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
山东内容 国际表达
齐鲁大地 :
当前位置:山东频道首页 > 国学文化 > 文化资讯 > 正文

对话杨海波 | 践行“六品”理念,做出更多更好的具有人文属性、社会属性和经济价值的作品

对话杨海波 | 践行“六品”理念,做出更多更好的具有人文属性、社会属性和经济价值的作品
2025-01-17 14:33:32 来源:中华网山东频道

十年筑梦 大有可为

2024年是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发表十周年。在讲话精神的指引下,山东省青年美术家协会以创作优秀作品、讲好中国故事为工作的中心环节,立时代之潮头,发时代之先声,为亿万人民,为伟大祖国鼓与呼。一大批传播当代中国价值观念、体现中华文化精神、反映中国人审美追求,集思想性、艺术性、观赏性于一体的美术精品问世。

回顾山东省青年美术家协会过去十年走过的历程,在创作实践与理论建构层面所取得的成就,是青年艺术家、艺术学理论学者及高校教育工作者在美术领域对讲话精神的弘扬践行,蕴含了其对讲话精神的深刻领会。他们将作品创作于祖国的大地上,努力成为时代风气的先觉者、先行者、先倡者,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向祖国和人民呈献更多有筋骨、有道德、有温度的美术佳作与理论成果。

十年间,山东青年美术创作人才及艺术理论批评人才培养取得了丰硕成果。在山东省青年美术家协会的领导与指导下,理论委员会策划开展了“美从何处寻”“新从何处觅”青年艺术家系列访谈活动,在高校艺术学理论专业本科生、研究生与山东青年美术家之间搭建了互动交流平台,为高校美育工作添砖加瓦。越来越多的青年才俊投身于书写伟大时代、反映时代要求,彰显信仰之美、崇高之美,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的美术事业。他们深入人民精神世界,以美术的语言引起人民思想共鸣;他们胸怀文化自信,在文化两创方针指引下,致力于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

值此讲话发表十周年之际,山东省青年美术家协会理论委员会精心策划组织了系列专访,邀请几位艺术家及艺术学理论学者结合自身创作与理论实践,围绕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的核心观点展开回顾学习与深入解读,为山东青年美术事业的未来发展建言献策。

十年筑梦,牢记使命,大有可为;新的十年,奋楫扬帆,赓续前行。“文艺工作者应该牢记,创作是自己的中心任务,作品是自己的立身之本,要静下心来、精益求精搞创作,把最好的精神食粮奉献给人民。”山东青年美术家将谨记讲话精神,新的十年,初心不改,再出发。

山东省青年美术家协会理论委员会


对话杨海波

采访者杨院长您好!很荣幸您能接受我们的采访!2024年是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发表10周年。在访谈的开篇,可否请您谈谈,应该如何理解习总书记提出的“把创新精神贯穿文艺创作生产全过程”的理念?

杨海波:世界总是在不断发展之中,而发展本身便是在创新的过程中实现的。因此,创新是推动事物发展的规律,也是人类社会生存和进步所依循的基本准则。对于文艺创作者及文化艺术设计者而言,更是要把创新贯穿于艺术创作的全过程。

在文化艺术设计领域,我们的祖先留下了丰厚的传统文化遗产,是人类宝贵的精神财产,其中部分被列入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然而,我们不能仅仅对其进行原封不动的继承。若仅仅是继承,发展便无从谈起。人类之所以能够持续进步,正是源于人类的创新精神。时代需要我们认真学习过去取得的经验,敢于对过去的事物进行改革,进行不断的创新。只有这样,才符合时代规律;只有这样,社会的文化艺术工作才会前进。要坚持把创新的精神贯穿于文艺生产全过程,就需要不断改革、创新。

采访者作为“文化创意设计赋能山东手造”行动专家,您围绕六品设计理念为烟台手造企业讲授了手造产品设计研发的内容。“六品设计”理念的内涵是什么呢?

