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
山东内容 国际表达
齐鲁大地 :
当前位置:山东频道首页 > 国学文化 > 文化资讯 > 正文

赵树丛:乡土专家欧帮根的茶叶出名了,乡亲们也都沾上了“光”

赵树丛:乡土专家欧帮根的茶叶出名了,乡亲们也都沾上了“光”
2025-03-24 17:01:03 来源:中华网山东频道

去年,我到贵州黎平参加一个学术会议,认识了全国林业乡土专家欧帮根。

帮根快60岁了,但并没有什么显赫的学历,能被评为全国林业乡土专家,是因为他经营黎平县天益家庭农场,在茶叶种植管理上的技术带头作用,致富了一方百姓。我就是在他的茶园认识了他。

林业乡土专家认定是中国林学会秘书长陈幸良提出来的。黎平是他的老家,我一到黎平,幸良就拉我去看帮根的茶园。

茶园在黎平东南高屯镇,这是黎平山区的一个丘陵地带,现有面积500多亩。我在全国看过许多大大小小的茶园,但现在展现在我面前的,却像一个大花园。

进入茶园,映入眼帘的是正在开花的油茶,有红的,有白的,十分艳丽典雅。有结着红红果实的红豆杉,有尚有余香的四季桂,还有大量的杨梅、蓝莓等。帮根种的茶叶就在这些树木花带之间。10月底,已经是深秋季节,这里却让我看到了“我言秋日胜春朝”的蓬勃生气。再加上飞来飞去的群群白鹭,我敢断言,这里的春天一定不是寂静的,而是鸟语花香的,是莺歌燕舞的。

搞经济林种植,盈利周期比较长。我问帮根:“什么动力让你选择了建茶园?”他不假思索地说:“贫穷!”这令我不禁一怔,“贫穷”这个词,现在连经济学家都不愿提了。现在流行的说法是欠发达,还有教科书说穷人不叫穷人了,叫“价格敏感人士”,帮根却从贫穷那里找到了创业的力量。

欧帮根的茶园

帮根是20世纪60年代初出生的,是很典型的“生下来就挨饿,上学不上课”的那拨人。姐弟七人,他是家里的男丁老大,没读到初中就“弃”学帮父母维持生计,苦寻脱贫之道。他还种过稻田,种过蘑菇,劁过猪,但基本上刚糊上口。他想脱离农门,26岁考到了高屯农技站,成了有薪水的国家事业编员工。但离开农门却没有跳出穷门,工资还不能按时发放,他又辞职自己打拼。他开过小杂货铺,租赁过推土机,稍有积蓄,他又寻思新的致富门路,下决心帮父母兄弟拔掉穷根。2007年,他选择了茶叶。

帮根选择种茶叶的天时并不好。2007年,中国茶叶产量突破了114万吨,但仅销售了82万吨,茶叶产能过剩。种植茶叶是一个典型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当时新劳动法出台,推动了劳动力价格上升。再加上当时CPI指数上升超过了4.8,中央重视农业,粮食收储价格提高,土地流转费用也大幅提高。茶叶投入周期一般在5年左右,就资金能力来说,帮根的实力也明显不足。但帮根有自己的小九九。他说,黎平种茶,大占地利。这里属于中亚热带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16℃左右,年均降雨量1300毫米,平均海拔700米,是山区县,也是林区县,发展茶叶有优越的自然条件。此外,全国20%的名优茶更是占了80%的茶叶产值。茶为上品,质量为珍,我就是要在黎平种出最好的、有机的、生态的茶叶。他流转了520多亩地,走上了他的种茶之路。

茶叶,他选择龙井、安吉白茶、黄金芽等优质品种。种植上,他坚持走自然的生态之路,他认为茶叶的香气是大自然的精气,好茶叶是在良好的生态环境中造就的。红豆杉富含紫杉醇,有防癌、抗氧化的作用,他种;油茶,含有大量山茶甙等生物活性物质,他种;桂花,一桂赢得满园香,他种;杨梅,春果早熟,他种。在茶园里,他先布局了春夏秋冬的花果若干,再在其中种上优质的茶苗。难怪人们都说帮根的茶园是一个百花园。

