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
山东内容 国际表达
齐鲁大地 :
当前位置:山东频道首页 > 国学文化 > 文化资讯 > 正文

潘鲁生丨民艺博物馆的研究路径与教育使命

潘鲁生丨民艺博物馆的研究路径与教育使命
2024-11-29 11:47:51 来源:中华网山东频道

【摘要】中国民艺既以“物”的体系留存,也由“技艺”“工艺”等非物质的经验系统传承和延续,并最终扎根于百姓日用生活。民艺博物馆的学术使命在于从民艺之“物”深入到“造物”的经验,并最终使之在当下和未来的生活中扎根生长、绵延发展。从美育意义上看,民艺具有其本质和其他不可或缺的价值,民艺中包含的自然之美、实用之美、健康之美有助于理解生命生活的本质,由此,民艺博物馆具有社会美育的重要作用。当前,技术系统为博物馆展示传播提供了新的空间和维度,并将博物馆资源的转化利用提上新的议程,依托民艺博物馆资源构建中华艺术相关语料库,推进民艺传播与文化赋能,增强民艺展陈叙事及文化传播的体验性、交互性,将发挥现实而长远的作用。

【关键词】民艺;博物馆;学术;美育;AI

近年来,“博物馆热”持续升温,从线上云游到线下观展,“去博物馆打卡”成为一种文化生活方式。一个主要原因在于,公众的文化自信不断增强,对传统文化的关注度进一步提升,高品质的精神生活成为普遍追求。博物馆不只是文物收藏与展陈的场所,也是一个非物质的文化与精神空间,连接过去与未来,从中可以认识历史、感受艺术、体验科技,实现沉浸式的体验。近几十年来,博物馆功能与公众需求相适应,其定义被不断调整,主要经历了从“以物件为中心”到“以教育为中心”,直至“以观众为中心”的转变,涉及“精英模式”“福祉模式”和“社会正义模式”。其中,“精英模式”主要在于保存和展示藏品,同时开展相关研究;“福祉模式”增加了教育、营销和其他外延功能;“社会正义模式”将博物馆视为社会的组成部分,与所有社会机构一样根植于社会并发挥作用。2022年,国际博物馆协会(ICOM)进一步对博物馆的功能、作用做出总结,将博物馆定义为“成为社会服务的非营利性常设机构,研究、收藏、保护、阐释和展示物质与非物质遗产,并向公众开放,具有可及性和包容性,促进多样性和可持续性,在社区的参与下,以专业、道德的方式进行运营和交流,为教育、欣赏、反思和知识共享提供多种体验”,形成新的发展导向。2024年的“5.18国际博物馆日”主题为“博物馆致力于教育和研究”,突出博物馆在学术研究和教育发展方面的作用。就民艺博物馆的建设而言,在学术研究与教育功能上富于自身特色和价值。

图片

▲图1 座落在山东工艺美术学院的"民艺博物馆"

(民艺博物馆提供)

图片

▲图2 座落在山东工艺美术学院的"民艺博物馆"

(民艺博物馆提供)

图片

▲图3 潘鲁生民艺博物馆馆内

(民艺博物馆提供)

一、民艺博物馆的学术使命:重建民艺生活

博物馆普遍意义上的研究对象,主要涉及对馆藏之“物”“博物馆”与“社会”的关系以及对博物馆内部事务的研究。其中,对“物”的研究,关注历史学、考古学等学科视野中藏品和文化遗产的形制、风格、意义等,涉及相关科学、艺术和历史价值的研究,以及藏品本身的流传经过、科学保护、藏品自有延伸领域的构成等。在发展过程中,对博物馆的研究逐渐从“物”向“人”拓展,从藏品保护向观众交流延伸,关注博物馆与“社会”的关系,进一步从社会学、民族学、人类学等视野对“博物馆”的定义、性质、定位、功能、社会关系等做出研究。此外,关于博物馆内部事务,相关研究主要从博物馆藏品的保护与展览、博物馆资源的传播与利用等方面展开,为博物馆的运作和发展服务。