杨海波:“六品设计”理念是我个人在总结和学习其他专家的一些相关理论的基础上,创新性和创造性地首次提出的一个理念。“六品设计”理念贯穿手造、当代设计、艺术创作的全过程。我之所以称它为“六品设计”,是因为在全过程当中,用到了六个“品”字。

第一个“品”称为“品德”,思想品德,即价值观。我们用什么样的价值观开展创新,进行设计?是要做对社会、对人类、对大自然有意义的事情,还是为了谋取经济利益而忽略社会效益,或者破坏环境生态?所以这个“品”就是指品德,即价值观。我们要抱着和谐、绿色、安全、环保等正确的价值观,去进行艺术创作。

第二个“品”是“作品”。艺术家进行创作的成果就是作品。不管是画家、设计家,还是舞蹈家,创造出来的成果都称为作品。艺术家除了要遵循正确的品德、价值观、审美观外,还要有创新性。不能只是对别人的模仿,更不能一成不变,一定要有创新性。所以这个阶段的“品”叫“作品”。作品最重要的就是原创性和创新性。

第三“品”是“产品”。因为我们有了好的作品,所以需要将他生产出来。好的作品不能只是停留在画板上。对于设计企业、制造企业来说,必须把它生产出来。因此,在生产和加工制造的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到生产成本、生产技术、加工工艺,以及生产全流程中人员的素质能力等因素。所以这个“品”是产品阶段,这个阶段注重的是效率,是成本,是安全。

第四“品”是指“商品”。我们生产出这些“产品”后,还要把它卖出去。产品不是为自己而做的,也不是用来放在家里藏起来或者欣赏。绝大部分手造艺术家或者设计师创造出来的这些产品都要变成商品,要销售出去,要走向市场。这个阶段就要考虑它作为商品的属性,怎么进行宣传、销售、运输、展示、陈列,讲解等。所以设计师在设计的时候就要考虑到,在“商品”这个阶段应该以什么样的面貌来呈现。好的作品不仅能够被生产出来,还要容易生产出来,要能够变成一件大家都愿意购买的商品。产品造出来后不能走向社会,不能造福千家万户,那么它只是个人把玩的东西,是不完整的。

第五“品”是“用品”。老百姓会把艺术家创作的工艺品或是电子产品买回家去使用,所以在设计的过程当中要充分地考虑到用户用起来放心、舒心、便捷,甚至是安全,高效率等,要考虑到用户买回家去以后,在使用过程中的体验。所以,用品阶段有用品阶段的考量。

第六“品”是再生品。我们做设计要考虑产品的全生命周期,不能用完了就成为废品,更不能成为危险品。要在设计过程中考虑到用完之后的回收再利用问题。

采访者在新时代语境下践行文化“两创”方针,如何通过设计创新来挖掘齐鲁优秀传统文化精华,并将其应用于手造产品的开发中,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如何通过设计创新来提升手造产品的品牌价值和市场竞争力?在推动齐鲁优秀传统文化走向国际的过程中,您如何平衡国际审美趋势和本土文化特色,使文化产业既能吸引国际市场的关注,又能保持鲜明的地方特色?关于这些问题,您可否与我们分享一下您的看法?

杨海波:首先要有一定的理论指导,做任何事情时,我们都要有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目标观。我在践行文化“两创”方针的过程中遵循的是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柳冠中先生所提出的“设计事理学理论”。“设计事理学理论”不仅研究传统文化表面的造型、色彩、图案、工艺,还要研究当时的社会、文化、历史等背景因素,以及人的使用习惯和目的等。

在新时代语境下,要进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必须结合当代人的生活方式、生产方式和生态环境。基于此,我提出“三生”理念,指生活、生产和生态都要和谐。我们不应只是将传统文化的造型、色彩、图案及工艺,简单地复制到当代的产品中,而应结合“三生”理念进行转移和转化。这一过程绝非原封不动的复制。例如,若仅将青花图案印制于玻璃杯上,这并不能算作创新性发展,更非创造性转化,因为其缺乏足够的创新性与创造性,仅是一种简单的复制与迁移。我们需要深刻剖析古代纹样的起源与寓意,并结合当代人的生活方式,运用当代的生产技术与工艺,将其融入新的器物之中。

