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
山东内容 国际表达
齐鲁大地 :
当前位置:山东频道首页 > 国学文化 > 文化资讯 > 正文

黄宗贤:抒写新时代美术篇章

黄宗贤:抒写新时代美术篇章
2024-11-19 15:04:55 来源:中华网山东频道

2014年10月1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主持召开文艺工作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指出,广大文艺工作者要高度认识文艺的地位和作用,认识自己所担负的历史使命和责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努力创作更多无愧于时代的优秀作品,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鼓舞全国各族人民朝气蓬勃迈向未来。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引领了新时代以来整个中国文艺发展。就美术界来看,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极大推进了中国美术事业和美术教育事业的发展,突出地体现在美术创作实践出现新面貌,美术的理论与话语体系建设获得新发展,美术的学科体系建设和美术教育事业取得新的成就。

一、坚持价值引领,开创美术创作新局面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推动文艺繁荣发展,最根本的是要创作生产出无愧于我们这个伟大民族、伟大时代的优秀作品。文艺工作者应该牢记,创作是自己的中心任务,作品是自己的立身之本,要静下心来、精益求精搞创作,把最好的精神食粮奉献给人民。”反映人民心声,坚持为人民服务,为人民奉献精神食粮、满足人民精神文化需求,这对于包括美术在内的中国文艺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性意义。

(一)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得以有效落实

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是对在延安形成的革命文艺观的继承和弘扬,是艺术服务大众的当代表达,也是对革命艺术和社会主义先进艺术本质特征的高度凝练与准确表述。新时代以来,特别是文艺工作座谈会召开以来,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在中国美术界得到深入贯彻,成为主流艺术创作的导向。

各级美术家协会、广大美术工作者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深入生活,关注现实,用心感受时代变化,潜心研究艺术规律,努力用真情实感和创造性的艺术语言为人民发声、为人民抒情、为人民抒怀。中国美术家协会持续举办“深入生活、扎根人民主题实践活动作品展”,开展“中国精神·中国梦——美丽乡村行”写生活动,并举办作品汇报展等。在这些活动中,美术家通过深入生活,对社会发展变化、新时代新气象有了更多的了解和认识,获得更多创作的素材和灵感,激发出艺术创作的激情。这些活动也促进了基层美术的发展,激发了地方美术的活力,丰富了人民群众的精神生活,使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贯穿于美术创作实践和美术活动之中,让“以人民为中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艺的本质特征得到更好的彰显。

“深入生活、扎根人民”是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的重要途径和举措。多年来,中国美术家协会按照中宣部等五部委联合下发的“深入生活、扎根人民”主题实践活动的总体要求,引导广大美术家走向基层,深入生活,先后多次组织全国艺术家到革命老区、边远地区,展开采风写生活动。艺术家用作品抒发他们深入生活、扎根人民的心灵体验与感受,表现出新时代社会发展的新面貌和人民生活的新变化,也体现出艺术家热情而严谨的艺术态度和应有的社会责任感。

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不仅是美术创作的重要价值导向,而且引领了中国当代艺术的转向与发展。这些年来,美术创作不再局限于“架上艺术”,还抒写在祖国大地上。艺术不断介入乡建、介入社区,担负起为乡村振兴赋能、美化乡村、推动乡村、社区美育的重要使命。可以说,艺术乡建、社区美育成为中国当代艺术最为凸显的特征。艺术的社会“介入”关系到人与生活世界的关系重构以及人自身的重构。艺术对乡村与社区自然生态、文化生态、社会生态、心灵生态和产业生态及相互关系的重构,使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不仅仅是绘画创作的价值导向,而且引领中国当代艺术的空间转换与功能转换。将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书写在祖国城乡广袤空间和社会场域中的视觉诗篇之中。

(二)唱响主旋律,主题性美术创作活动呈活跃局面

在中国现当代美术史上,重大题材美术创作占据了相当大的份额,出现了若干次重大题材美术创作热潮。中国美术界紧紧围绕党和国家工作大局,在重要时间节点推出重要的主题性美术展览,如“真理的力量——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主题展览”“新时代新征程——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暨中国共产党成立97周年”美术作品展览、“纪念周恩来诞辰120周年中国画作品展”“不忘初心·继续前进——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型美术创作工程展览”,还有诸如“中华家园”工程、“青山绿水”工程等其他重大美术创作工程,都推出了一大批精品力作。

这些创作工程和展览,形象地展现出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之脉、理论与思想之源,反映了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新时代以来所发生的翻天覆地的历史巨变,蕴含了讴歌祖国、讴歌党、讴歌人民、讴歌英雄的深情厚意。这使美术创作在凝聚民心、塑造国家形象方面发挥了更大的作用。

