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电影华表奖,全称“中国广播影视大奖电影华表奖”,是由中国国家电影局主办的中国电影奖项,与中国电影金鸡奖、大众电影百花奖并称中国内地电影三大奖。
每届华表奖都会评选出前两年度完成的各华语影片中的佼佼者,颁发包括优秀故事片奖、优秀导演奖、优秀编剧奖、优秀男演员奖、优秀女演员奖等在内的多个奖项。可以说每当该奖项举办,就如同电影界的齐聚联欢,充分凸显了其重磅性。
在2023年第十八届、第十九届中国电影华表奖中,近400名影视界导演、演员现场出席,共同向世界展示中国电影人团结奋进的精神风貌和中国电影高质量发展的时代华章。也是在这次颁奖中,在青岛影视基地拍摄的4部影片分获大奖:《流浪地球》获第十八届中国电影华表奖优秀故事片奖、优秀编剧奖;《刺杀小说家》获第十九届中国电影华表奖优秀电影摄影奖;《守岛人》《送你一朵小红花》获第十九届中国电影华表奖优秀故事片奖。
可见,青岛与中国电影华表奖其实早已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此次落地青岛举办也必定做足了深入且充分的调研。第二十届中国电影华表奖也必定延续庞大阵容,续写这一奖项的重磅与璀璨。
那么,青岛凭借怎样的优势吸引这一重磅奖项呢?
前面已经陈述了青岛影视载体的丰富,但真正具有吸引力的,除了载体的坚实,还要有服务与保障的完善和细致。
位于青岛西海岸新区的东方影都是青岛影视产业发展的龙头项目,目前已拥有40个国际标准摄影棚、32个置景车间以及水下制作中心、影视虚拟化制作平台等,可以满足影视剧拍摄的多方面需求。
随着多部影视巨作如《流浪地球》系列、《封神》系列、《万里归途》等选择在此拍摄或取景,促进了产业链以及周边配套产业的有效聚集,包括美术置景、道具、特效、器材、虚拟拍摄等各个环节的国内顶尖团队纷至沓来,逐步建立起最强影视供应商联盟,为影视产业发展形成了强大优势和良好生态,进一步提升了产业发展的规模和质量。
此外,青岛市对影视文化产业发展尤为重视,出台了多项促发展相关政策,如支持影视企业运营发展,每年给予运营补贴最高500万元;持续扶持作品拍摄制作,给予第一出品方或主要制作方制作补贴最高500万元;持续奖励热映(播)影视作品,院线电影奖励最高500万元;加大对后期制作项目的扶持,对实体入驻的后期制作企业,按实缴注册资本和实际入住人数给予最高500万元扶持等。而且相关政策形成了省、市、区三级集成、叠加的扶持模式,院线电影第一出品方最高可获得3480万元的扶持,让影视制作方既感受到了城市发展的诚意满满,又享受到了真金白银的扶持补贴,令产业发展的动力更足。
青岛凭借其独特的历史底蕴和自然景观,素有“天然摄影棚”的美誉。《父母爱情》中的青岛取引所旧址、凤凰岛、田横岛;《南来北往》中的圣弥厄尔教堂、1907光影俱乐部、大珠山风景区;《天才基本法》中的八大关、《抓娃娃》中的里院等,都是青岛元素的直接彰显。
现在,跟随青岛影视产业发展的愈发繁荣,影视剧拍摄过程中,不仅自然景观能在青岛寻觅,特效氛围同样可在青岛制作。比如《流浪地球》中的众多特效场景、《万里归途》中按照1:1比例搭建的拥有70多栋建筑的“非洲小城”等。
近日,《流浪地球3》在青岛东方影都官宣开机,继前两部作品收获骄人成绩后,制作团队已将青岛视为“地球家园”,将凭借电影之都便利的平台和完善的产业链,让“地球”在流浪中演绎更多精彩的故事、绚丽的科幻、感人的瞬间。
由此可知,中国电影华表奖首次“出京”举办地选择青岛,绝非任意之选,而是与这座城市的底蕴、历史以及影视产业发展实力与前景密切关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