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
山东内容 国际表达
齐鲁大地 :
当前位置:山东频道首页 > 国学文化 > 文化资讯 > 正文

潘鲁生丨凝聚新时代民间文艺事业繁荣发展的丰沛活力——写在文艺工作座谈会召开十周年之际

潘鲁生丨凝聚新时代民间文艺事业繁荣发展的丰沛活力——写在文艺工作座谈会召开十周年之际
2024-10-17 11:39:34 来源:中华网山东频道

与此同时,作为国家社科基金重大委托项目、国家“十三五”重点出版规划“重大出版工程”及《“十四五”文化发展规划》组成部分,“中国民间工艺传承传播工程”全面推进。编纂出版《中国民间工艺集成》,将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的“实施中华文化传承工程”、国家“十三五”时期规划中提出的“振兴传统工艺、发展民族民间文化”的发展战略以及《中国传统工艺振兴计划》,以“艺集百家、服务民生”的理念与“工精匠勤”的艺匠精神展开编纂出版,由图、史、人、物互证,铺陈民间工艺发展脉络,对长期处于自发和散佚状态的民间工艺进行系统辑录,旨在为劳动者立传,为生活存录,为匠心文脉的创造者立档存志,讲好中国故事、弘扬中国智慧、传播中国精神,填补我国民族民间工艺志书的空白。目前,已有30个省、市、自治区民协(含澳门)受中国民协委托参与编纂。截至2024年8月,《山东卷》《江苏卷》已完成出版,《广东卷》等十卷即将附梓。盛世修志,“中国民间文学大系出版工程”与“中国民间工艺传承传播工程”两大“工程”从文化传承发展、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意义上践行使命,以期使充满创造力的民间文艺成为振兴发展的有生力量。

学术立会:研究中国的民间文艺

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提出的“第二个问题”和“第四个问题”深刻关乎文艺精品和中国精神,明确提出“创作无愧于时代的优秀作品”及“中国精神是社会主义文艺的灵魂”,强调“优秀文艺作品反映着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文化创造能力和水平”,提出“文艺在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方面具有独特作用”,由此深入剖析了优秀文艺作品的必备内涵和创作路径,对文艺生态的构成做出全面阐释。可以说,民间文艺在最广泛的意义上反映社会普遍的文化创造力和水平,创作文艺精品,彰显中国精神,既需要长时间不断地积淀、培育和发展,也离不开自主、自觉的研究和阐释。以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为指导,中国民协坚持学术立会传统,着眼民间文艺的传承与发展现实,致力构建中国民间文艺的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全面推进学术平台建设,深化理论批评与文化实践,以期使学术研究成为创作繁荣、价值明确的有力支持。

图片

今年6月,由中国文联、中国民间文学大系出版工程领导小组、中国民协主办的新时代民间文艺传承发展研讨会在中国文艺家之家举办。邓立峰 摄

十年来,在习近平总书记文艺工作座谈会上重要讲话的指引下,中国民协团结带领广大民间文艺专家持续构建中国民间文艺的学术体系、学科体系、话语体系,取得了扎实成果。在学术体系上,扎根生活,进一步完善田野作业等实践方法。目前,田野普查的方法已广泛应用于民间文学、民间表演艺术、手工技艺、民间美术、民间游艺、民俗文化、民间营造、传统村落等领域,近年来进一步总结出版《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七十学术史》《中芬三江民间文学联合考察文献汇编》等,广大民间文艺的专家学者出版发表了一系列研究成果,产生积极影响。在学科体系上,进一步服务加强“民间文学”“民间文艺学”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学”学科建设。应该说,“非物质文化遗产”和“民间文艺”,都具有民族文化“源”与“流”的内涵,均与培育民族文化创造力密切相关,并具有较强的实践性,从本土、本民族的历史、生活和民间文艺出发,研究把握本质和规律,以相应的概念、范畴、命题等加以阐释,形成系统的理论,将成为中华民族文化体系的组成部分。在话语体系上,进一步凝练和表达中国民间文艺的艺术语言、生活构成和美学精神。民间文艺具有艺术与生活的双重属性,包含历史和当下的贯通特点,反映民族集体的、共同的创造和记忆。新时代,“中国民间文化探源工程”探寻历史原点,回溯文脉历程,认识文化生态,取得了积极成果。由此,从艺术与生活、传统与当代、创造与凝聚等方面,研究阐释、表达和构建中国民间文艺的话语体系。

关键词:潘鲁生

为您推荐

下载中华网山东APP

联系方式

中华网新媒体 山东频道
互动/投稿邮箱:
shandong@zhixun.china.com
山东频道商务合作热线:0531—866666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