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开胜谈到,军队文艺工作不仅是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铸魂育人、强军兴军的重要力量。在推动文艺创新方面,要敢于突破传统束缚和思维定势,勇于尝试新的艺术形式和表现手法,关注时代变迁和社会进步对文艺创作的影响和要求,积极探索符合时代特点和广大人民需求的文艺创作之路。同时注重挖掘和传承中华优秀文化传统和红色基因,让文艺作品在传承中创新、在创新中发展。
孟庆星谈到,对于书法创作,守正首先要敬畏书法经典,守住书法的正脉、主脉,增加书法创作中的人文含量和浓度。根植经典、重新体认经典、倡导艺文兼备的理念和风气成为守住书法正脉的重要路径,使得当代书法具有鲜明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应继续思考如何活化传统书法资源,焕发新的时代光芒,在满足书法家进一步深入经典、利用经典进行高质量创作的同时,满足老百姓对传统书法和精神生活不断提升的需求。
改进工作机制
强化组织引导的服务职能
《决定》的主旨是“全面深化改革”,要求“坚持以制度建设为主线”,“更加注重系统集成,更加注重突出重点,更加注重改革实效”。大家在交流中体悟到,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要着力“改进文艺创作生产服务、引导、组织工作机制”,引导创作生产出同新时代相匹配、人民喜闻乐见的优秀作品,努力推动书法事业实现新的发展。
叶培贵谈到,书协作为党领导的人民团体,应该辩证理解两个优势,并在三个“更加”原则的指引下,进一步切实改进工作机制,以进一步发挥组织优势为抓手推动专业优势的实现。具体而言是通过“服务”“引导”“组织”三环节的机制优化,在“出成果”和“出人才”的结合以及“抓作品”和“抓环境”的贯通上实现系统化发展。书法工作者应该俯下身子研究现状,走出书斋体验时代,放眼未来谋划发展,使当代书法事业真正与时代同频共振,在中国式现代化征程上焕发笔墨的荣光。
顾亚龙谈到,在书法事业发展中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要在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同时,充分发挥高等教育及社会各级教育培训机构的优势,培养书法人才。要将书法艺术与现代教育相结合,让更多年轻人接受和喜爱书法,为书法事业发展奠定坚实基础。在组织和引导方面,加大书法人才队伍建设,全面提高书家艺术创作水平和文化素养。通过不同层级和不同类型的书法展览活动,搭建展示平台,推出人才。举办学术论坛等活动,让不同领域的专家学者参与其中,提高跨学科交叉融合,以推动书法艺术向纵深发展。
鄢福初谈到,各级书协要认真组织各种实践活动,带领书家到基层积累素材,到一线增进感悟,在新时代新征程中绽放“墨花”、掀起“墨浪”。要健全书法创作组织机制,组织好主题型创作,从“思想深度”和“技法高度”等多个维度打磨一批留得下、立得住的代表性作品,培育好创作型人才,策划好学术型活动,引入良性批评机制、科学评价机制和综合推广机制,努力实现书法精品的专业价值、学术价值、社会价值、经济价值有机统一。
张瑞田谈到,《决定》提出着力推进文化事业与文化产业共同繁荣,是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建设文化强国、实现国家稳定发展的重要基础。笔墨当随时代,书法工作者要认识到书法艺术在中国文化中的独特价值,同时直面现实,用饱含真情的笔创造出内容丰富、形式感人的多彩的中国故事、中国形象、中国旋律,让书法艺术在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发展繁荣过程中有所作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