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
山东内容 国际表达
齐鲁大地 :
当前位置:山东频道首页 > 国学文化 > 文化资讯 > 正文

面对文化传承发展新课题,山东省委书记林武给出“三问三答”

面对文化传承发展新课题,山东省委书记林武给出“三问三答”
2023-07-15 16:58:28 来源:中华网山东频道

“文化‘两创’如何更好破题?”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机结合的落脚点在哪里?”

“在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建设中山东应当贡献什么?”

7月13日上午,山东省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在济南召开。会上,围绕文化传承发展这个新课题,山东省委书记林武在发言时提出了以上三个问题并给出了答案:

文化“两创”若想破题,“必须找准切入点和突破口,着力解决理解掌握不透、创新能力不强的问题,守正创新、推陈出新,更有效地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要找到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机结合的落脚点,“必须回到‘实践’这个根本点上,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实践文化、塑造文化、提炼文化,在实践中达到‘知行合一’。”

第三,“必须在学懂弄通做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上下更大功夫,大力推进理论创新、制度创新、文化创新,努力为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贡献山东力量。”

fb6ec07-7eb8d91d.jpg

7月13日上午,全省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在济南南郊宾馆召开。(图片来源:大众日报客户端)

座谈会上,专家学者、有关部门和地方负责同志也各抒己见、提出建议。

编辑出版《齐鲁文库》是“山东文脉工程”的重点任务。山东大学文学院院长杜泽逊,从事古籍整理研究三十年,被称为古代文献的“续命”医师。“医生救人的命,我们救书的命。”杜泽逊说,他很荣幸参加了《齐鲁文库》编纂这一重大文化工程,“《齐鲁文库》的编纂出版,将对山东省的文化资源作系统性调查研究整理出版,为‘第二个结合’即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打下坚实的基础。”他建议,加大对古籍整理和古籍出版项目的支持力度,为立起新时代山东“文化泰山”贡献力量。

关注传统人文学术的《文史哲》期刊,自1951年创刊以来,以其特色鲜明的办刊风格,成为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平台。山东大学儒学高等研究院执行院长兼《文史哲》杂志主编王学典认为,我们目前所遭遇的最大困境,是西方理论模型难以概括五千年中华文明史的深厚底蕴和突出特性,难以解释百余年来党领导人民取得的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更难以承载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他提出,创造属于我们这个时代的新文化,首要的就是建设中国自主知识体系,建设与中国式现代化相匹配的新的文化形态。这是中华文明史上具有深刻历史意义的文化变革和文明再造的起点,其意义不亚于作为西方现代化起点的“文艺复兴”。

今年全国两会期间,住鲁全国人大代表,山东大学儒学高等研究院特聘教授、孔子研究院原院长杨朝明,亮相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第三场“代表通道”,面向海内外介绍孔子故里举办的尼山论坛,分享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无穷魅力。在这次座谈会上,杨朝明说,从民为贵到以人民为中心,从革故鼎新到守正创新,从万物并育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从协和万邦到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等等,均体现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治国理政中的运用。

众所周知,山东是中华文明重要发祥地、儒家文化发源地,是闻名遐迩的“孔孟之乡”“文化圣地”,齐鲁文化、东夷文化、海岱文化交相辉映,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现代文化相融相生。山东人勤劳质朴、重情重义,既有“四海之内皆兄弟”的大情怀,也有“忠厚诚信、崇礼尚宾”的好口碑,更有“义以生利、尊商安商”的好传统,“好客山东好品山东”家喻户晓、享誉海内外。

关键词:文化传承

为您推荐

下载中华网山东APP

联系方式

中华网新媒体 山东频道
互动/投稿邮箱:
shandong@zhixun.china.com
山东频道商务合作热线:0531—866666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