙伴的早餐、护理员大哥大姐的援手、老人发自内心的一笑,都像田螺姑娘留下的螺壳,藏着取之不尽的温暖。善良与感恩从不需要惊天动地,却能在彼此心间种下暖阳。愿我们都能带着这份纯粹,温柔对待世界,也珍惜每份不期而遇的善意。

社工部季茹一,颐养区护理班长鞠洪金、护理员李志林、护理员王桂秋、护理员李永清、护理员李海霞、护理员吕利锋,护理员王道香、护理员韩海霞、护理员纪玉梅、护理员李清芳、护理员隋永芳、护理员才立艳、护理员刘爱玲,院护副主任李学民、护理班长王玉华,医院三病区护理班长聂守进,还有其他员工,纷纷表达了自己的心情,说我们都是老爸老妈的田螺姑娘,让老爸老妈们在桃花源幸福家园开心快乐每一天!使我们的桃花源真正成为充满人间大爱的世外桃源!

孙云早丨桃花源青岛城阳区社会福利中心(青岛颐德康复医院)里的“田螺姑娘们”

真诚待人待堪称真诚之人

用心做事做值得用心之事

“骨刻文”发现者刘凤君教授应云早所托而书

连续两天,我被《桃花源城阳院区员工群》、《桃花源长者幸福家园群》等群里的跟评感动了——田螺姑娘的故事在桃花源向世人徐徐展开了一幅蕴含丰富意义的画卷:

——传递着桃花源的真、善、美价值观。在桃花源,工作人员和义工队志愿者们通过无私的奉献和关怀,为老年人创造一个充满爱与温暖的环境。他们像田螺姑娘一样,默默付出,不求回报,用实际行动诠释了桃花源的真、善、美的内涵。这种价值观的传承和弘扬,有助于提升桃花源乃至整个社会的道德水平,促进桃花源乃至社会的和谐与进步。

——倡导着桃花源的无私奉献精神。桃花源的员工们竭尽全力的帮助入住的老人和患者,义工队志愿者们也尽其所能地为桃花源及其入住老人和患者做好服务,特别是面对各种困难和挑战时,他们双向奔赴、坚守岗位、无私奉献,为入住老人和患者提供全方位的照护和关怀,入住老人和患者也深情地爱戴着桃花源这个自己的家,不仅体现了对老年人的尊重和关爱,也彰显了双向奔赴的社会责任感和人文关怀。

——强调着勤劳质朴的品质。通过微信群里的跟评不难看出,桃花源全体员工、入住老人和患者的勤劳质朴的品质,展现出了对于职业、生活的热爱和敬畏。在医养结合、三院(颐养院、护理院、医院)合一的桃花源,入住老人和患者身体健康、心情舒畅,工作人员以勤劳质朴的精神勤勉工作、为入住老人和患者提供乐优质的服务和用心的照护。

——增强了家庭和社会的责任感。李岩阿姨所讲的故事之所以动人,就是因为这个故事揭示了人的精神支柱和情感寄托的根本所在——家与爱。桃花源不懈的打造着自己成为入住老人和患者的家、承担起了为入住老人和患者提供优质服务和用心照护的责任,而入住老人和患者在桃花源感受着浓浓的爱、视桃花源如家地寄托着情感与精神并享受着温馨和谐的晚年生活,这种双向奔赴的互动,构建了桃花源健康大家庭的典范。

孙云早丨桃花源青岛城阳区社会福利中心(青岛颐德康复医院)里的“田螺姑娘们”

祝愿田螺姑娘的故事在桃花源不断地演绎,从而不断地提升桃花源的服务水平和老年人的生活质量、不断地推动整个医养结合为老服务领域乃至整个社会的和谐与进步。

孙云早丨桃花源青岛城阳区社会福利中心(青岛颐德康复医院)里的“田螺姑娘们”

文/孙云早,来源:美篇@荒野隐逸)


作者简介

孙云早丨桃花源青岛城阳区社会福利中心(青岛颐德康复医院)里的“田螺姑娘们”

孙云早,笔名荒野隐逸、行者思虑、山野隐逸;男,汉族,1958年12月出生,祖籍平度市,出生地青岛市;在青岛中学毕业后上山下乡至莱阳市团旺镇,1978年考入大学并于毕业前加入中国共产党,获西安公路学院工学士学位,1998年11月中国社会科学研究院研究生院硕士研究生毕业,2014年12月大连海事大学博士研究生肄业。

在44年工龄中,作为交通行业公务人员20年,2003年12月获批工程技术应用研究员职称;从事高等教育管理工作20年,辗转5所高校。出版专著多部,发表专业论文及诗歌、散文、报告文学等文章诸多,曾获山东省科技进步二等奖等诸多奖项、记二等功多次等荣誉称号。

目前,仍有多个社会兼职。至今,一如既往秉持“待人真诚待堪称真诚之人、用心做事做值得用心之事”原则,继续放大着人生的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

(责任编辑:王鑫)
关键词:青岛城阳区社会福利中心

为您推荐

下载中华网山东APP

联系方式

中华网新媒体 山东频道
互动/投稿邮箱:
shandong@zhixun.china.com
山东频道商务合作热线:0531—866666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