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联副主席、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席潘鲁生主张用设计赋予民间文艺以新生命、新活力,寻求更具民族特色和学术底蕴的艺术风格,“坚守传统文脉,展现民艺之美”成为他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新性发展的不懈探索和永恒追求。作为一位“笔墨当随时代”的参与者、实践者和引领者,潘鲁生通过一系列创作和研究,勇立时代潮头。本篇潘鲁生分享其在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文艺工作座谈会重要讲话精神过程中的所思所感。
——中国美术报
潘鲁生
中国美术报:今年是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文艺工作座谈会十周年。您认为新时代中国工艺美术发展呈现出怎样的特点和面貌?
潘鲁生: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是站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高度对文艺事业发展作出的重要部署,深刻阐明了文艺发展的方向和基础、方法和原则。对于中国工艺美术事业而言,取得了一系列突破性的变革和成果。具体来看,主要集中体现在三个方面:
一是工艺美术发展的政策体系全面完善。相关指导性政策的阶段性更新,充分体现了十年间工艺美术文化和经济的创新发展趋势。如,《关于工艺美术行业发展的指导意见》(2014年)、《中国传统工艺振兴计划》(2017年)、《关于推动传统工艺高质量传承发展的通知》(2022年)、《关于推动工艺美术行业传承创新发展的指导意见(征求意见稿)》(2024年)等的相继发布,推动工艺美术生产在新时代新生活中实现新的发展。
二是工艺美术的文化生产动能全面激发。工艺美术从“文化产品生产”向“内容创作生产”发展,在推动“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变过程中发挥精神价值与文化意义,并带动乡村手工艺群体致富创富以及城市文创、文旅资源向乡村流动,由此发挥对文化传承、乡村振兴、扩大就业、拉动内需、促进地方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
三是工艺美术的生活美学精神被全面激活。随着我国高等工艺美术教育的持续发展,大量的艺术与设计人才主动对接工艺美术设计产业,传统工艺的创作和生产不再是单一的仿古产品和礼品,而是去关注人民的生活需求。比如,以往陈设性的工艺品进一步向香薰、茶艺、文房以及仪式感饮食等富有传统文化内涵和时尚气息的日用品拓展。传统工艺美术的织造、印染、刺绣等工艺以及服装、首饰的装扮艺术被进一步发掘并创新性地应用,形成了富有传统韵味的美感和风度。传统工艺美术成为新时代生活方式、审美态度、文化观念的组成部分,获得新的发展动力和广阔应用空间。
总之,习近平总书记文艺工作座谈会重要讲话精神对于工艺美术发展产生了根本性的指导和推动作用,从政策基础、艺术教育到产业实践以及思想观念都形成了引领和提升,形成了工艺美术新时代的发展生机和深层动力。
中国美术报:作为一位文艺工作者,您是如何将习近平总书记文艺工作座谈会重要讲话精神融入自己的学术研究和实践中的?
潘鲁生:习近平总书记文艺工作座谈会重要讲话精神对于我进一步认识和理解民间文艺特别是民间工艺美术具有深刻的启示和影响,启发我从中华民族的发展史、创造力以及思想文化层面去研究、传承和发展民间工艺美术,其中也包括新时代的设计实践和艺术创作。
首先,我们需要进一步发掘整理中国的民间工艺美术,使千百年来处于口传心授的经验状态,甚至不断散佚流失的民间传统得到系统地整理和传播。因此,作为新时代中国民间工艺传承传播“两大工程”之一的《中国民间工艺集成》的编纂出版工作全面启动。我们希望会同全国的专家把《中国民间工艺集成》编辑好、传承好、出版好,为工艺文化中无形的智慧、经验、创造力建立有体系、有史料、有脉络的文献基础。目前,这项工程还在推进中,我们将从民间工艺美术的人民性、生活性、创造性出发,进一步做好研究、出版和传承传播。
其次,推动传统工艺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开展务实的教育与设计实践。十年来,我致力在大学的设计学科中构建“中华传统造物艺术体系”和“中华传统造型艺术体系”的课程结构和内容,目的是使大学培养的设计人才具有扎实深厚的传统艺术、传统工艺的知识基础和文化情感,从而将之活化应用到当前和未来的设计实践当中。同时,我主编出版了大型传统文化丛书《中国民艺馆》,将几十年收藏并捐献的民艺博物馆藏品以高清图文的形式分专题进行整理和出版,在传统工艺文化传播的基础上去发挥工艺审美、工艺创新的作用。同时,《中国民艺馆》已输出四国版权。面向世界讲述中国民间造物的历史文化,使中国的设计精神、民间文化创造力在世界舞台得到展示和传播。此外,在自己的艺术创作和设计实践中,“守正”与“出新”、“传承”与“创新”也是一条贯通的原则。近年来,我先后在中国国家博物馆举办了两场民艺主题展览,在还原性地展示传统民艺生活的同时,都融入了创意设计和当代创作的内容。汲取传统赋予的创造力表现服务于今天的生活是艺术创作。
总之,习近平总书记文艺工作座谈会重要讲话精神给予我方向、使命和方法的启示,促使我在文艺研究与实践中有坚守、重传承、勇创新,践行文艺的使命和责任。
潘鲁生《寄情大湾区》香港——港·葵涌码头 纸本彩墨 124cm×245cm 2022年
中国美术报:作为一位“笔墨当随时代”的参与者、实践者和引领者,您的作品是如何体现“与时代同步伐”的精神的?