他管理茶树完全按有机标准。中国茶叶出口的一大诟病就是农药残留,他坚决不用农药。太阳能诱虫灯,他买;昆虫黏合剂,他买;就连林业科研部门刚推出的生物治虫办法,他也现学现用。他不用化肥,全用有机的。帮根做过兽医,认识一些养羊大户,他和他们签订合同,把羊粪拉来做肥料。他挖小塘,给鸟儿留下生活空间,这些小鸟还帮他消灭害虫。

他为这片茶园不仅倾注了全部的精力,还豁上了一生的积蓄,就连用来出租赚钱的推土机也卖了。儿子、女婿、夫人都绑在茶园上,他给请来的农民工的工资都是优厚的,但有了小家的女婿、儿子却经常拿不到薪水。女婿坚持不下去,带着女儿跑到浙江打工,至今帮根对此还有不快。我说,你误解年轻人了,不是孩子没亲情,是你的“薪”情有问题,她夫人点头肯定我的判断。

当地乡亲们在欧帮根茶园采茶

4年后,帮根的茶叶上市了。他参加全国各类茶展会、林博会,虽没有冲击力的广告,但他会带着他的茶叶给人们泡茶、论茶,讲茶的生长环境、培育过程,娓娓道来,就像一篇篇亲子日记。

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食品及农产品的消费能力和生产能力都在提高,与此同时,食品安全事件也频繁发生。其中,茶叶农药残留也成了这个行业的“癌症”。越来越多的消费者,特别是那些被称为中产阶级的群体,都有一个共同的疑虑:“谁能告诉我,还能吃什么。”帮根用他敦厚的面庞和诚实的语言告诉大家,天益家庭农场的茶叶没有农药,没用化肥,没用草苷膦。茶叶的清香是因为聚集了大自然的精气,花草树木的精华。

帮根不知道是他那带着浓厚黎平口音的普通话打动了人们,还是他那茶叶的清香征服了人们,青睐帮根茶叶的人越来越多,大多都是回头客,还有去过他茶园考察过的茶叶发烧友。他们在帮根的茶园都会感受到如我这般的震撼。喝了帮根的茶叶,就是吸收了绿水青山的精气!

帮根的茶叶出名了,他在县城唯一的四星级宾馆设了一个茶摊,免费请顾客品尝。他把茶叶销售到茶产地浙江、福建,还在那里设了专销店,独树一帜,香气远扬。

帮根的茶叶出名了,乡亲们也都沾上了“光”。每年采茶季节,他要雇佣上万个劳动力。他还帮扶了15个建档立卡贫困户,带头帮乡亲们拔穷根,带动了周边十几家茶叶企业发展壮大。

帮根的茶叶出名了,他也出名了。央视把他的茶园作为“心连心”慰问演出的外景拍摄地。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认可了他的“欧帮根”商标注册。他还是县委、县政府力荐的“最具责任感民营企业家”。但他最珍重的称号,却是中国林学会认定的乡土专家。他说,是黎平的山水哺育了我,乡土专家这个称号使我记住了乡愁,让我感到自豪和骄傲。

文/赵树丛,来源:同步悦读,原载《中国绿色时报》,文中图片由林昆仑提供)

作者简介

赵树丛丨魏榛探源——我吃到了老家潍坊诸城产的大榛子

赵树丛,山东诸城人,曾就读于山东医学院、大连理工大学。做过医生、教师,做过群团工作负责人,在县、市、省党委政府任过职,在国家林业局任过主要负责人。现担任中国林学会理事长。

(责任编辑:孙秀青)
关键词:赵树丛

为您推荐

下载中华网山东APP

联系方式

中华网新媒体 山东频道
互动/投稿邮箱:
shandong@zhixun.china.com
山东频道商务合作热线:0531—866666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