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
山东内容 国际表达
齐鲁大地 :
当前位置:山东频道首页 > 资讯 > 社会民生 > 正文

【李想集锦】(381)| 美国在11月对中加征100%关税?我看不会的

【李想集锦】(381)| 美国在11月对中加征100%关税?我看不会的
2025-10-13 14:49:41 来源:中华网山东频道

在中国重要会议前夕,中美进行了一次新的较量。10月9日,国庆长假上班第一天,中国商务部发布公告,公布对稀土相关技术实施出口管制的决定。10月10日,特朗普迅速在自己的社交媒体发出威胁,将会从11月起对来自中国的进口商品加征额外100%的关税。这一措施将叠加在现有关税基础上,使总关税水平达到高达130%或更高。

此时,很多人有些紧张。其实,弄清中美贸易战逻辑关系,我觉得不会的。起码,现在还不会。

8月斯德哥尔摩会谈后,双方把24%的“对等关税”冻结90天。10月下旬至11月上旬是更新或撕毁协议的最后博弈期。谁先在10月出招,谁就能在谈判桌上拿到“既成事实”。这一时机选择绝非偶然,而是典型的谈判战术。从中美贸易战逻辑看,短期内中美贸易争端进一步升级为全面对抗的概率较低。也就是说,条件还不具备。

2~1.jpg

01这次,中美博弈为啥再度升级?

美方对中国造船业进行不合理制裁,中国进行对等反制。事情是美国引起的。10月3日,美国宣布自10月14日起,对中国企业拥有或经营的船舶、中国籍船舶及中国造船舶加收港口服务费。

中国方面作出及时有力的反制措施:

(1)10月9日,中国商务部出台稀土新规,全面升级出口管制,除了稀土原矿以外,对含≥0.1%中国重稀土成分的磁体、半导体材料实行出口许可,同时将稀土开采、冶炼、永磁体制造技术及关键设备纳入管制,并对军事用途或潜在军事用途产品实行逐案审批;

(2)10月10日,中国交通运输部宣布自10月14日起,对美籍或美控股船舶在中国港口停靠征收每净吨400元人民币的“特别港务费”,并计划逐年提高,形成对等反制;

(3)对部分企业展开反垄断调查。

3~1.jpg

自9月份以来,美国在部分领域对中国再度施压。

9月12日,美国商务部将复旦微电子等23家中国企业列入实体清单,收紧半导体、AI领域技术出口。9月份,对中国电动汽车、太阳能电池、家具、重卡等领域加征25~100%的关税。

轮船和稀土是中美博弈的核心议题。轮船之所以成为中美博弈的核心,是因为它不仅承载全球贸易运输,还直接关联造船业和军事潜力。

4~1.jpg

而稀土是当今世界最为重要的战略资源之一。特朗普的怒火,源于中国10月9日抛出的“稀土杀手锏”。稀土,号称“工业维生素”,从F-35战机到特斯拉电动车,样样离不开。中国掌控全球70%的稀土开采、90%的精炼产能,重稀土更是占99%的“王炸”地位。美国87%的军工装备依赖中国稀土供应链,每架F-35战机就得“吃”417公斤稀土!

今年4月,特朗普加征关税后,中国收紧稀土出口,美国车企福特直接停产!如今中国再次打出稀土牌,特朗普的“关税秀”怕是要再次踢到铁板。

5~1.jpg

中国稀土出口减少情况

02特朗普对中美贸易战的逻辑:两个不变

特朗普是否会回到谈判桌上来?我们认为,会的。一方面特朗普宣布关税11月1日起生效,考虑到11月上旬将迎来第二个90天关税暂缓期满,以及10月底的APEC会议,关税的生效日期已经为谈判留出时间窗口。另一方面,尽管他在社交媒体上宣称“已无必要于本月底与中方会面”,但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又表示并未取消会面安排,并承认若中国放弃对稀土出口的限制威胁,他可能会停止进一步提高关税。这种前后矛盾的表态,正体现了特朗普惯用的谈判手法——以强硬姿态制造压力,再通过灵活让步寻求交易空间。

特拉普的最大不变就是变化,他在社交媒体字字带威胁,但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又暗示有谈判余地,极限施压是他惯用的伎俩,每到最后日期都会生变。因此,

提高100%关税的可能性极低,但不排除11月之后中美双方总关税水平边际上升的可能性。同时,若双方重启沟通,围绕港口服务费与稀土出口管制等问题,相关摩擦或将阶段性缓解,为后续谈判铺垫条件。

所以说,中美这种你来我往的,高层级的博弈,就是一种常态,双方都在展示筹码,利用筹码,以获取最大利益。中国的稀土牌,美国的芯片牌,中国的大豆牌,美国的关税牌,对等制裁,相互报复,都是如此,任何短期波动与分歧,都是中美长期博弈里的一次插曲。

6~1.jpg

03特朗普对中美贸易战的逻辑正在发生混乱

中美博弈的升级将在全球范围内产生连锁反应,不同行业和地区将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美国科技、军工、清洁能源板块首当其冲。芯片制造所需的抛光液、靶材、稀土永磁,中国占比极高,成本抬升、产能受限几乎成定局。