对于成熟的设计师而言,不应仅仅满足于原封不动地照搬传统文化,而应深入分析传统文化的真正内核,探究某种文化或图案出现的背景、寓意及其目的,并思考其对当代人的借鉴意义。因此,我们的借鉴不应仅停留在形式层面,而应从目的出发,围绕当代人的生活、生产与生态进行变革,这样方能实现文化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

其次,如何通过创新来增强品牌的市场竞争力呢?具备创新与特色,便契合了“三生”理念,自然能够赋予品牌竞争力。若品牌能达到“六品”标准,其市场竞争力自不待言。反之,若创新成果与生态环境相悖,比如创造出虽外观精美却实为污染品的产品,那么它甚至无法上市销售,遑论市场竞争力。

再者,若创新成果不符合当地人的生活方式,亦难以形成市场竞争力。例如,我们制作了一件刺绣精美的长袍马褂,但在当前社会,它难以成为日常穿着,在绝大多数场合下都显得不合时宜,便难以在市场中占据一席之地。因此,创新成果必须契合当地人的生活方式。当然,在某些特定场合下,特定产品或许会有其独特的需求空间。比如汉服秀、旅游等活动,汉服便有其存在的价值和意义。所以,做到“三生”,实现“六品”,品牌自然就能获得市场竞争力,并树立起自身的品牌价值。因为与众不同,自然拥有独特的品牌魅力。因此,运用“六品设计”理念进行创新,是提升品牌价值和市场竞争力的有效途径。

再次,应如何平衡国际审美趋势与本土文化特色呢?记得有专家曾言:民族的便是世界的,而世界是由各个民族所构成。正因为各个民族都保持自身之美,才形成了大千世界的千姿百态。所谓的国际审美趋势,或许是部分人群、某些媒体通过宣传所引导的某种潮流,即所谓的时尚。若只是盲目跟风,便永远只能追赶。若想实现引领,就应当保持自身之美,做最本真的自己,做最具中国特色的事物,而这恰恰就是最具世界意义的。诚如前文所述,世界由众多民族和国家组成,中国的便是世界的。

既然所谓的“国际审美趋势”在我看来是个伪命题,那又何须去平衡它呢?我们只需坚定自身的文化自信,运用祖先传承下来的优秀文化,创作出契合当代人生活、生产与生态的作品、产品或者用品,如此自然能引领潮流。也许,我们的马面裙、青花瓷本身就风靡世界,许多优秀的企业不必去迎合西方。当然,如果涉及具体的本土情况,例如一款手机要在某个国家销售,产品确实需要吸引当地民众,符合当地的文化以及当地人的生产、生活与生态状况。毕竟,总不能将中文书籍卖到印度,在印度销售可能需要使用印地语或者英语,产品需要符合当地的实际情况。

采访者“人民性”在当今艺术创作中扮演了非常重要的角色,在您的作品中,我们看到了关注社会、聚焦民生的使命感,请问您如何理解设计要扎根人民、服务社会的理念呢?比如您主持的“博山区源泉镇猕猴桃特色旅游产业镇建设”项目,最初如何萌生了为源泉镇贡献力量,参与乡村振兴工作的想法?

杨海波:我们做设计,必须要兼顾创新性、艺术性和文化性,但究其本质,设计的最终目的是服务于全体人民。所以,“人民性”是设计的本质属性。人民这一概念既宽泛又具体,一款产品往往针对的是人民中的某一特定群体,例如学习机主要面向中小学生,而某些汽车款式则可能专注于吸引00后、90后的青年群体,设计始终围绕着满足人民的需求而展开。“人民性”是设计或艺术创作的重要目的和价值的体现,是设计师不能忽视的。