(三)聚焦全国美展,抒写时代视觉诗篇

中国美术界举办的第十三届和第十四届全国美术作品展览,集中呈现了新时代美术创作的新景观与新品质。两届全国美术作品展览在倡导推进主题性美术创作的语境下,无论是国画、油画、雕塑还是其他艺术门类,艺术视野都更加宏阔,创作题材更丰富,题材涉及历史、现实与未来,涵括了中国社会生活各领域、各阶层和祖国建设的各条战线。在多维的题材中,现实生活、民众的情感、新时代的新气象新面貌,铺垫了主流美术创作的底色。有城市化进程中追逐梦想的农民工,少数民族欢庆丰收的喜悦氛围,青山绿水的美丽景象,建设中的大厦和繁忙的工地;有革命年代激荡的风云,有万里之遥维和的身躯;有外在世界的影像,也有心灵世界的折光;有往昔的追忆、今日的凝望和未来的畅想。而真实立足于大地上的人们,始终是作品中生动的主角。他们在这片古老而充满生机的土地上生息、劳作与奋斗,他们淳朴善良,他们忠诚勇敢,他们怀揣梦想而又勤恳踏实,他们坚定沉着而又乐观自信地创造伟业。在画家的笔下,他们共同凝铸成为中华民族伟大的精神肖像。题材的多维性、丰富性、鲜活性超过了以往,这种多样的题材共织了充满时代感的主旋律,是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在艺术家们的作品中生动直观的体现。

美术创作的时代新景象既指向内容,也指向形式,美术创作的媒介转向与融合成为凸显的特征。影像、装置、新媒介等艺术已经成为当代艺术的主要形态。在主题性美术创作中,更注意发挥创作主体的历史与文化想象,在历史与现实的观照中,储藏了创作主体的独特感受,因而拓展了传情的深度。特别值得强调的是,艺术家基于时代感受,致力于中国式艺术语言的探索与建构,努力建构中国式的艺术表达体系。在探索艺术的媒介材质、语言之美的同时,强化中国美术的文化身份意识,努力追求本土性的当代表达,体现了书写性、抒情性、意象性,具有鲜明中国特色的艺术风尚与气派。

二、遵循“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推进美术理论创新

美术创作的活跃,美术事业的繁荣和美术教育的发展,艺术学科建设的推进,都离不开美术研究和理论创新的助力。优秀的理论研究成果对于美术创作实践具有指导作用,产生重要的影响,美术理论研究的深化不仅与美术创作紧密相关,而且其本身的探讨和建构也推动着学术的深入展开和稳步发展。中国美术的理论研究与话语体系建构有了新推进和发展。

(一)立足于中国现实,探索美术理论话语体系的建构

近年来,中国美术主体话语的建构是主要的学术话题。在全球化语境中,如何确立中国当代艺术的文化身份,如何建构当代中国美术的理论、美术评论的话语体系,如何阐释在全球化语境中的“中国性”等问题,成为诸多学术研讨会和学术文章讨论的热点问题。如第十三届全国美术作品展览举办前夕,中国美术家协会召开的第十三届全国美展艺委会、华北片区调研工作会,着重提出尊重传统又开放包容的理念,特别围绕“中国画等传统画种如何取得突破”“实验艺术如何既具有当代性,又体现中国精神、中国风格和中国气派”等问题进行了深入的讨论。而在上海举办的“观念的中国性:美术理论上海高峰论坛”,则主要围绕“有没有必要讨论中国性”“中国艺术的观念性如何呈现”以及“中国性与全球语境中的地域性”等议题展开研讨,深入讨论了在全球化语境中“中国性”如何在艺术理论中预设和表达的方法和路径。在2018年中国美术家协会理论委员会年会上,与会委员以“为中国美术立言”为宗旨,分别就“理论与实践”“视觉与文化”“传承与开拓”等议题展开了充分的讨论,积极为建构当代中国美术的理论体系和话语体系建言献策,提出要保持引进与寻根之间的张力,努力传承和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实现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在2023年成都举办的中国美术高峰论坛上,中国美术如何面对新时代,如何推进新时代中国美术的发展成为讨论的重要话题。

随着讨论的深入,“意派论”“意象论”“传统即当代”“中国经验”“本土精神”等具有中国特色的理论、概念和评论话语充斥了中国当代美术理论和艺术评论界。这表明,当代美术理论界的自我身份建构意识的自觉,创构自主的当代美术理论与评论的话语体系已经形成共识。

