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
山东内容 国际表达
齐鲁大地 :
当前位置:山东频道首页 > 国学文化 > 文化资讯 > 正文

邹卫平:世代恩铭不老松——看献礼新中国成立75周年京剧电影《邓恩铭》

邹卫平:世代恩铭不老松——看献礼新中国成立75周年京剧电影《邓恩铭》
2024-06-17 10:46:51 来源:中华网山东频道

图片

图片

这是继上世纪七十年代末以来,济南原创经典剧目吕剧《逼婚记》和儿童剧《宝贝儿》被相继拍摄成为戏剧电影后,又一部由优秀舞台剧目拍成的戏剧电影。

《邓恩铭》这部京剧电影确实是一次对京剧与电影艺术深度结合的精彩尝试。

一、现实意义:在百年大党进入新时代、迎接新挑战、完成新使命的当下,对教育党员,不忘初心,忠于使命,具有重要现实意义。它不仅仅是一部艺术作品,更是一部具有深刻历史内涵和教育意义的电影作品。

二、艺术融合:该电影作品是电影艺术和京剧艺术的融合,实现了两种艺术形式的相互赋能和双向奔赴。电影的手法为京剧提供了更多的表现空间,而京剧的唱腔、表演等也为电影注入了独特的艺术魅力。

三、创作经验:对于地方京剧院团来说,这样的作品无疑是一次重大的挑战,但同时也是一次宝贵的创作历练的经验积累。它证明了在资源有限的情况下,只要选题准确,齐心一志,整合资源,集成创新,同样可以创作出具有重大主题和深刻内涵的艺术作品。

四、艺术呈现:有着五十余年舞台实践经验的主演李保良,在影片中的艺术呈现称职胜任,确实非常出色,他成功地将京剧艺术的写意和电影艺术的写实相结合,克服了舞台与影棚的转换、主演与主要人物的年龄差等困难,成功塑造了近百年前建党英雄人物的内心世界和壮烈事迹。

五、创新性发展:这部作品在创作实践中,践行了“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理念。意识流的运用、唱腔和板式的传承创新、音效的调整以及齐鲁方言和《国际歌》因素的化用等,都展示了创作者对于京剧和电影艺术的深刻理解和创新尝试。

总的来说,《邓恩铭》这部京剧电影不仅是一部具有深刻历史内涵和教育意义的作品,更是一次对京剧和电影艺术深度结合的成功尝试。它为我们展示了传统艺术的魅力和现代电影技术的力量,也为我们提供了更多的思考和启示。

同为党的一大代表的党和国家领导人董必武,1961年曾在《忆王尽美同志》诗中说:“四十年前会上逢,南湖舟泛语从容。济南名士知多少,君与恩铭不老松。”以此表达对昔日两位战友英年早逝的惋惜和怀念。京剧电影《邓恩铭》将两位当代济南名士王尽美、邓恩铭同时塑造于舞台上、银幕上,既是对烈士的缅怀纪念,也是对他们不朽精神传承宏扬,更是对伟大复兴奋斗者们的激励和赋能。

(文/邹卫平

(来源:济南市京剧院)

作者简介

邹卫平丨把笔淋漓赋丹青——《岳祥书艺术研究》读后感

邹卫平,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会员。中国李清照辛弃疾学会第五届、第六届副会长、第五届山东省书法家协会理事。

曾任中共济南市委副秘书长,济南市文化局党委书记、局长,济南市文联党组书记、主席。著有《砚耘丛著(上下册)》《砚耘斋课吟》《清风泺源来》《历山笔耕集(上下册)》《历耕集》,合著有《泉城文化社会办创新研究》等专著。曾获第六届刘勰文艺评论奖、山东省首届文化创新奖、山东省文化艺术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等奖项,入围第三届国家文化部创新奖。

(责任编辑:丁妍)
关键词:邹卫平

为您推荐

下载中华网山东APP

联系方式

中华网新媒体 山东频道
互动/投稿邮箱:
shandong@zhixun.china.com
山东频道商务合作热线:0531—866666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