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牧人一家》(另外角度)
胡学富先生的雕塑属于具象雕塑,而它的主题和题材都聚焦在少数民族这个方向,尤其对苗族生活题材的雕塑创作很有感觉。对于胡学富来讲,少数民族服饰赋予了它雕塑别样的意义。首先少数民族的服饰能够使雕塑家在体量和空间的编排中,放飞自由,且富有强烈的表现力。再就是从作品的内涵上来看,少数民族的精神与情感是非常淳朴的,具有一种原始的魅力和深厚。这就使得胡学富的雕塑意境呈现出某种悠远、孤寂、厚重,呈现出一种可贵的韧性,这个韧性就是一种精神的力量。我认为胡学富的雕塑对于思想内涵的表达,之所以抒发得入木三分得益于他雕塑本体的力量和他本人对具象雕塑语言的深厚修养。这种修养会自然而然地在他体验和创作的两个层面同时得到了发挥。在感受上,他之所以到苗寨去体验,是他对苗族服饰和她们头饰形体和体量的敏感和捕捉。可以说,他捕捉到了属于雕塑可以表达的那份美。
我们经常说,生活中并不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这句话听上去好像是真理,其实我真的是觉得它是句废话!发现雕塑的体量和体积之美,一定是雕塑家,而不是普通人。发现人生经历之美,他一定是文学家。能听到日常生活中的旋律和节奏之美,他一定是音乐家。所以说我们没有必要去要求普通人去发现雕塑之美,否则就是强人所难。苗族少女的服饰和头型的体量之美,只有作为雕塑家的胡学富才能够发现,并能够及时地把他所感动的东西转化成雕塑。所以我想说,胡学富在雕塑语言的敏感性与多年的磨练是密不可分的。
观看胡学富的雕塑,有远看和近观的两种观察方式。首先,我们说远观,胡学富在雕塑的整个空间构图营造上,雕塑的大关系是做得非常好的。不管是单体雕塑的空间营造,还是群体雕塑的空间营造,即空间构图关系,可以说是无懈可击。然后,当我们近观的时候,他的所有细节却是那样地耐看,那样地微妙,使人流连忘返。在他的雕塑刀下,所有人物的举手投足,或者一转头,或者一颦一笑,或者是欲言又止的开口,都呈现出了某种雕塑的审美品质:雕塑是宁静的,是沉默的,是凝重的,是审美的。雕塑可以让人目不转睛,可以让人慢慢思考。
(文/朱尚熹,《胡学富雕塑艺术评析》,著名雕塑家、宋庄雕塑协会会长、《雕塑》杂志主编)
代表作品欣赏
《苗家》 胡学富 铜 50x70x38cm 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