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读书日走过30年,已经成长为了一个真正的世界性的节日!
2025年刚进入4月,全国各地形式多样的阅读推广活动如火如荼,从创意阅读市集到亲子阅读活动,从线下文化沙龙到线上数字阅读,多元的阅读场景与活动,充分展现出全社会对阅读文化建设的重视。
在全球化与知识经济蓬勃发展的当下,文化软实力在城市发展进程中的核心地位愈发凸显,已成为衡量城市综合竞争力的关键要素。而阅读生态建设作为文化软实力的重要表征与支撑,其发展水平直接关系到城市文化底蕴的积淀与文化影响力的提升。
在4月23日第30个世界读书日前夕,扎根于中国澳门的高端智库平台——饕餮智库,凭借其在城市战略研究领域长期积累的深厚专业素养与丰富经验,充分整合多学科理论与前沿研究方法,构建起一套全面、科学且具有前瞻性的多维度评估体系,进而于4月22日重磅推出了“2025TAOTIE中国书香城市榜”。
该榜单聚焦公共图书馆资源密度、阅读活动参与率、数字阅读渗透率、文化政策支持力度、文化影响力等12项核心指标,运用先进的数据处理技术与严谨的分析模型,打造出具有国际可比性的书香城市评价体系。这一体系不仅能精准量化各城市的书香建设水平,更系统地揭示了中国城市在全民阅读推广领域所呈现出的差异化发展路径,为城市管理者、文化研究者以及相关从业者提供了极具价值的决策参考与研究依据。
在这份榜单中,中国香港和澳门凭借出色的综合表现分别位列第五和第七位,成功树立起粤港澳大湾区中西文化交融型书香城市的典范。
TOP10城市:多元优势驱动书香建设卓越发展
在“2025TAOTIE中国书香城市榜”中,位居TOP10的城市凭借各自独特优势,在书香城市建设领域展现卓越成效。
北京作为全国文化中心,其在政策扶持上不遗余力,自2016年起实施实体书店扶持政策,促使实体书店数量超过2000家,平均万人拥有实体书店0.93家,居全国首位。北京还构建起完善的“市、区、街乡、社区村”四级阅读推广架构与十五分钟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全市重点选题种子库不断完善,助力大量精品力作问世。
北京市居民阅读总指数、成年居民综合阅读率、未成年人阅读率、数字阅读接触率四大指标均稳步提升,在“2025TAOTIE中国书香城市榜”中领跑全国。
上海以国际化大都市的开放姿态,在书香建设上成果斐然,在“2025TAOTIE中国书香城市榜”中位列第二。《2024年上海市民阅读状况调查》显示,2024年上海市民综合阅读率达97.15%,人均阅读量超10本,数字阅读连续三年成为市民偏好阅读方式榜首,付费行为愈发普遍。
上海书展等活动备受追捧,77.96%的市民在过去一年使用过公共阅读空间,阅读融入城市各个角落,成为城市文化底蕴的生动体现。
广州依托岭南文化底蕴,以多元文化活动提升阅读氛围;成都将阅读融入休闲生活场景,大力发展数字阅读;
香港作为国际化都市,借国际书展等活动融合多元文化、拓宽阅读视野;
杭州文化资源富集,既在数字阅读领域成绩斐然,又打造出自然与人文交融的特色阅读空间;
澳门凭借中西文化交融优势,构建完善公共图书馆体系,通过全城共读等活动提升市民参与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