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世纪之初,值初创之际,中国美术学院即秉承蔡元培先生的美育思想,以艺术涵养国民心性,以艺术教育推动民众教养,“以爱美的心,真正地完成人们的生活”;一个世纪过去了,在文创产业与创意经济大发展的全球语境中,艺术更成为民族自主创新能力的源泉与发动机。由是,艺术学院之使命即成为催生创意人才的实验室,文化创造与社会更新的人才库和思想库。而艺术学院之教育就是要从艺术的创造性实践中汲取教育的实验性方法,以实验的艺术推进教学改革,以实验的艺术教育推动社会更新,通过艺术这一身心交感的智性模式,重建我们时代日渐式微的感受力。
学院不只是现实的机构,学院还是一个进行中的方案,一种创造未来的承诺。从“教”的方面说,艺术学院奉行之教育,在于引导心灵转向,培养共同关切,点拨经验,更新知见,涵养胸襟,锻造品格;学院教育之宗旨,是引导学生在怀疑和自省中发现自身,确立心灵内在的战场与殿堂。因为内心有战场,所以有批判,有反思;由于心中有殿堂,所以有敬畏、有冀望。批判、反思、敬畏、冀望,使我们在纠结与反复中不断前行。
从“学”的角度来说,“学”字之本义为觉悟,以觉来悟所未知。“学”字有自觉与觉人两种意义。读书、行事以求觉悟者,皆谓之学。《礼记·学记》有言:“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在这里,教学相长并不单指师徒之间的和合关系,而是指思想、行动的两种状态。师徒之“徒”字,不只是说“弟子”,而首先是指“同行者”。在同行者的意义上,教学之道,就是自觉与觉人。
在学院之中,艺术是“教”与“学”这两种心灵状态共同演化出的一条道路。这条道路引导我们持续地批判与实验,在不断批判中更新我们和世界的关系,在反复实验中开启我们的心灵空间和社会想象,用我们的感受力对现实做出新的解释,用我们的想象力向社会和时代提案。
一位优秀的艺术家身上要具备三种能力——感受力、批判力和创造力。于是,对感受力的蒙养、批判力的激发和创造力的开启,就成为艺术教育的根本目的。要培养这三种能力,教育的途径首先不在于“求解”,而在于“求惑”。迷茫因反思而生,反思则是艺术中最为本质的精神,艺术就是要不断地让我们脚下坚硬的土地变得松动,只有松动的土壤才能蒙养富有想象力的心灵。正如怀特海(Alfred North Whitehead)说:“想象力,是大学存在的根本理由。”而艺术,归根结底,就是用想象力去生活,去创造。
艺术家,以及学院中教授的艺术,不是一种特定的职业,而是一种“志业”。在《无条件的大学》中,哲学家德里达(Jacques Derrida)指出:拉丁文中,“professio”(职业)一词同时是“志业”,它还表示“信仰义务”,指向“责任”“诺言”与“誓言”。
对艺术家来说,这个责任或者誓言,就是去创造。而事实上,只有生活本身可以教会你如何创造。这就需要我们不断返回那个“形式所无法触及的、脆弱而骚动的中心”,去重建我们的感受力,重新发明我们的语言。这个“中心”,安托南·阿尔托(Antonin Artaud)说,是生活。每一位以艺术为志业的学子,都要能学会调动自身的想象力和思想能量,刺破艺术的学科化幻觉,回返我们所身处其间的日常生活场域;用心灵感知社会,用情意连接他人,同时,通过生活磨炼我们的感受力,通过他者来强化自我的批判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