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甲午战争爆发130周年,近日到刘公岛参观,不禁令人扼腕叹息。大清帝国拥有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巡洋舰,号称亚洲第一舰队,竟然全军覆没,签订了丧权辱国的屈辱条约。看罢心情久久难以平静,思绪不禁回到那个云谲波诡的战火年代。
北洋水师
两次鸦片战争失败的惨痛教训,终于使闭关锁国、盲目自大的大清帝国开始睁开眼睛看世界。从十九世纪六七十年代起,以曾国藩、李鸿章、张之洞、左宗棠等为代表的洋务派掀起了一场以“自强”“求富”为目标的洋务运动,在不伤及清廷政治体制下,“师夷长技以制夷”,创建新式海军,发展军用、民用工业,使近代工商业获得较快发展。
至1890年,已建成北洋、南洋、福建、广东四支舰队,拥有大小舰艇75艘,总吨位达69843吨,暂居亚洲第一。其中北洋海军拥有英、德订制的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七千吨位的巡洋舰2艘、二千吨位以上的战列舰6艘,总吨位36708吨,号称“亚洲第一舰队”。而日本海军二千吨位以上的战舰仅有5艘,总吨位约17000多吨。
停泊在旅顺港的北洋舰队
1868年,日本开始明治维新,资本主义得到较快发展,与封建武士道结合,产生了极具扩张性的军国主义。明治天皇睦仁登基伊始,即在《天皇御笔信》中宣称“开拓万里波涛,宣布国威于四方”,蓄意向海外扩张,确定了以中国和朝鲜为主要目标的“大陆政策”。
明治维新不但在军工、航运、矿冶、铁路、电信等方面引进西方先进技术,而且在政治、经济、文化、教育、国防等领域也励行改革,实施了富国强兵、殖产兴业和文明开化三大政策。先后实行军制改革,义务教育改革,颁布宪法,开放党禁、成立国会,实行君主立宪制,各方面显示出蓬勃朝气。为赶超大清帝国,自1890年开始,厉兵秣马,以国家财政收入的60%发展海陆军。明治天皇带头节衣缩食,每年从宫廷经费中挤出三十万元,文武百官从薪金中捐出十分之一,全国富豪亦纷纷捐款,补充造船费用。
至甲午战前,日本已建立起一支拥有12万名常备军和25万预备役的新式陆军,包括6个野战师团和1个近卫师团。海军有军舰32艘、鱼雷艇24艘,总排水量72000吨,超过了北洋海军。同时,还派出大批间谍在中、朝活动,对北洋军舰的航速、火炮口径,以及威海、旅顺军港地形地貌等已全部掌握,绘成了包括辽东半岛、山东半岛及渤海沿线的详细军用地图,上面村庄、道路、炮台、营房、山岭、河流、水井、树林等都标示得清清楚楚。
但大清朝廷对日本的认识还停留在“蕞尔小邦”的阶段,“不以倭人为意”。在日本倾全国之力扩充军备,战争危险日益迫近的紧要关头,反而放松了国防建设。户部尚书翁同龢迭次以“部库空虚,海疆无事”为由,奏明停购船炮,削减军费预算,从1888年开始停止购进军舰,1891年停止拨付海军器械弹药经费。为筹备慈禧太后六十大寿,竟挪用海军军费修建颐和园。
慈禧大寿
慈禧太后,原名叶赫那拉·杏贞,1835年11月生于京师镶蓝旗军功之家。自幼工于心计,少而慧黠。1852年,十七岁的叶赫那拉氏选秀入宫,赐号兰贵人,次年晋封懿嫔,因生下咸丰帝唯一的皇子载淳,册封懿贵妃。咸丰帝体弱多病,略通文墨、热衷权力的懿贵妃时常代笔批阅奏章。
1860年10月,英、法联军18000人长驱直入,攻入北京。咸丰帝携懿贵妃仓惶逃往避暑山庄。英法联军疯狂抢掠50天,将圆明园、清漪园、静明园、静宜园、畅春园珍宝抢劫一空,然后纵火付之一炬。清政府被迫签订《天津条约》《北京条约》等一系列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沙俄亦趁火打劫,先后胁迫清政府割让150多万平方公里的领土,比英、法、德、意、荷五个国家面积之和还大。
1861年8月22日,沉迷酒色、嗜食鸦片的咸丰帝在热河行宫驾崩。年仅六岁的载淳即位,尊皇后钮钴禄氏为慈安皇太后;尊懿贵妃为慈禧皇太后。慈禧合谋慈安太后和恭亲王奕䜣发动辛酉政变,顾命八大臣肃顺被斩首,怡亲王载垣、郑亲王端华赐令自尽,其他五人遭革职遣戍。两宫太后“垂帘听政”,将年号定为“同治”,表示临朝同治之意。
慈禧太后
1874年1月12日,刚刚亲政一年、年仅19岁的同治帝载淳因天花驾崩。慈安、慈禧在养心殿西暖阁召见奕䜣、奕譞、文祥、李鸿藻、翁同龢等王公大臣。
慈禧发问:“此后垂帘如何?”
议政王奕䜣回奏:“宗社为重,请择贤而立,然后垂帘。”
军机大臣、体仁阁大学士文祥谏言:“国家多难,宜立长君。”
慈禧当作没听见,当即训谕:“文宗(咸丰)无次子,今遭此变,若承嗣年长者,实不愿,须幼者乃可教育。现在一语即定,永无更移,我二人同心,汝等敬听。”
慈禧宣布懿旨,让醇亲王奕譞的儿子、也是她和咸丰帝的侄子、自己胞妹婉贞之子载湉继位。由于同治帝没有子嗣,按制应过继其晚辈“溥”字辈的人为嗣子继位,慈禧就会成为太皇太后,应由同治皇后阿鲁特氏垂帘听政,这就影响了慈禧独揽大权。这个违背祖制的决定使诸臣震惊,奕譞更是“惊遽敬唯,碰头痛哭,昏迷伏地,掖之不能起”。
慈禧遂派孚郡王奕譓及御前大臣,立即带暖舆前往醇亲王府迎接载湉。年仅3岁的载湉半夜被抱入皇宫时,哭着闹着:“我不想当皇上,我要吃奶,我想睡觉。”
初六日凌晨,载湉被拥入乾清门,至养心殿谒见两宫皇太后,以承继文宗皇帝(咸丰)为子的名义入承大统为嗣皇帝,年号光绪,慈安、慈禧又一次垂帘听政。
光绪七年(1881年)三月初十,慈安太后猝然病逝于钟粹宫。不久,慈禧太后发动甲申易枢朝局之变,罢免了集内政外交大权于一身的奕䜣议政王、军机大臣等职。从此,慈禧太后得以独掌大权,前后统治大清帝国近半个世纪。
两宫垂帘之初,慈禧名义上地位次于慈安皇后,尚能收敛,在议政王奕䜣等人的辅佐下,整饬吏治,重用汉臣,依靠曾国藩、左宗棠、李鸿章等汉族官员及团练武装,先后镇压了太平天国、捻军等起义,收回了新疆,使清王朝获得暂时稳定。支持洋务派开展洋务运动,使近代工商业获得初步发展,客观上对中国的近代化起到了积极作用,一时被诩为“同治中兴”。慈禧太后也有些洋洋自得,独断专行更加肆无忌惮。
慈禧太后和瑾妃(左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