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
山东内容 国际表达
齐鲁大地 :
当前位置:山东频道首页 > 国学文化 > 文化资讯 > 正文

潘鲁生丨以民间文艺“两创”赋能城乡发展

潘鲁生丨以民间文艺“两创”赋能城乡发展
2025-11-05 11:29:10 来源:中华网山东频道

五是推动建设民间文艺语料库与大模型,实现科技赋能转化。在人工智能时代建设中华民间文艺语料库与大模型,必要性在于,掌握文化数字化主权,防止中华文化在AI生成内容中被西方语料“同质化”或歪曲,并解决版权伦理问题。首先要对散落的民间文艺资源进行全域性、高标准的数字化采集与建档,构建一个真实、完整的核心语料库,形成所有工作的数据基石。进而,将这一经过科学整理的语料库与人工智能技术深度耦合,通过训练专用大模型,开发出能够进行智能检索、知识问答、创意生成乃至辅助研究的应用工具。最终目的是将这些工具赋能于教育、创作与传播等多个领域,使沉淀的文化数据转化为可动态交互、可激发创新的智能化资源,从而实现从保护遗产到创造未来的根本性转变。

总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两创”的最终目的,是让民间文艺“活”在当下、“融”入生活、“服务”人民。我们要立足当下,面向未来,推动民间文艺“两创”工作走深走实、见行见效,在守护传承的基础上实现创新和发展。

未来,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要提高站位,把实践行动放到国家文化战略中统筹推进。近一段时间,全国的文联系统和各艺术门类都在集中探讨“人文经济学”和“文艺赋能城市”,我们也需要以这样的高度,重新审视民间文艺与城市发展的双向互动关系。要立足新时代,把握人民群众对美好精神文化生活的新期待,把民间文艺“两创”工作融入乡村振兴、城市更新、文旅融合、社区治理等国家重大战略中,实现文化价值与经济价值、社会价值的统一。要以文化人、以艺通心,让民间文艺成为提升城市品质、增强文化软实力、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力量。

要加强协同,构建跨系统、跨领域、跨层级的合作机制。我们要突破体制壁垒、行业界限,推动形成各方协同发力的大格局。要主动对接相关部门,多维理解文化现象;要积极联动高校、研究机构,强化智力支撑;要广泛吸引企业、机构、平台等社会力量,拓展资源渠道;要充分发挥基层文联、协会、传承人、志愿者的主体作用,激发内生动力。只有形成合力,才能实现资源整合、优势互补、效能倍增。

要扎实推进,强化成果导向与长效转化。我们要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效果导向,推动调研成果转化为实实在在的政策建议、项目抓手、品牌活动与典型案例。要注重实践与理论双轮驱动,形成有数据、有分析、有对策的决策参考;借助正在开展的“全国民间文艺‘两创’典型案例”征集与孵化,打造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示范项目;要积极推进专题文集的编撰出版,形成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成果体系;要精心筹备明年全国性的交流推介活动,搭建展示、对话、合作的平台。

文/潘鲁生,中国文联副主席、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席,来源:中国艺术报


(责任编辑:周龙)
关键词:潘鲁生

为您推荐

下载中华网山东APP

联系方式

中华网新媒体 山东频道
互动/投稿邮箱:
shandong@zhixun.china.com
山东频道商务合作热线:0531—866666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