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2023年7月21日-26日,由文化和旅游部非物质文化遗产司、文化和旅游部资源开发司指导,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协会、贵州省文化和旅游厅及黔东南州人民政府主办,贵州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黔东南州文体广电旅游局、丹寨县人民政府及大连万达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承办的第三届中国丹寨非遗周在贵州省黔东南州丹寨县举办。中国文联副主席、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席、山东工艺美术学院院长潘鲁生受邀在论坛中作主题发言。
潘鲁生以“传统手工艺的当代转化与发展”为题,从传统手工艺当代转化的现实需要、参与主体、实践路径三个方面展开发言。他提出传统手工艺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门类,也和人民群众联系最为密切的项目,是我们重要的生产内容,是百姓的日常生活方式,更是面向未来生态文明的一种发展模式。作为一种延绵不断、活态传承的文化综合体,传统手工艺在当前时代的转化发展具有独特的生命力和创新力。
他强调,传统手工艺积淀了独有的人文精神、思想理念和价值导向,是我们今天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底气与底蕴。从现实维度看,传统手工艺的资源禀赋恰好契合社会转型期人们对个性化、品质化、情感化产品的心理期待。传统手工艺的转化发展有助于重塑乡村文化基础,增强乡村文化产业内生发展动力,并进一步带动城乡双向交流互动。从发展维度看,传统手工艺强调“心手合一”,是有温度的艺术,饱含人们对生活意义的追求,有助于弥合虚拟世界与现实社会的裂痕,为数字时代的文明建设提供目标指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