(二)美术批评与创作实践的互动互构关系得到强化

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中提出的文艺批评的“历史的、人民的、艺术的、美学的”标准,是中国当代艺术评论的根本尺度。近年来,包括美术理论家在内的艺术理论家们在习近平文化思想的引领下,关注当代美术创作,走进艺术现场,直面艺术创作展开评论。让评论有针对性、话语有现场感、理论有回应性,已经成为当今美术界的自觉行为。从第十三届全国美术作品展览到今年第十四届,无论是分展览,还是进京展,举办学术研讨会对艺术创作展开讨论已成为常态。这种方式至少对改变评论与创作分离、艺术家与评论家各自言说的现象发挥了重要作用。

在丰富的理论研究与评论实践中,主题性美术创作是热点话题。近年来,主题性美术创作是弘扬主旋律、传播时代精神的主流,也是诞生优秀创作的重要途径。因此,关于主题性创作的相关讨论与评论也不断深化。主要集中讨论主题性美术创作与中国现当代美术史的建构、主题性创作中的“人民性”、主题性美术创作的叙事方式等问题,这些研讨与评论不断为主题性创作提供理论支撑,助力主流艺术创作的繁荣。

(三)形成美术理论研究与批评实践的多元视向

随着美术学科自身的不断发展和创作媒介、空间的开放,超越传统范畴的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被吸纳进美术理论与批评话语中。一些新兴的艺术门类或艺术方式备受关注,如新媒介艺术、艺术人类学、艺术传播学、艺术乡建等问题成为艺术研究的热点。在研究方法上,更是体现了“古为今用,洋为中用”的原则。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如何加强中国传统美术理论资源的当代转换与阐释,如何使富有特色的传统理论话语在面对媒介、语言、形态、空间、功能等方面都发生转向的当代美术依然具有解读的能力和阐释的空间,成为美术理论界探讨研究的重要话题。传统美术理论界和品评理论话语的当代转换,既是一种传承,更是一种创新与重构。近些年来,美术理论和批评界在这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取得了一些成效,仍任重道远。在美术理论体系的建构中,必须坚持“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才能将传统理论资源实现当代转换,也才能强化中国美术理论建设的文化身份和自主特色。

近年来,美术研究的方法与路径深受其他人文学科影响,体现出“跨学科”“跨专业”“多视野”的艺术观照方式。同时,其他人文学科的研究也对艺术图像解读充满了热情,艺术图像成为人文学科研究的热土。艺术本体研究与语境研究、意义阐释、价值追问,交汇融合。多视向、多维度、多方法的理论研究与批判实践,促成了各领域学者、艺术家和理论家之间的跨文化、跨专业的对话。

三、引领学科建设,重构艺术学科体系

艺术学科建设是推动艺术发展和艺术繁荣机制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和重要条件保障。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人民大学考察调研时指出,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归根结底是建构中国自主的知识体系,就是建构具有中国特色的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这一目标和要求是文化自信和自强的必然选择,也体现了中国学术创新的担当精神。中国高等艺术教育的结构和学科建设取得了巨大的变化和瞩目的成就,是新时代以来文艺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创新性探索,完善学科专业结构

近年来,中国艺术学学科在专业建设方面体现了一种与时俱进的精神。继2011年艺术学成为独立的学科门类后,2022年又进行了学科目录的调整。艺术类学科学术博士研究生和专业博士研究生,开启了分类培养和分类评价的新里程。艺术实践类研究生与从事史论评研究生的分类培养,体现了尊重艺术规律与特点的精神,有利于培养更多的具有创作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艺术人才,也必然会促进艺术研究人才培养向深度和高度推进。新的学科专业目录的调整,从表面上看,仅仅是学科类别划分的调整,实质折射出对马克思主义关于艺术生产论述认识的深化。艺术学科与其他学科相比最凸显的特点就是精神观念的生产和形式生产总是相辅相成、缺一不可的。艺术只有通过形式生产,即通过艺术实践,将创作主体内在的精神观念、思想情感转换为能诉诸感官的形式,才能称其为艺术,或者说艺术生产的过程才得以完成。因而,创造意识和创作能力的培养,必然是高层次艺术人才培养体系中不应缺失的。近年来,学科的形态更加完整,理论与实践的关系进一步完善,实践与理论双重并举的学科建设的成效与经验,是值得总结和珍惜的。

学术性与实践性研究生培养的分类,必然会对提升艺术创作队伍的素质和能力发挥重要作用,这也是我国艺术学科体系所做的有益探索。百年来,中国的高等艺术教育为中国艺术的现代转型和发展源源不断地输送着理论人才、创作人才,为现当代艺术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人才保障。新时代的学科调整,必然会为培养更多高质量高水平的艺术创作人才、促进艺术的高质量发展发挥重要的作用。

