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
山东内容 国际表达
齐鲁大地 :
当前位置:山东频道首页 > 国学文化 > 文化资讯 > 正文

“泪光中的诗魂”饱含刚柔并济的美学力量,持续叩击时代与人心——记山东诗坛第三代领军人物桑恒昌

“泪光中的诗魂”饱含刚柔并济的美学力量,持续叩击时代与人心——记山东诗坛第三代领军人物桑恒昌
2025-02-09 13:50:27 来源:中华网山东频道

结语

桑恒昌以赤子之心与智性体悟,在半个世纪的创作中构建了独特的诗学体系。他的诗歌既是个人生命史的记录,也是民族精神的镜像,其“泪光中的诗魂”不仅照亮了齐鲁大地,更成为中国新诗百年历程中不可忽视的精神坐标。正如诗人洛夫所言,其诗中“横亘着一根嶙峋的骨头,让人有的嚼的”,这份刚柔并济的美学力量,将持续叩击时代与人心。

桑恒昌先生是中国当代诗坛的杰出代表,以其独特的诗歌风格和深刻的情感表达,在诗坛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他的诗歌创作始于20世纪60年代,出版了《光,是五颜六色的》《桑恒昌怀亲诗集》等21部诗集,作品被选入160多种选本,还被翻译成英、法、德、韩、越文发表,在国际诗坛也有一定影响力。

桑恒昌先生的诗歌创作具有鲜明的特点。他善于从生活中挖掘素材,作品广涉人生的方方面面,情感真挚浓烈,无论是亲情、友情还是爱情,都能被他以细腻笔触描绘得动人心弦,如怀亲诗饱含对亲人的深切思念与无尽眷恋,令人读来潜然泪下。

在艺术手法上,他的诗往往以小见大,用简洁的语言和独特的意象传递深刻的哲理与丰富的情感,像“每个生命,都在用时间自焚”,短短数字,便将生命在时间长河中的消逝展现得淋漓尽致。其诗歌风格多样,时而约深情,时而大气磅礴,既有着对生活细微之处的柔情诉说,也不乏对宇宙、生命的深刻叩问。

在诗坛,桑恒昌先生也有着重要地位,《山东文学通史》评价他是探索新诗意象化而卓然有成的一代,是山东诗坛继臧克家、贺敬之之后的第三代领军人物,其怀亲诗创作在上世纪90年代形成诗坛高潮,在海内外享有较高声誉。众多诗人、诗评家对他的作品给予高度评价,贺敬之赞其诗有“大”与“亲”的特点,郑敏认可他诗歌的凝练、思维跳跃以及诗思丰富。他对中国当代诗歌发展起到了推动作用,以独特创作风格和深刻思想内涵,为诗坛注入新活力,激励着后来者不断探索诗歌创作的无限可能。

(来源:济南头条,济南市退休语文高级教师王炳强组发)

诗人简介

你是一株独木成林的树——著名诗人桑恒昌《悼念柯岩恩师》

桑恒昌,著名诗人,山东德州市武城人,1941年出生,1961年高中毕业后,被保送到军事学院深造。1963年发表处女作《幸福的时刻》,获全军文艺汇演作品二等奖。退役后历任《山东文学》诗歌编辑、《黄河诗报》社长兼主编、中国诗歌学会副秘书长、国际华文诗人笔会理事。中国作家协会会员。

已出版诗集《光,是五颜六色的》《低垂的太阳》《桑恒昌抒情诗选》《爱之痛》《灵魂的酒与辉煌的泪》《年轮月轮日轮》《听听岁月》《桑恒昌怀亲诗集》等12部。其作品被选入160多种选本。有评介其作品的论文170多篇,专著两部。130多首诗被译成英、法、德、韩、越文发表。曾两度应邀出访德国,进行诗歌交流活动。2005年7月,德国推出了他的诗选本《来自黄河的诗》(汉德语对照)。他的怀亲诗自90年代出版以来,曾形成诗坛的一个高潮,关于怀亲诗的美学原理、社会意义和历史价值,曾有多位学者和诗评家论及,在海内外享有较高声誉。

(责任编辑:康裕新)
关键词:桑恒昌

为您推荐

下载中华网山东APP

联系方式

中华网新媒体 山东频道
互动/投稿邮箱:
shandong@zhixun.china.com
山东频道商务合作热线:0531—866666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