我萌生为源泉镇贡献力量、参与乡村振兴工作的想法,并非是喊口号式的贡献力量或者关注民生。设计的主战场是生产生活、大自然和社会,否则就只是个人把玩的小作品,而不是走向千家万户的实用品。

当时,当地政府发出邀请,希望我能为当地进行规划设计。我便将“六品设计”与“三生”理念融入源泉镇的猕猴桃产业发展之中,为该镇打造了一个以猕猴桃种植农业为基石、以猕猴桃为主题的特色旅游产业为突破口的特色小镇品牌规划。然而,猕猴桃产业的发展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将种植、采摘、电子商务、文化旅游等多个环节紧密结合。因此,在“六品设计”的基础上,我又进一步提出了“六产融合发展”的理念。其中,种植猕猴桃属于农业,猕猴桃加工属于工业,猕猴桃的旅游观光、采摘文化属于服务业,这便是“一产、二产加三产,一产二产乘三产”的“六产”概念。当地政府高度认可这一理念,并组织了各级专家以及农业、林业、水利、旅游、制造等各个政府部门的领导参与其中,共同推动了猕猴桃产业的联动、有序发展。

如今,源泉镇的猕猴桃种植面积已逾万亩,成为中国长江以北最大的猕猴桃生产基地。得益于科学的规划,猕猴桃的年销售量中有一半通过电子商务渠道售出,剩余的一半则通过采摘节等活动被消费者直接采摘购买,有效避免了产品积压、腐烂等问题。这些成果均源于我们当初在规划设计时的深思熟虑,也切实带动了当地百姓的增收致富。

1.jpg

©源泉镇猕猴桃特色旅游产业镇建设规划

2.jpg

©源泉镇猕猴桃特色旅游产业镇建设规划(2016-2025)(图一)

3.jpg

©源泉镇猕猴桃特色旅游产业镇建设规划(2016-2025)(图二)

采访者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指出,要完善乡村振兴投入机制。在您的设计作品中,我们看到了新质生产力的创新力量。比如您设计了“公益漫火车”项目,请您介绍一下该项目在连接城乡、促进农产品流通、带动乡村旅游等方面的具体作用吧!您认为助农直播作为一种新质生产力是如何助力乡村振兴的呢?

杨海波:“公益漫火车”一度是我们的网红项目。在该火车开通之际,车票曾一度供不应求,原因在于乘客仅需支付11元,便能乘坐此列车从淄博至泰安,途中经停11个站点。

这是一列绿皮火车,速度很慢。在国家提出第四次火车铁路提速之际,曾有领导提议停运此类绿皮火车。在征求专家意见的过程中,我明确表达了反对意见。我认为,虽然高铁能够有效解决高效运输的问题,但其成本也相对较高。对于众多农民工或低收入群体而言,他们对时间效率的要求并不严苛,更愿意选择乘坐花费较少的慢车。因此,我们应为这类群体保留一定的出行选择。但若长期保留绿皮火车,又会面临无法盈利的困境。基于此,我提出,铁路作为国家的重要基础设施,在追求盈利的同时,也应具备一定的社会公益属性。

于是,我们转变了运营思路。这列行驶缓慢的火车,除了承担将乘客从一地运往另一地的功能外,还能在途中创造诸多有意义的活动。我们运用设计思维,将沿途的11个城乡站点紧密联系起来,在火车上展示各地的土特产供乘客选购。以往,土特产的销售方式较为传统,通常是在火车停靠时,老百姓携带当地土特产到车前进行售卖。而现在,我们创新性地将土特产超市引入列车,乘客在乘车的过程中,就能轻松浏览并购买淄博周村的烧饼、泰安的特色农产品、济南的特产等。若乘客不愿在列车上直接购买,还可通过扫码支付,由后台直接将商品快递到家,这一举措有效解决了农副产品展销的问题。

