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3日,在2025上合组织国家文明对话现场,天津市美术家协会副主席、天津市文化艺术商会会长、著名画家、学者李毅峰告诉记者,此次盛会在天津举办,作为天津人他深感荣幸。作为艺术家代表出席上合组织的文化论坛,他满怀期待,更肩负重任,还将担任下午上合文化遗产论坛的主持。
李毅峰难掩兴奋,他表示近年来上合组织文化活动活跃且丰富,这次以“传承历史文化明珠,共绘上合灿烂文明”为主题的上合组织国家文明对话,对于传播中华民族优秀历史文化、让世界各国分享华夏民族的精神财富具有重要意义,更能在交流中凝聚“各美其美,美美与共”的共识,为人类文明共同体注入深厚的文化底蕴。
在谈及如何推动文化认同时,李毅峰提出应以“内容为核”,从中华文化中寻找与各国民族文化的共通价值。“比如我们儒家文化讲‘和而不同’的包容观,道家‘天人合一’的生态智慧、‘天下大同’的理想追求,这些理念与人类文明共同体的价值追求高度契合,反映的是全世界人民对美好生活的一种愿景追求。”他说:“中国传统文化的生命力,在于其有‘海纳百川’的包容性与‘与时俱进’的创新性,让传统文化既保持本真,又贴近世界,让中华民族发展几千年的优秀文化理念更具有亲和力和穿透力。”
李毅峰希望通过精准输出书法、戏曲、武术、中医等文化形态,让世界共享中华民族精神财富。他特别提到天津的非遗文化,像杨柳青年画和泥人张等,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不仅是地方民间文化瑰宝,更在中国美术史中占据重要地位,已经在很多国家产生广泛影响。
他认为,非遗文化艺术的展示对于促进上合组织国家之间的民间文化交流意义重大。“嘉宾可以通过这些民间艺术作品,发现人类之间对‘美’的共同追求,对‘美美与共’这种精神的共同向往。通过这样的文化交流,也能够理解不同民族之间的感情共鸣,进而打破语言障碍和文化隔阂,实现民心相通、增进互信,共同追求真、善、美。”
(来源:津云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