潘鲁生:“笔墨当随时代”是一个非常深刻的命题,在美术创作中,不仅要呈现出视觉意义上时代的风貌,也要深刻洞察并表达时代发展中人们内心的情感和追求,诠释时代精神,展现时代气象。近年来,我主持了中共一大纪念馆前厅壁画的创作,通过《日出东方》《民族脊梁》《中流砥柱》三幅作品回溯历史。在这个过程中,我深刻体会到,党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以伟大事业培育伟大精神的壮阔境界,我们要以艺术语言去再现、去阐释、去表达、去传播中国共产党人永葆初心、勇担使命的精神,以及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宏伟愿景。
近年来,我还主持创作了中国国家版本馆(总馆)中央馆的大型壁画《大匠丝路》,运用传统壁画形式描绘在南北丝绸之路上的传统工匠技艺场景,呈现了丝路商贸往来中具有支撑作用的中华工艺文明与匠心创造。在创作过程中,我深入走访丝路古道,查阅历史典籍,希望以中国传统绘画语言展示的大匠丝路,形成中华传统工艺之于丝绸之路的一次集成式呈现。可以说,工艺与美术、传统与当下、物质语言与文脉气韵的融会,可以更加丰富生动地展现历史演进与时代发展,体现精神文化的脉络和活力。
“与时代同步伐”,需要用心用情去体验变迁发展的社会和生活。近年来,我创作了“寄情大湾区”系列主题作品,表现蓬勃发展的大湾区,反映时代进步大潮中乡愁的情感和记忆。一个地区的发展不只体现在统计数据和增长曲线上,更落实在现实生活里,扎根在人们的感情、印象和记忆之中,文艺是最生动的载体。
中国美术报:您认为文艺作品应如何体现原创性、时代性?如何平衡传统与现代的关系?
潘鲁生:对于文化艺术来说,传统就像一条河,奔流不息,其中潜藏着美的观念、创造性的表达以及生活中本质相通的情感,是现代艺术与设计的给养和源泉。近年来,我参与主持了“上合青岛峰会”的艺术创意设计,通过整体性、系统性的视觉识别设计服务阐释外交思想并在国际社会传播中华文化。我们希望使传统充满活力,也使更新发展的设计更具厚度和温度。
当前,信息技术发展,人工智能介入艺术创作和设计实践,面对新的变革,我们要充分认识、积极作为。比如,我们团队正在着手构建中华艺术的语料库,面向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使中华传统艺术经由语料库的建设而实现大模型的训练和人工智能设计的进一步应用。从根本上说,以开放的胸怀面对传统、面对未来,以创造性的活力实现属于我们这个时代的表达。
中国美术报:对于未来,您有什么计划或期望?
潘鲁生:作为一名艺术工作者、设计实践者,我将进一步研究和探索在文化传承、艺术创作、设计实践中表达中华美学精神。比如今年的农历甲辰龙年,我们发起了“民艺+设计”传统节日新风尚的活动,把传统的民间节日和创意设计有机结合起来,推动传统文化元素赋能当代艺术设计的本土化表达,展现艺术设计的中华美学精神。就此举办的“来自中国的祝福——‘中国龙’全球设计展”于今年2月至3月巡回展出,在30余个国家举办,通过平面、动漫、文字、图形等多种艺术形式向世界立体展示和全面介绍中国的春节、生肖、龙等传统文化,为当地人民送去美好祝福。发掘中华美学精神,传播中华文化智慧,以艺术为纽带,增进文明的交流互鉴,建设人民的美好生活,我们还有很多有意义的工作要做。
(来源:中国美术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