民艺博物馆收藏展陈的民艺之“物”来自百姓生活,婚丧嫁娶、锅碗瓢盆、针头线脑,汇集的是寻常日子里的生活流,往往也就是芸芸众生的生活本身,民艺正因此体现了民族的生活史,从中可见民众的心灵与人生的存在。民艺博物馆的学术使命因而不只在于“物”的分类与体系梳理、风格与功能辨析、艺术审美与社会文化内涵研究、工艺技法与材质生态分析等,也不只关注民艺之“理”的研究,包括民艺载体中的人情事理、习俗心理、工艺原理等,更在于由“物”及“心”,从传统到当下,由民艺的物件、影像到民艺的生活,实现一种延续和传承、一种文化和审美的自觉、一种对美的理解和延展以及对生活的热爱和创造。换言之,民艺博物馆不只是要展示岁月尘封中的民艺之“物”,更要唤起一个民族亘古不息的生活热情和审美追求,使之作为一个可认知、可学习的知识谱系,一种可感知、可运用的设计理念,使得一种潜移默化的文化凝聚力和创造力得到发展。从这个意义上看,民艺博物馆的学术研究既是理论的,也是实践的;是诉诸学理、包含思辨的,也是指向生活、用于生活的。正如日本民艺博物馆的创办定位,即传播被称为“民艺”的新的、美的概念,使美成为一种生活方式,并在发展中对日本现代设计产生深远影响。其第五代馆长、工业设计师深泽直人表示,“在柳宗悦之前,社会对于美的理解是权力和阶层决定一切,但柳先生不追求那些被称作艺术品的工艺品。而且民间做一个美的器皿不是为了追求艺术价值,所以柳会觉得那些付诸自然情感而制造的民间器具才是可爱、温暖的。我的设计也就是追求这种温暖的、贴合人心的部分”,致力于在工业设计中导入民艺的精髓,实现实用中的美感。中国民艺博物馆于1998年在山东省注册成立,落地山东工艺美术学院,办馆宗旨在于守护传承中国民艺文脉,使传统的造物经验、生活智慧、美学精神不断传续和弘扬,从大学教育出发,由艺术与设计走向新的生活。因此,民艺博物馆的学术研究涉及美学、哲学、民俗学、社会学,关联设计学的构成与实践,重点不在于形成某种“学问”本身,而是通过充分阐释、深入发掘实现民艺传统的再发现、再认识、再传播、再创造,实现活态的传承传播和发展。

中国的民艺,在“物”的体系背后,由“技艺”“工艺”之经验传承延续,应用于百姓生活。在《民艺学论纲》序言中,张道一曾感慨:农村妇女大抵认为,为孩子做鞋做帽,缝纫刺绣;为老人祝寿贺喜,蒸作面塑;为节日装点屋舍,剪纸贴花,都是理所当然的事,即使手艺相当高超,也并不认为这就是艺术,因为“女红”就是她们生活的一部分,自发自作、自给自用、自娱自悦,是民艺与生活的关系。民艺收藏之物往往是集体的、无名的,同时也是为昔日生活艺术的创造者立档存志,使之不为新的潮流所湮没,留下脉络和踪迹。民艺博物馆的学术研究从民艺之“物”深入到“造物”的经验,并最终使之在当下和未来的生活中扎根生长、绵延发展。应该说,这不是一个孤立的艺术审美命题,放在生活的现场中去理解,还关联着社会习俗、文化心理、自然生态等现实存在。当人们的劳作方式、家庭结构、价值判断发生了现代化的转型并仍在持续变迁时,作为前现代文明样态的传统民艺将以何种价值和形态存续?这是需要持续关注和研究的重点。

二、民艺博物馆的教育实践:发展社会美育

民艺博物馆收藏展陈民艺之物,铺陈展示生活的历史、审美的传统,唤起一种民族审美的自觉。20世纪初,陈之佛论及“工艺美术”的普遍观念时曾指出:世人往往将“美术工艺”与精工富丽的奢侈品或价值连城的古董联系在一起,认为与实际生活无关。事实上,美术工艺包含生活日用的一切,而古董、奢侈品只是美术工艺中极其微小的一部分,甚至是沧海一粟。民艺与百姓日常生活密切相关,大多既有实际的功能,也是美的创造,因而成为历史上熏陶大众审美的主要路径。尤其在相对闭塞的历史时期,普通民众即使没有接受纯文艺教育的条件,也在生活日用中形成了本民族特定的审美倾向和判断,因此,民艺在很大程度上是一种生活美育,维系民族的审美心理,承载和表达了广大民众对美的追求。社会现代化转型过程中,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经历了知识内容和结构的更新,但从美育意义上看,民艺仍具有不可或缺的价值。苏霍姆林斯基指出:“美育最重要的任务是教会孩子能从周围世界(大自然、艺术、人们的关系)的美中看到精神的高尚、善良、真挚,并以此为基础确立自身的美。”民艺所包含的自然之美、实用之美、健康之美有助于理解生命生活的本质,正所谓“一切日常的美,必然以直率的形式体现于民艺品中”。民艺是最普遍意义上民族审美的缩影,也孕育了万千民众关于美的创造力。对于现代专业艺术教育意义上的美育而言,民艺也具有基础性的意义和价值。从本源意义上看,民艺是民族的母体艺术,由民众群体创造,涉及劳动生产、衣食住用、礼仪风俗、信仰禁忌等,创造力强,涵盖面广,是历史上文人艺术等创作滋养的源泉,也是现在乃至未来艺术发展的“种子”和“矿藏”。应该说,艺术的形态和内涵有民族文化的基础,在具有思想意义上的普适性的同时,往往以自身的传统造型体系、色彩体系等生动、深刻地表征民族文化群体的感情气质和民族精神。对于艺术教育来说,不知己焉知彼,不了解历史传统也难以把握当下和未来。民间艺术贯通于数千年的历史长河,体现民族文化传统的延续性,是艺术之“源”,也是艺术之“流”,应成为艺术教育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图1)。