近年来,在艺术学学科大框架下,新增设了一些体现时代感和社会文化发展需求的专业,如新媒体艺术、实验艺术、艺术管理以及非遗、艺术文物保护等新专业。特别是学科与专业设置层面,将书法与美术并列,突显中国艺术自身的传统与特点,将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强文化自信具体地体现在学科与专业建设中,从宏观结构上为建构中国艺术的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奠定了基础。

(二)美术学学科与专业生态得到更好的平衡

近年来,我国的美术学学科与专业结构关系进一步平衡和完善,形成了多元互补、共存互动的结构关系。独立的专业美术学院、师范院校的美术专业、综合大学的美术学科,以及一些民办院校所设置的美术专业,形成了一种共存、共进、相辅相成的结构关系,改变了过去很长一段时间结构关系比较单一的格局,而且不同类型美术类专业都力求创新,走特色化发展之路,从而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学科与专业及艺术人才的培养体系。这显示出中国高等美术教育和人才培养体系已在文化自信与自强精神的激励下,创构富有特色的中国自主的艺术学科和艺术教育的全新体系。

在美术学科、专业与层次体现出丰富性、多样性的同时,美术学与专业的空间结构也更加平衡与完善。以往东西部差距较大,美术学科与专业分布不平衡的现象,得到了很大的改变。近年来,西部多所美术院校获得了艺术类博士研究生培养授权点,或新增了艺术类博士点、硕士点,为我国西部高层次高质量艺术人才的培养搭建了更好更高的平台。同时,在艺术创作和艺术研究等方面,西部美术院校和专业也体现出强劲势头,如今年,地处西部的四川美术学院在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项目立项数和第十四届全国美术作品展览的入选数等方面,不仅在西部地区遥遥领先,而且在全国的艺术院校中也名列前茅。可以说,进入新时代以来,我国美术学科的东、西部,不再是一种简单的追赶关系和主次关系。西部美术学科与专业建设取得的新成绩,艺术创作和艺术研究能力的提升,与东部美术院校一起,为中国美术学科和整个中国美术事业的发展,形成了“双轮驱动”的动力。

(三)美术院校为推进美育有了更多的担当

2018年8月3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给中央美术学院8位老教授的回信中,再次强调“美术教育是美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塑造美好心灵具有重要作用。你们提出加强美育工作,很有必要。做好美育工作,要坚持立德树人,扎根时代生活,遵循美育特点,弘扬中华美育精神,让祖国青年一代身心都健康成长”。习近平总书记将“立德树人”视为美育最重要的价值追求,这是对中国传统美育思想的传承、弘扬与提升,是对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的中国式表达。这对推动美育发展具有重要的价值引领作用与意义。

近年来,我国的美育迎来了最好的时期。学校美育的开展与推进,得到相关政策的支持与保障。无论基础教育还是高等教育(包括研究生教育),都以不同的形式和方式开展美育。高校艺术专业在推进学校美育方面,有不可推卸的使命担当和责任。艺术专业不仅在美育课程的实施方面成为主要力量,在校园文化建设和美育氛围的营造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而且将思政和立德树人的价值取向融入审美性、生动性的美育之中,寓教于美蔚然成风,真正体现以美化人、以美育人的价值追求。

与此同时,高校美术专业积极介入社区、乡村,以艺术的力量进行审美氛围的营造,提升生活、工作环境、城乡规划建设的审美品位。以实际行动践履2021年习近平总书记在清华大学考察时关于“要发挥美术在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把更多美术元素、艺术元素应用到城乡规划建设中,增强城乡审美韵味、文化品位,把美术成果更好服务于人民群众的高品质生活需求”的讲话精神。

学校美育与社会美育的互动并进,成为新时代美育的壮丽景观。立德树人价值目标和传承中华传统美育思想得到了进一步的落实,也极大地满足了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追求的愿望。

综上所述,我们从不同维度看到,自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发表以来,中国美术界无论在创作实践、理论创新与建构还是美术教育体系创新等方面都取得了显著成效。

文/黄宗贤四川大学艺术学院二级教授、四川大学艺术研究院院长,四川美术学院艺术人文学院学术院长,中国美术家协会理论委员会副主任,四川美术家协会副主席本文刊于《艺术教育》2024年11月刊,来源:艺术教育杂志)

(责任编辑:徐智勇)
关键词:黄宗贤

为您推荐

下载中华网山东APP

联系方式

中华网新媒体 山东频道
互动/投稿邮箱:
shandong@zhixun.china.com
山东频道商务合作热线:0531—866666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