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艺术思维的理论建构
虚静说:作为儒道佛思想交融的理论结晶,虚静说构建了艺术创作的心理基础。其“致虚极守静笃”的精神状态,为艺术思维提供了超越性的观照视角。
应感论:将艺术灵感现象概括为“天机”、“感兴”、“妙悟”等范畴,系统阐释其突发性、不可重复性与情感亢奋性的特征。强调灵感生成机制中生活积累、技艺训练与精神状态的辩证关系。
神思论:以虚静为前提,以外物感应为触发点,以情感驱动为核心,构建起中国传统艺术想象的完整理论模型。
《图-文》系列之一水墨综合100*136罗礼平
罗礼平院长将艺术创作过程解构为“意象孕育—意象生成—意象物态化”的三元结构,强调其理论特质分别体现为主体与客体的双向建构、审美意象的符号化过程及精神产品的物质转化。
《图-文》系列之二水墨综合100*136罗礼平
关于学术素养体系,罗院长构建了“历史观+理论感+跨学科+方法论”的四维架构:历史观涵盖文化地理演变、艺术发生史与学科专门史等维度;理论感整合哲学思维、创新机制与本体论研究;跨学科融合涉及心理学、人类学、材料科学等领域;方法论体系强调实证研究与思辨哲学的辩证统一。
《梦-蝶》水墨综合136*136罗礼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