图片

▲图4 1997年3月,在民艺博物馆开设民艺课

(民艺博物馆提供)

从美育意义出发,将民艺博物馆的观众群体划分为青少年学生和社会大众等,有针对性地开展线下参观、研学、交流,可以充分汇聚教育资源,形成优化聚合效应。比如,面向大学生,民艺博物馆从“设计学”“民艺学”等学科专业建设意义上梳理建构馆藏档案系统,融入“中华传统造物”及“中华传统造型”教学体系,引导学生认识民艺藏品中蕴含的造型规律、造物原理、审美心理,把握文化母题,吸收艺术语言,表达审美理想,展开具有民族风格的创新设计。而面向中小学生及儿童群体,主要通过欣赏体验增强艺术认知、工艺体验、文化认同,培育文化情感(图2)。

图片

▲图5 2024年6月,高校大学生参观民艺博物馆

(民艺博物馆提供)

目前,民艺博物馆已成为中小学生体验中国传统生活方式和生活美学的文化基地(图3)。比如与中小学合作,建设乡土文化校本课程,设立传统工艺课堂,开展乡土文化体验活动,一方面,依托博物馆资源开发教学素材、教学资源库;另一方面,推动课堂设在博物馆及博物馆研究人员进校园,促进师资融合,通过校馆深度合作,激发民艺兴趣,增进文化认同,培养文化自信,在交流共享中促进民艺文化的传承传播。同时,民艺博物馆还与幼儿园合作,将民艺活动融入日常游戏,通过捏陶土制作、剪窗花、扎风筝等,让孩子们在手工与游戏中感受民艺。面向社会公众,主要为教育、欣赏、深思和知识共享提供多种体验,奠定与社群间的关系形态,并主动倾听来自观众、所在社区、社会公众的声音。在民艺博物馆的办馆实践中,着重在春节等传统节日及其他公休假期、“国际博物馆日”等主题纪念日,通过博物馆工作坊、讲座和展览,开展民艺交流,提高公众对民艺价值的认识,使传统民艺成为当代社会文化生活的有机组成部分。

图片

▲图6 2024年5月,中学生参观民艺博物馆

(民艺博物馆提供)

因此,民艺博物馆建设是一个起点,收集中国传统民艺的实物文献,进行还原性地展示,展开宣传、教育和研究,使人们不断感知民艺的生活、民艺的世界。应该说,生活是民艺生成的土壤,也是我们认识和思考民艺价值的出发点,从朴素的情感和趣味中体会创造,当生活的艺术家。民艺博物馆是一种生活历史的记录,也是生活的诉说。回望昔日的生活图景,在百姓日用中保留属于中华民族的匠心文脉、生活记忆,从而建构我们这个民族的生活美学。民艺的复兴所需要的正是万千生活主体的创造,复兴民族文化的创造力。

三、民艺博物馆的文化传播:融入前沿科技

民艺博物馆的文化传播核心在于民艺文化精神的传承传播,民艺博物馆的展陈和设计叙事要体现民艺作为生活的艺术、生活的美学、生活之美的创造所具有的内涵。传统生活中,面花、剪纸、染织、刺绣等融于衣食住行,关联社会民俗,是对于美的集体记忆和创造,体现民间生活的诗情画意。当前博物馆的展示则需要构建、呈现这种相互交织关联的生活场景和文化生态,比如使人因此回想昔日农村染块布做身衣服的讲究、纺线织布绣花缝补的精巧以及民艺维系的民间礼仪,借此体会生活的审美,感受生活的品位。民艺博物馆在“非物质”意义上进行全面、立体的展陈实践非常重要,因为民艺不仅以有形的、自在的、奔放炽烈的语言体现在生活中,也以无形的平常之美体现生活的意义和价值(图4、图5、图6)。

