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是潘鲁生在中国文联第十一届主席团第五次会议上的发言,全文如下:
今年七月,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胜利召开,会议围绕“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做出战略部署。在全会提出的七大“聚焦”重点任务中,“聚焦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聚焦提高人民生活品质,聚焦建设美丽中国”都与文化建设、文艺发展、民间文艺繁荣密切相关。由此,不仅将“文化强国”提升到全面建设发展的核心位置,而且从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相协调、城镇与乡村融合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不断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全局性的发展体系,对文化文艺做出了方向指引,提供了全面支持,积聚成强大动力。
就民间文艺而言,它来自火热的生产生活,传递着人民的深情厚意,饱含我们这个民族世世代代生活的智慧。在工业化、现代化的转型阶段,传统的民间文艺曾受到不小的冲击,甚至是如何传承和延续都成为迫切的问题。正是党的十八大以来,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发表十年来,我们前所未有地突破了传统民间文艺传承与创新的困局,融入了伟大的时代变革。在习近平文化思想引领下,文艺扎根生活,生活哺育文艺,乡村振兴发展守住了民间文艺的家园,文化强国建设唤回了民间文艺的底气,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把论文写在田野大地”的嘱托坚定了民间文艺的研究路线,“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方法论指引民间文艺在传承中创新和发展,“坚持人民至上,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指导民间文艺用文化的创造力回馈新生活,赋能新发展。可以说,新时代,民间文艺事业从非物质文化遗产抢救保护到传承传播、从研究整理到创造性转化、从守护培育到创新性发展,实现了根本性的提升。
新时代的发展经验和伟大成果证明,我们不仅要深入全面地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研究,进行抢救,实施保护,还要激发更深沉的文化的力量,要着力建设城乡文化的生态,进一步从美好生活的追求以及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念出发,去发展民间文艺,做到以民间文艺之美回馈人民的生活。因此,在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指引下,围绕中国式现代化发展的主题,聚焦深化改革的目标,我们切实把握和发挥民间文艺在文化强国建设、文化体制改革、城乡融合发展以及人民群众美好生活发展、美丽中国建设等方面的意义和价值,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推进:
一是盛世修文,持续推进“中国民间文学大系出版工程”和“中国民间工艺传承传播工程”两大工程,留存代代共享的民间文学宝库,填补民间工艺集成的空白,为人民的文艺创造立言存志。我们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在民间文艺抢救保护的基础上,进一步开展传承与传播。加大民间文学大系编纂力度,提质增效,致力使专业的文献成果全面进入公众的文化视野,融入信息化的传播语境;使民间工艺文化的传承传播赋能产业发展,服务乡村振兴;使民间文学、民间戏曲、民间舞蹈、民间工艺、民俗文化等非物质文化遗产几十年来的抢救保护成果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体系,在教育传承、文化传播、国际交流中激发生命活力,参与构建全社会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共识与热情,凝聚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强大精神力量。
二是改革创新,深入培育和激发民间文艺“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动力活力。民间文艺过去面临濒临灭绝,如今成了热门的文创产业,成为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国风国潮;民间工艺过去不登大雅之堂,如今在国家主场外交成为了展示的内容;传统节日一度被冷落,如今成为最火爆的文旅项目,其中口头文学、民间歌舞、民俗活动等非物质文化遗产,发挥文化赋能作用,推动了内容产业发展;民间文化、民间工艺培育的文创、汉服等国潮文化盛行,也是年轻人对中华民族文化身份的一种认同,这是新时代文化自信的成果。我们要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和发展,在理论学术建设方面坚持创新性发展,在实践中赋予民间文艺以现代品质,为当代文艺继续提供深厚滋养;要积极发挥民间文学的内容价值,通过微电影、短视频、手机游戏、文创设计等新的内容体验和互动形式,使民间文艺作为表达新时代、讲述新生活的重要载体,发挥内容辐射价值。我们要实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活化发展,大力推动民间工艺融入当代设计,成为中国时尚潮牌、生活潮流的文化表达,使具有标识意义的民间工艺资源带动一方产业,形成品牌的跨界联合,成为名副其实的“文化IP”,发挥文化赋能作用。要持续推动民间文艺研究从田野走向更广阔的生活,在致力构建中国民间文艺的学术体系、学科体系、话语体系的同时,在火热的生产生活实践中实现“创造性转化”,在生活的土壤中扎根生长开花结果,实现“创新性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