除低收入群体外,还有众多游客也愿意乘坐这列“公益漫火车”。他们想欣赏沿途美景,愿意乘坐火车在每个站点停留拍照,甚至在列车行驶途中沿途拍摄。在这个过程中,各地的民俗文化艺术也得到了充分展示,如剪纸、柳编、梆子戏、吕剧等表演,使得这列火车成为了一辆承载丰富文化的列车。我认为,它起到了连接城乡、助力农副产品展销、带动乡村旅游、发展民俗文化等多重作用。这也是该车一经推出便迅速成为网红项目的重要原因。

助农直播作为一种新质生产力,对乡村振兴有着积极意义。如今,通过手机观看直播是很多人的生活与消费方式。助农直播通过销售乡村农副产品,介绍乡村旅游、特色景观以及各地民间文化艺术,起到了扩大宣传面、丰富销售与传播渠道等积极作用,有助于推动乡村的文化振兴和产业振兴,进而实现乡村振兴的宏伟目标。

4.jpg

©公益漫火车(图一)

5.jpg

©公益漫火车(图二)

采访者您在2019峰火文创大会上谈到:“我们做乡村旅游,要把看似虚无缥缈的文化层面落地到器物层面和组织层面,可通过旅游的活动来实现。”在设计有关文化旅游的作品时,如何挖掘和提炼旅游地的地方文化元素并将其融入作品中?比如您在章丘市城市文博中心景观绿化、寿光市中华牡丹园整体改造提升工程的设计方案中,依据当地历史人文元素进行设计创作,这种将工业设计与历史文化进行跨界融合的设计背后,有着怎样的故事呢?

杨海波:在打造众多地区的文旅产品时,我们始终遵循因地制宜、就地取材、因势利导的原则。唯有如此,才能展现出各地的独特魅力,让文化艺术品、旅游商品焕发出强大的生命力。而这种生命力,正源于其地域性或本土属性。因此,我们在创作过程中紧密结合当地的人文、历史、自然与景观元素,旨在为游客带来焕然一新的体验。

以章丘城市文博中心景观设计为例,在将设计构思从图纸转化为实体雕塑的过程中,我们遭遇了诸多挑战。特别是在将剪纸元素融入巨型景观,并将其放大至十几米高度时,材质与结构的选择变得尤为关键。起初,我们仅凭艺术家的视角审视设计,忽略了力学原理与材质特性的考量。结果,当铁皮雕塑放大后,因自重过大且未进行充分的结构加固,导致雕塑难以稳固竖立。为解决这一问题,我们不得不为其增设钢筋与轮毂等支撑结构。然而,这些附加结构的加入,破坏了雕塑原本平整光滑的表面,影响了其美观性。为确保雕塑既美观又安全,我们不断对设计方案进行调整,并邀请材料科学与力学领域的专家共同参与计算与优化。最终,在多方协同努力下,我们成功打造出了既符合审美标准,又具备科学合理性的大型雕塑作品。

这背后所体现的,正是科学技术与艺术之间的平衡关系。对于设计师而言,文化素养与知识结构的要求愈发严格。创作出既科学、合理,又富有艺术性的设计作品,是设计师应尽的职责。我们不能仅仅追求外在形式的美观,更要注重作品的实用价值与科学性。真正杰出的艺术品,应当是审美性与科学性的和谐统一。在创作实践中,我们不能片面追求审美性而忽视科学性,否则将难以创作出真正经得起时间考验的佳作。

6.jpg

©寿光中华牡丹园项目

采访者在新时代“以美育人、以美化人、以美培元”的美育精神下,您认为高校教育中的现代设计教育应当如何与美育理念相融合?是侧重于培养学生对传统美学的传承能力,还是更倾向于引导其在现代设计语境下创造新的审美标准呢?

