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
山东内容 国际表达
齐鲁大地 :
当前位置:山东频道首页 > 国学文化 > 文化资讯 > 正文

《生万物》迟蓬凭“大脚娘”圈粉!山艺校友倪萍写万字长文畅谈同学情

《生万物》迟蓬凭“大脚娘”圈粉!山艺校友倪萍写万字长文畅谈同学情
2025-08-28 16:57:25 来源:中华网山东频道

迟蓬是一个很不一样的演员,当年杜源说过一句话:“迟蓬是我的职业偶像,她是把中国妈妈演得最好的女演员。”杜源这个人,我太了解他了,我俩一起演过两部戏的男女主角。杜源也是那种有着炸裂演技却不张扬的演员,他嘴里要是能说谁好,那就是真的好。

迟蓬的表演都是不按常规出牌的,她总能给观众意料之外的惊喜,即便演配角,也挡不住她的光芒。

有一年金鸡奖评选,我是评委之一。那一届金鸡奖,迟蓬因为出演吴天明导演的《百鸟朝凤》,获得了最佳女配角提名。抛开个人情感,我是真觉得迟蓬的表演应该获奖。她的表演准确,准确到多一点儿你会觉得过了,少一点儿你会觉得不够。这种分寸感如果能把握好,表演就是很高级的。

迟蓬演戏不仅仅是努力,也不仅仅是依靠悟性,更多的是她对人性本真的理解,她心里的角色没有绝对的好人、坏人,只有人、人物、人物关系,这一直是她的创作法宝。

评审会上,我极力为迟蓬争取,说实话这真与感情无关,完全是对迟蓬的表演做专业的阐述。最后她还是落选了,我很沮丧。

那天的颁奖晚会,我和富大龙一起开奖。上台第一眼我就看见了坐在第一排最边上的迟蓬。迟蓬啊,你又把我惊着了!一件普通的毛衣、一条舒适的裙子,还有那双她穿了无数次的黄胶鞋,她非常自信地和前排身着晚礼服的女明星们坐在一起。

我太了解迟蓬了,这就是她。不管什么场合,她永远做自己,她那么坦然地像个旁观者一样“混”在前排熠熠星光之中。

“你要是早告诉我你穿成这样,我也该换掉我那身装模作样的礼服,和你一样穿份儿自在!”我问自己,你能像迟蓬那样内在自信、外在平和吗?我知道我不能,我放不下的东西太多了,迟蓬的勇敢远超于我。

那天我在台上很激动,把该说不该说的都乱说了一通,整篇都是向没有获奖的提名演员致敬——他们的努力应该被看见。用迟蓬的话说:“倪儿老毛病又犯了!”

和同班同学迟蓬、牟卫红、赵娟娟

我和迟蓬的故事得从几十年前说起……

我俩同年出生,我比她大几个月。一进山艺,我们就分在了一个宿舍。

我们宿舍三个女孩儿,迟蓬、我、徐映红,我们称呼彼此迟儿、倪儿、徐儿。就这么相互叫着,在一起住了好几年。

我们宿舍在山东省话剧院的一个筒子楼里,朝南的房间,窗户很大。每天晚上,我们三个不是你挤在我床上,就是我挤在她床上,反正总有两个要挤在一块儿睡。后来迟儿想了一个办法,干脆把三张床撤掉一张,另外两张床并在一起,三个人睡“大通铺”。

那时候的床其实就是个硬板儿,上面铺着很薄的褥子。最可笑的是一个床高一点,一个床低一点,拼上以后中间那条缝躺上去硌得慌。

就为了能睡上这个硌的地方,迟儿有时候吃完饭就拿着书本上床了。在床上看书、写作业,就怕我和徐儿抢了缝儿。我和徐儿只好提议一人睡床缝儿一个月,迟儿开始不同意,经过我们艰苦卓绝的斗争,终于达成了共识。习惯了就会觉得,睡缝儿也挺舒服的,哈哈。

我们宿舍里经常出现的情景是倒立。迟儿没事的时候一定是双脚朝上头朝下靠墙倒立着的,她说这样脑子清醒,血回流快,能变聪明。我跟徐儿试了好多次,实在是被两个人搬着腿也上不了墙。后来迟儿给我们想了个办法,她说:“你俩躺床上,把脑袋耷拉在外面,这样也起作用。

于是,迟儿靠墙倒立着,我和徐儿的脑袋在床外面耷拉着。我们有时候大声地念书,有时候安静地听广播,迟儿说这样不浪费时间。那段日子真是快乐啊!