图片

▲图7 2011年1月,观众在民艺博物馆体验民间土布织造技艺

(民艺博物馆提供)

图片

▲图8 2011年3月,观众在民艺博物馆体验传统柳编技艺

(民艺博物馆提供)

图片

▲图9 2011年6月,观众在民艺博物馆体验中国结绳编织

(民艺博物馆提供)

民艺造物往往就地取材,因材施艺,形态自然,风格朴实,发掘日常生活中事物、事理以及自然节律、材质的意义和价值,比如使自然界里荣枯有时的竹、柳、藤、草成为筐、篮、篓、笠、席、盘、垫,有了生活的韵味和价值;比如使一方轻薄的纸张剪刻之后幻化出现实生活、戏曲传奇、神话故事无所不包的大千世界,其中有爱憎,有美丑,有百姓倾心歌颂的高尚和美好。短暂的自然生命变得隽永,平凡的物有了情感和生命,塑造生活的平凡之美和永恒的价值,这正是民艺生活美学的真谛。因此,民艺博物馆不只展示完成之物,也关注材料、工具、过程以及种种未完成的片段和状态,表现其中蕴含的美学观,体现一个丰沛的精神世界。如果说在民间艺术中蕴含着的美,是美学书中找不到的,那就是在生活日用、装饰陈设、传统节日、人生礼仪、游艺娱乐以及生产劳动中,寄予的朴素的劳动感情、乐观的生活态度和美好的理想追求,其中充满除恶扬善、辟邪扶正、和合圆满、吉祥如意的主旋律,反映出百姓对生活的热爱、对乡土的真情、对幸福的祈望,形成了中华民族乐观向上的精神风貌和民族气派,如福禄寿喜的吉祥图案、避鬼除邪的门神年画等。这些民间艺术记录了一个民族的史诗文明,对生活的期待与寄托,反映了真挚的,也是朴素而充满韧性的,无常、短暂甚至苦难浇不灭的昂扬精神。民艺博物馆将其充分地展示和呈现出来,唤起精神的共鸣,具有核心意义和价值。

就此,民艺博物馆应以开放的状态吸收运用新的传播与呈现技术。正如当前,基于大数据,算力、算法技术发展,以AI技术为核心的模拟生成、创作展示、动态交互及自我演化、聚合的技术系统为博物馆的展示传播提供了新的空间和维度,同时使博物馆资源的转化利用提上新的议程。在展览展示上,以往博物馆以文物、历史遗迹为中心,通过展览展示传达历史意义、文化精神、社会价值等无形观念,一般通过光效、体量感、空间感、文字、图像等因素来辅助强化相关体验。当前,借助VR、AR、全息影像、裸眼3D等技术,博物馆在传统实物实体化展陈基础上,进一步由元宇宙、数字孪生构建形成虚拟世界与现实世界叠加的沉浸式观展空间,观众由此“参与”到展览中,“重回”历史现场,获得更为丰富多元的体验。由于民艺不是单纯的欣赏品,包含物用、事理、人情、民俗,认识民艺便离不开现实的生活土壤,传承和发展民艺更在于生命、生活的丰沛与充实。民艺博物馆尤其需要突破“物”本身,通过可观、可感、可沉思、可追忆的主题性、线索化、场景式展示叙事,实现认知、体验和唤起。因此,民艺博物馆的展陈系统更注重场景化叙事,尽可能还原民艺生活的场景和语境,在生活的综合联系中认识和体验民艺的“用”与“美”。特定的光影、民乐、市井之声有助于深化体验,虚拟交互,即进一步通过藏品、空间等文化资源进行三维数字化重建和互动式表达,打破“次元壁”和“时空壁”,在身临其境的体验中建立情感连接,扩大传播边界,在“感知即交互”过程中增强人与民艺之物的“情感连接”,促进民艺跨空间的“文化交融”。

