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社:人民音乐出版社
出版时间:2024年7月
被誉为“军歌之父”的杰出作曲家郑律成,是继聂耳、冼星海之后又一位中国无产阶级革命音乐事业的开拓者,在中国近现代音乐史上具有重要地位。郑律成作为中国近现代音乐史上一座不可磨灭的丰碑,其音乐创作反映了不同时期革命文化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深刻内涵。《郑律成选集》(全四卷)首次全面呈现郑律成在不同历史时期所取得的音乐成就,不仅为音乐界提供了深入研究郑律成优秀音乐文化遗产的宝贵文献,而且成为赓续红色血脉、弘扬革命精神的重要载体。
No.9
《殷人尚声——甲骨卜辞中的商代祭祀乐舞》
作者:屠志芬
出版社:上海音乐出版社
出版时间:2024年7月
该书是一部填补古代乐舞史空白的学术专著,立足于材料的发掘与开拓,首次从乐舞研究的角度全面搜检殷墟甲骨卜辞,发现并整理出大量与乐舞相关的内容,阐发了商代祭祀乐舞对西周礼乐形成的重要影响,重新审视了商乐舞在华夏礼乐文明中的地位与价值。该书通过甲骨卜辞的整理发现,结合传世文献与出土文物,对商代祭祀乐舞的致祭对象、应用方法、祭祀功能、时空场景、风格特征、文化意蕴等进行系统研究。本书在材料的整理和运用上有原创性的史学阐释,并从发生学的视角,对商周之际乐舞传承与嬗变的文化表征及历史动因进行考察,将推动我国古代乐舞的研究进展。
No.10
《宋代乐谱及其解译(中英双语版)》
作者:赵如兰 著 于韵菲 译
出版社: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
出版时间:2024年11月
音乐学家赵如兰学术生涯聚焦于中国宋代音乐与传统音乐探索与实践,所著书籍与论文,在英语学术界激起了广泛而热烈的讨论。其代表作《宋代乐谱及其解译》于1967年由哈佛大学出版社出版,是对宋代音乐的全面梳理与解读,更是对宋乐文化的深度挖掘与传承。中英双语版的出版意味着如兰学术的“回国”,中国文化的“回流”,消解语言障碍、降低文献门槛、普惠中文学界。同期出版的《赵如兰音乐研究论文集》精选赵如兰经典文章,广泛涉猎中国传统音乐、音乐书评、田野考察报告等多个板块。这些文章中文版的首次面世,为国内读者揭开了这位学术巨擘的智慧瑰宝。
(文/卢旸,来源:音乐周报)
编著者简介
刘晓静,文学博士(上海音乐学院民族音乐学方向)、历史学博士(复旦大学明清史方向),艺术学博士后(中央音乐学院中国传统音乐方向)。山东艺术学院原副院长,《齐鲁艺苑》(山东艺术学院学报)主编,二级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中国音乐家协会理事,山东省音乐家协会名誉主席、山东省音乐家协会音乐理论与创作理论专委会会长;国际音乐理事会民族音乐学会理事;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项目评审专家,国家艺术基金项目评审专家,第十二届、第十三届、第十四届全国人大代表。
刘晓静长期从事民族民间音乐的挖掘、整理与研究,是我国一直活跃在“俗曲”研究领域和前沿的知名专家,取得界内公认的丰硕成果。先后主持承担完成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重点项目及一般项目、全国艺术科学规划重点课题、教育部人文社科研究项目、教育部人文社科研究基地项目、山东省社会科学规划研究重点委托项目、山东省社会科学规划研究重点项目、山东省科技发展计划项目等20余项,发表论文近百篇,获奖励近30项。
代表性学术成果:《三百年遗响——蒲松龄俚曲音乐研究》(上海三联书店)、《明清俗曲研究》(中央音乐学院博士后流动站)、《明清时期中国俗曲的发展与传播》(《山东社会科学》,《新华文摘》《人大复印报刊资料》全文转载)等。
李鸿熙,山东艺术学院《齐鲁艺苑》编辑部责任编辑,山东省音乐家协会音乐理论与创作理论专业委员会副秘书长,研究方向:中国传统音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