杨海波:现代设计教育本就离不开美,它与创新性、审美性、科学性、艺术性等美育理念本身就是融合在一起的。

我认为,培养学生对传统美学的传承能力和引导学生在现代设计语境下创造新的审美标准本身是一体的。首先,学生或者文艺工作者要先具有对传统美学的审美感悟能力、接受能力和传承能力,在此基础上才能够实现不断创新。创新出来合理的、符合规律的作品后才会形成标准。

在具体的培养过程当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传统美学是丰富博大的,而学生或者文艺工作者的时间和精力都是有限的。对于当代设计而言,如果按前后逻辑,我认为应该先培养学生深入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传统美学思想。当学生掌握了这些,有了一定的文化自信、有了正确的价值观、审美观之后,再进行当代的设计,自然就能设计出既有中国文化底蕴、又符合当代人生活生产和生态标准的新的艺术作品。

采访者:在科技飞速发展的今天,新兴技术如人工智能、虚拟现实等不断重塑设计的边界。您认为如何促使高校设计专业学生将人文美学与前沿技术有机融合,从而创造出符合功能需求、技术规范,更能体现深层次人类情感和审美追求的设计作品,在科技与美学的交融中探寻设计的新境界?

杨海波:科学技术的发展已经到了瞬息万变的时代。谷歌董事长施密特曾提到一组数据:人类从直立行走到2003年的这四百万年间,一共创造了5艾字节的知识。这5艾字节相当于50亿部1G大小的电影。而如今,人类每分钟创造的知识总和就相当于过去400万年的知识总和;到现在,人类每1分钟就创造5艾字节。科学技术瞬息万变的发展速度,确实得益于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不断的涌现。

关于“人工智能、虚拟现实等新兴技术在不断重塑设计的边界“的观点,我认为所谓的边界是人类为了方便学习、为了更好的分类归纳而有意识地划界。我并不认为新兴技术是在重塑设计的边界。它是在不断拓展设计的边界,因为设计是无边的。正如我提出的理念——无界设计,指的就是无边界设计。之所以称作“无界“,就是希望设计思维的创新发散不要受到拘束,让创意可以非常开放。当然了,能被设计制造出的产品或者作品都是有边界的。在一定的界内,产品的使用方法、使用时间乃至场合等,这都是有边界的。所以它既有界又无界,我们需要有界的时候有界,需要无界的时候无界。

让科学技术帮助我们更好地进行当代设计,就需要我们把人文的、美学的某些情感的东西和技术的东西融合起来。那么,如何促进有机融合呢?我认为需要不断地学习。设计是一个活到老学到老的专业,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新理念在不断产生。那么,设计专业的设计师和学生就需要不断学习,不断掌握新的内容,只有这样才能够促进人文美学与前沿技术的有机融合,从而创造出符合功能需求、技术规范,更能体现深层次人类情感和审美追求的设计作品。

采访者感谢杨院长的精彩分享!在采访的最后,对于青年学子的创作与学习,您有何期望和寄语?您认为高校设计专业的青年学子应如何在设计创作中践行《讲话》精神呢?

杨海波:首先我们要“学习”。“学”是理论的学习。我们要理解《讲话》中蕴含的真正精神是什么,如果我们自己都没有读过习总书记的《讲话》,那怎么领悟其中的精神?“习”是实践锻炼。因为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学习”就是既要有理论又要有实践。设计专业的青年学人进行创作也是如此。大家在读万卷书的同时,要不忘行万里路,不忘把作品不断变成产品、商品,不断动手去做,在实践中锻炼自己。

那么,怎么来践行呢?就是用我刚才说到的“六品”的理念,我们要树立正确的目标观、价值观、审美观,用正确的价值观来指导我们进行设计创作,做出更多更好的具有人文属性、社会属性同时也要具备经济价值的作品。当我们创造出的作品越来越多地走向千家万户时,便是在实践中践行习总书记的《讲话》精神。

(来源:山东青年美术家协会)

艺术家简介

666.jpg

杨海波,济南大学校聘A1岗教授,国家一级(高级)工业设计师、硕士研究生导师;现任济南大学美术与设计学院副院长、设计创新研究院院长、新旧动能转换研究院研究员、山东省本科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

(责任编辑:董硕)
关键词:杨海波

为您推荐

下载中华网山东APP

联系方式

中华网新媒体 山东频道
互动/投稿邮箱:
shandong@zhixun.china.com
山东频道商务合作热线:0531—866666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