   军工领域更为棘手——F-35、宙斯盾、M1A2永磁电机、制导陀螺仪均需钐钴/钕铁硼;若断供,美国需重启加州Mountain Pass矿并重建分离线,这一过程至少需要18至24个月。

当然,中国出口与产业链同样面临挑战。美国可能的额外关税若落地,大批对美依赖超过30%的中小出口商将被迫停工。

不过,中国应对之道在于多元化——2025年1-8月中国对东盟、中东、拉美出口同比显著增长,可部分对冲美国市场风险。

第三方与全球供应链被迫面临选边压力。欧盟、日韩、东南亚陷入两难:继续使用中国稀土或负极材料,就可能因“含中成分”被美方溯源;改用美国或澳洲矿,则成本将跳升30%到50%。欧盟不会接受华盛顿提出的提高对华关税的条件。德国汽车制造商、法国奢侈品和航空巨头等都离不开中国市场。而欧盟长期受益于自由贸易,也不愿轻易动用“关税武器”。

7~1.jpg

重要的是,特朗普关税政策的核心矛盾:当一个以“保护美国制造”为名的关税政策,必须靠“纾困”才能让受害者勉强存活时,它已经偏离了经济逻辑,沦为政治操作。

关税或许的确在某些时候能制造政治声势,但无法改变全球贸易的结构。美国豆农的仓库堆满未售的大豆,美国企业主关闭车间生产线,这些不是战略胜利的标志,而是政策反噬的代价。对企业而言,大量与中资企业有业务往来的欧美企业可能被迫主动停供、退单,形成“自我制裁”效应。

曾经,“美国优先”被用来描绘一个强大的经济愿景。如今,在救助争议中,它更像是一场自我制造的困局。“美国优先”,让经济损害优先,特朗普自己就受不了,美国也受不了。

9~1.jpg

04中美博弈强度将呈现出螺旋式上升的复杂态势

如何看待中美后续博弈?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下,中美博弈强度将呈现出螺旋式上升的复杂态势。尽管2025年5月12日的日内瓦会谈使双方取消了91%的加征关税,一度显现出阶段性缓和,但这一良好态势未能从根本上改变两国竞争的长期轨迹。

美国始终将中国视为其全球主导地位的挑战者,因此在科技、贸易等领域持续出台限制措施,试图通过“蚕食阵地”的方式在不严重自伤的前提下遏制中国发展。面对美方的单边行动,我国并未被动应对,而是展现出更加坚定的反制姿态:从推动铁矿石贸易的人民币计价,到创新性地扩大稀土管制范围,再到对英伟达、高通等美企发起反垄断调查,都清晰传递出我国“打、奉陪到底,谈、大门敞开”的一贯立场。

如果从11月起对来自中国的进口商品加征额外100%的关税,就意味着经济上的世界大战开始。现在条件并不具备。美国广泛“树敌”、四处漏风,短期内中美贸易争端进一步升级为全面对抗的概率较低。依我看,特朗普前天的发飚,主要是为了应对党内压力和选民情绪,2026年中期选举之前或将成为特朗普转嫁内部压力的重要节点。

因此,国人大不可紧张,不要被特朗普吓唬住。这次发飙是对中美贸易战战术运用;对美国国内,是一种政治伎俩;对个人,是口无遮拦性格的再一次表现。

特朗普的关税威胁,是一出精心编排的“独角戏”。中国以稀土牌为先锋,从被动防御转向主动出击,展现了大国博弈中的战略定力。短期看,中美可能通过APEC峰会前的外交沟通“降温”。从长期而言,中美竞争已从贸易战升级为“体系战”,美国高债务、高估值和供应链短板暴露无遗。

特朗普的“关税秀”或许能搅动一时风云,但真正摊牌的时候远未到来。

9~1.jpg

(文/李锦

作者简介

【李想集锦】(378)丨解读李希在山东关于纪检监察建设年讲话精神

李锦,教授,中国人民大学国企改革与发展研究中心首席政策专家。

新华社高级记者。2010年后,相继担任中国企业报总编辑、中国企业改革与发展研究会副会长,国务院国资委新闻中心首席专家、国企管理智库副理事长兼首席专家、中企之声研究院院长等。

重点做企业理论政策研究、课题研究、经验总结工作。十八大以来,解读70多份党中央、国务院与国资委企业文件与会议精神,去年接受媒体500多次采访。被舆论界称为“中国国企改革舆论旗手”“国企政策新闻第一解读人”。

改革开放来所写“思路型”调查为45位中央政治局委员批示。1982年,邓小平听取汇报并称其对改革“有发言权”。

出版专著《资本经营理论的提出》《深度》等32部。

(责任编辑:王浩然)
关键词:李锦

为您推荐

下载中华网山东APP

联系方式

中华网新媒体 山东频道
互动/投稿邮箱:
shandong@zhixun.china.com
山东频道商务合作热线:0531—866666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