剧作家翟建平老师是我们的院长,他是王玉梅老师的爱人。翟院长给我们上课时说:“演员的表演,功夫在诗外。诗外是哪儿?就是要多读书。”他说,你学会了表演,仅仅是掌握了一个技术,内心丰盈才能让你的角色与众不同。“你们现在都是好照镜子、爱漂亮的年龄,等你们以后岁数大了就会知道,真正漂亮的那个人一定是读书最多的那个人。”

我们三个回到宿舍就发誓:咱们一定要成为读书最多、最漂亮的人。

那个年代,相对于我们每个月26块钱的工资来说,书是很贵的,要买书只能从饭费里抠钱。我们三个决定每天上食堂不买菜了,只买几个馒头。但是菜怎么解决呢?也是迟儿想出了办法。

我们每天在菜市场快要收摊的时候去买一捆菠菜。

洗菠菜的地方,其实就是大家每天洗漱的水房,一个一个水泥池子挨着的那种。每次洗菠菜我们三个都得一块儿,一人拿着菠菜,一人洗,另一人端着盆儿。

宿舍二楼有个大锅炉。洗好菠菜,我们就快速端过去,用锅炉里滚开的水一烫,再快速端回洗漱水房,用凉水冲一下,再拧干。我们连刀都不用,徐儿说迟儿的手像把钳子,每捆菠菜都是她用手咔咔几下就撕吧开的。

拿回宿舍,用辣椒油、酱油、醋、味精拌上,那味道……我至今再没有吃过那么好吃的拌菠菜。

我们从春天一直吃到夏天,菠菜的梗儿都快长到比我们小腿肚子高了,我们还在吃。有一天,徐儿说:“你们照照镜子吧,咱三个的脸现在都变成绿色了!”迟儿说:“没事儿,没事儿,来,继续倒立,我们脸色很快就红润回来了!”

吃菠菜让我们省出了很多买书的钱。

和同班同学迟蓬、徐少华、张山、赵娜等

我们班那时候看书“比赛”疯狂到什么程度?迟蓬经常扮演密探,每个宿舍打听。

“隔壁赵娟娟和孙翠萍已经开始读《简爱》了!”

“徐少华和张山买了《安娜.卡列尼娜》!”

“人家牟卫红都买《斯坦尼斯拉夫斯基全集》了!”

也是赶上了图书市场开放的年代,我们就这么相互比拼着读了好多名著。

迟儿用破纸箱搭了个书架。这个书架很脆弱,放不匀它会歪,放多了它会倒,我们就弄些树棍子支撑着它。书架很破,但那是我们屋里最宝贝的东西。

省下的钱都买了书,我们三个经常会喊饿,常说的话是:我妈做的茄盒多么好吃,我姥姥包的包子多么香……徐儿的家就在济南,她经常周末领我们回家吃一顿解馋。

她家住在千佛山那儿,离我们剧院特别远,真是吃肥了走瘦了。去得走一个钟头,回来还得走一个钟头,可我们三个谁都说不累。迟儿说:“只要能上你们家吃饭,每天走两个钟头都行!”

那时候的我们真年轻啊,如饥似渴地学习,也时不常地闯祸。

话剧《基督山恩仇记》剧照

关键词:迟蓬,倪萍

为您推荐

下载中华网山东APP

联系方式

中华网新媒体 山东频道
互动/投稿邮箱:
shandong@zhixun.china.com
山东频道商务合作热线:0531—866666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