在博物馆民艺资源的转化利用上,构建生成式人工智能的语料库,做好不同历史时期语汇形式的梳理开发,并实现从具体文化形态到精神层面的深化和提升,成为必需。比如,依托民艺博物馆资源建设“传统营造工艺美术模型”“设计艺术模型”,将中华艺术中传统造物艺术的内容记录为图片形式,并根据这些内容形成富含中华造型语言与文化精神的语料库,进而应用于人工智能生成内容,融入当代生活场景,在传承创新中传播中华造物的美学精神。中华艺术语料库有助于打造人工智能生成时代的中国设计风格,通过人工智能对中国营造和传统工艺数据所具备的造物智慧、工艺经验、设计美学等内容进行分析,形成中国设计的特色语料库和数据集,有助于实现传统工艺在当代设计转化中的基因延续,为中国设计文化增添创新依据。在民艺博物馆建设中启动“民艺+AI”项目,以民艺的人工智能模型建设为核心,系统构建民艺语料库、开展民艺类生成式人工智能设计训练,并同步建设“民艺+AI”教学系统、产学研合作平台和科研课题攻关机制,使民艺资源向数字领域延伸,进而赋能设计发展。与此同时应促使新的技术、媒介、信息、思想为民艺发展注入时代内容,使民艺既是传统的也是当代的,既是传承中的也是不断发展的,由此促进人工智能与传统文化、人工智能与设计教育有机融合。

图片

▲图10 潘鲁生主编《中国民艺馆》丛书

(潘鲁生提供)

近代以来,博物馆的功能定位几经变迁:从以文物的收藏保护为中心,向观众的交流体验拓展;从精英文化的展示甚至说教,向社会多元文化的沟通融会转化;从强调实物的纪念性,向关注生活的日常性演化。其在保持学术与教育价值的过程中,关于人的主体性建构的意义更加突出。可以说,民艺博物馆既是民艺文化自觉的产物,也与博物馆的观念演变和发展趋势密切相关。它不同于一般意义上的历史博物馆和艺术博物馆,不同于精英、经典,而是铺陈民众的、民间的、日常的生活本身,其中所蕴含的深厚传统,经历了现代化冲击,在当前以及未来发展中仍具有对抗机械化异化的重要补充作用。回想当年创建民艺博物馆的初衷,就在于使更多的青少年了解我们的文化传统和生活方式,从传习体验中获取传统知识体系,使生生不息的活态文化的种子传下去。文化发展靠积累,民艺是文化创造的重要基础。几十年来,把散落在田野大地的生产生活物件整理起来放入民艺博物馆的过程,既是对于民艺收集、整理、思考的过程,是研究的过程,是知识传承的过程,也是从学术与教育层面接续、发展、传习的过程。民艺博物馆不是一座静止的建筑只展陈一系列静默的藏品,而是涌动的生活、奔流的时间和交织的记忆。博物馆属于历史,也属于当下,是专业研究者的殿堂,也是广大公众回望历史、凝视生活、自省内心、寻求情感与精神共鸣回响的所在。博物馆只有在广大群体的共同参与、交流、体验中才能不断生成新的意义,续写贯通的文脉,在学术与教育中形成更深切的心灵的回响。

(本文为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重大项目“中华传统造物艺术体系与设计文献研究”(项目编号:19ZD22)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注释:

① International Council of Museum:Museum Definition [EB/OL].(2023-01-26) [2024-05-26]. https://icom.museum/en/resources/standards-guidelines/museum-definition/,原文为“A museum is a not-for-profit, permanent institution in the service of society that researches, collects, conserves, interprets and exhibits tangible and intangible heritage. Open to the public, accessible and inclusive, museums foster diversity and sustainability. They operate and communicate ethically, professionally and with the participation of communities, offering varied experiences for education, enjoyment, reflection and knowledge sharing.”

②刘曙光,梅海涛.中国特色博物馆学体系发展与创新:脉络、现状与展望—基于2024年国际博物馆日主题“博物馆致力于教育和研究”的思考[J].故宫博物院院刊,2024(5):4-12.

③葛维樱,王丹阳,等.守·破·离:一流日本匠人精神的修炼[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20:71.

④潘鲁生.民艺学论纲[M].北京:北京工艺美术出版社,1998:序7。

⑤陈之佛.对于中国美术工艺的感想[J].装饰,2008(S1):106-107.

⑥蔡汀,王义高,祖晶.苏霍姆林斯基选集(五卷本):第4卷[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538.

⑦柳宗悦[M].杨珍珍,译.北京:新星出版社,2018:13-20.

文/潘鲁生,中国文联副主席、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席、山东省文联原主席、山东工艺美术学院名誉院长,来源: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

(责任编辑:徐智勇)
关键词:潘鲁生

为您推荐

下载中华网山东APP

联系方式

中华网新媒体 山东频道
互动/投稿邮箱:
shandong@zhixun.china.com
山东频道商务合作热线:0531—866666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