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
山东内容 国际表达
齐鲁大地 :
当前位置:山东频道首页 > 国学文化 > 文化资讯 > 正文

李富胜丨文化·精神·问道——品赏《华鼎弟子规》之感悟

李富胜丨文化·精神·问道——品赏《华鼎弟子规》之感悟
2024-02-28 16:44:47 来源:中华网山东频道

当我第一次读《华鼎弟子规》时,便被深深地吸引,其后我又反复阅读,文章言简意赅,平实中见厚重,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它牵引着我去深入思考,逐渐悟出蕴涵其中的深刻哲理。文化·精神·问道。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有一部有着非凡影响力的书——《弟子规》,虽然历经数百年,却依然有着重要的文化意义而经久不衰。《弟子规》原名《训蒙文》,是清朝李毓秀所作的三言韵文、儿童行为规范读物,约作于康熙年间,后经修订改编,命名为《弟子规》。其核心内容为“孝、悌、仁、爱”,全文共360句1080个字,《弟子规》之要意为“大丈夫见识,学圣贤学,做大丈夫”。《弟子规》被誉为“开蒙养正最上乘”之读物,因而清朝廷高度重视,被定为幼学必读教材。其“入则孝,出则悌”、“谨而言”、“泛爱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四个部分,主要是列举了为人子弟,在家、外出,待人接物,处世求学时应有的礼仪规范。当今社会进步发展,中华文化不断创新,但《弟子规》至今还有着重要广泛的社会影响,依然有其重要的文化价值。

《华鼎弟子弟》是一种对中华文化的有效传承和创新,它借鉴了传统文化的文本模式,赋予其新的文化内涵,有异曲同工之妙。《华鼎弟子规》,将传统文化融合于当代的企业管理之中,可以说是文化传承与创新实践的重要探索,而且传统与创新文化模式,已经成为一种企业的文化精神,渗透在企业的土壤里,滋润着企业发展成长,为企业撑起了一片天空。更重要的是,它烙印在职工的心灵深处,成为职工学习的范文读本,更是职工规范自我行为,实在做人做事的规矩方圆。

《华鼎弟子规》总架构三个部分,序言、为人篇、能事篇,共184行552个字,可以说谋篇部局简洁明快,语言质朴,表达流畅,无论字面意思还是内在涵意都很好理解,易读易懂。序,直抒胸臆,讲述《弟子规》主要是传承传统文化“承圣训”,按照先人的训导,内容是“首为人”,应该是怎样“做人”,把做人放在首位;“次能事”,也就是第二位才是能做好事。这是一个严谨的逻辑关系,传承圣训,按祖先的文化传承,把“做人”和“能事”两件人生最重要的事办好。序,又阐述了四个“大道义”,即“天道勤”——天的大道要勤奋,“人道诚”——人之大道要真诚,“商道信”——商之大道要守信,“业道精”——业之大道要求精。序言用点晴之笔,道出“弟子规”之要义和内涵,以此引出正文之主题,启发读者对正文的思考。

人,是企业的主体,人的因素是第一位的,人的积极性和能量充分发挥和有效释放,是至关重要的。人类社会实践总是在不断变化的过程中进行,人在这个过程中面对的是物质和精神两个层面,两者相对照,人类精神上的变化更为复杂,如何吸引和感召职工,“精神的力量”是至关重要的“软势力”。人类的天性是“自我”,如何超越“自我”,实现“我们”的升华转变,必须有一种文化精神的引导,才能凝心,形成共识而合力推进,企业上下才能形成“一股绳”的战斗力,于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胜出。这种文化的精神就是“为人”之道。“为人篇”从多层面多角度表述如何做人,做一个什么样的人,条理清晰,层次分明。文中一开始用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三柱支撑,来讲述做人的坚守原则,修身立世之道以及缘由因果关系。“佛为心,道为骨,儒为表,善为先”,传统文化,大道至简,这是做人的“骨气”和“血性”,必须的坚守,这是做人的根本。“为人”用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神,撑起“为人”的“四梁八柱”,尔后分层次进了阐明,首先是“说话”的道理,“凡出言,信为先”,“话说多,不如少”,“见未真,勿轻言”,这些都是浅显易懂的道理,但却是做人的重要提示,“言为心声”,是先人总结的经验之谈,为好人,必须学会严谨说话。其次是“德性行为”修养的论述,这部分占篇幅比重较大,因为“做人德为先”,这个层面,涉及的方面颇多,讲的也全面而透彻。“见人善,即思齐”,“唯德学,唯才艺”,“己有能,勿自私”,“师道友,徒道恭”,“勿谄富,勿骄贫”等等,把做人的道德规范,诠释得深刻而实在,让人能够在“德行标准”范围自我约束,真的是提供了一个优秀的范本。其三是“商道”的规范提示,“爱客户,如亲人”,“重合约,讲诚信”,“商不成,敢担当”等等。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讲究“商道”极其重要,一个人在社会上能够站稳脚跟,“商道”的智慧是胜出的关键。当然,此篇还涉及更多其他方面,笔者只是凭个人感悟,粗略地捋出了几条而已。

关键词:李富胜

为您推荐

下载中华网山东APP

联系方式

中华网新媒体 山东频道
互动/投稿邮箱:
shandong@zhixun.china.com
山东频道商务合作热线:0531—866666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