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
山东内容 国际表达
齐鲁大地 :
当前位置:山东频道首页 > 艺术 > 正文

范扬教授为中国传媒大学中国画博士生作“守正创新——骨法用笔之古往今来”专题讲座

范扬教授为中国传媒大学中国画博士生作“守正创新——骨法用笔之古往今来”专题讲座
2025-03-16 15:27:04 来源:中华网山东频道

3月9日,春意盎然,中国传媒大学中国画博士班24级全体博士生齐聚一堂,共同迎来范扬教授的讲座课程。范扬教授以深厚的学术造诣和轻松愉悦的授课方式,为在场的博士学子们带来了一场酣畅淋漓的思想交流和学术创作盛宴。

讲座现场

讲座现场

范扬教授谈六法

范扬教授向同学们介绍他对谢赫六法的认识与理解。他说,若未能掌握内在结构,便无法体现骨法。绘画需有骨有肉,骨法用笔归因于笔力与结构,落笔需在结构上,笔画如未能在结构上呈现,便失去了本意;随类赋彩更接近禅宗直指人心的体悟,不仅追求自然的色彩,同时注重心境与情感的融入,例如用墨色画竹符合中国画的审美,画朱竹则有对心境抒发的意味,喜气画兰、怒气画竹,色彩随心境变化而转变;应物象形强调造型的重要性,中国绘画注重于柔美与意境,西方绘画则偏重于刚健与写实;经营位置可指建筑中的设计与营造,后引申为绘画中的构图与布局。许多西方艺术家兼为建筑师,注重空间与结构,文人画所要求的“能文会画”,不仅仅看重技法,更注重艺术家的思维与修养;传移模写是汲古出新的重要手段,如李公麟临韦偃牧放图卷,齐白石临摹《芥子园画谱》。临摹不仅是模仿,更需动脑思考,从中汲取骨法精髓,进而守正创新。谢赫六法不仅是古代绘画的理论总结,也是我们今天艺术创作的指南。

讲座现场

范扬教授谈写生:

范扬教授向同学们展示了近五年来在全国各地的写生画作,将传统艺术与现代环境相结合,创造出具有生命力的作品。

范扬教授为博士班的学生们进行了中国画的创作示范,和大家畅谈了自己对自然与艺术的感悟。他认为,山水画不仅仅是对自然景物的外在描摹,更是一种心灵的寄托与表达。画家在创作时应与自然融为一体,通过敏锐的感受和笔墨的挥洒,传递对山川河流的敬畏与热爱。

《九华山护国月身宝塔》 61cm x 47cm

1234...全文 7 下一页
关键词:范扬

为您推荐

下载中华网山东APP

联系方式

中华网新媒体 山东频道
互动/投稿邮箱:
shandong@zhixun.china.com
山东频道商务合作热线:0531—866666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