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
山东内容 国际表达
齐鲁大地 :
当前位置:山东频道首页 > 艺术 > 正文

孙慰祖丨南朝刘宋印群探例

孙慰祖丨南朝刘宋印群探例
2025-03-19 13:37:20 来源:中华网山东频道

论文从印文风格、文字演变、钮式形态、印面尺寸、凿刻等文字与工艺特征出发,结合文献与县名所在地理空间范围等信息,在罗福颐主编《秦汉南北朝官印征存》大体划出南朝与北朝官印间界限的基础上,以印群为研究单元,进一步析分出南朝刘宋印群。并对近年新发表资料中属于同一风格类群的官印做出断代。

关键词:《秦汉南北朝官印征存》南朝 刘宋 印群 断代

北朝与南朝官印的断代鉴别,四十年前罗福颐在其主编的《秦汉南北朝官印征存》(以下简称“《征存》”)中揭示出一个全面的框架,这在当代古玺印研究史上具有开拓性的意义。《征存》的断代为今天对部分官印进一步做出具体的时空定位创造了条件,也提供了多方面的启示。

南北朝官印的深入梳理及断代校正实际上是一个不易在短时期整体上解决的问题。南朝与北朝官印之间的界限虽大体已经划出,但南朝的宋、齐、梁、陈和北朝魏、齐、周各朝官印的鉴别仍然困惑不少,部分官印的断代分国标准缺乏类型学方法的支持。此期一百六十年左右的时间里,政权更迭频仍,有的仅存在十多二十年历史,更由于内部政治因素和外部文字环境的变化,秦汉官印体制及形态规范在此期趋于解驰、蜕变,官印印文与钮式风格的递变呈现十分庞杂的状况,这些都造成了鉴定上的困难。定为同一时空范围但又风格、形态明显相左的情况,在此期官印的研究中并不少见,反映了判断标准上的游移。

例如,“巴陵子相之印”(图1)、“郫县令印”(图2)、“海阳令印”(图3)、“庐陵郡丞之印”(图4)、“伏义将军之印”(图5)、“荡寇将军之印”(图6)等诸印《征存》分置于南朝宋、齐、梁、陈下,我们注意到,若由印文中“之”“印”“令”作为标志字来看它们笔形特征,可以确定出自同工甚至同一书丹者之手,因而从印文风格上看,分置各朝是不恰当的。又从印钮形态上看,诸印的共性同样显著,即钮孔细小、钮身高耸,习称“杙钮”(也有描述为“碑钮”的)。此式杙钮当由鼻钮演变而来。鼻钮在西晋以后渐有钮身增高的走向,如东晋“左积弓百人将”(图7),这一现象似乎南北皆然。但此种高耸的杙钮在整个东晋南北朝时期官印中都是一个比较突兀的存在,应有一时定制改变的因素。也因此,此期杙钮与印文风格之间的紧密性很强。在后文将要揭示的例子中可得到更多的印证:在郡、县令长、侯相(即汉制使用鼻钮的阶级)等地方官印章中,此式杙钮与印文风格之间存在必然关联,是则同是,非则同非,没有例外。此种关联性在部分定为南朝官印的实物中十分显著,因此可以确定它们属于同一印群,在时空上当指向同一位置。

1.jpg

图1(南朝宋)巴陵子相之印

2.jpg

图2(南朝宋)郫县令印

3.jpg

图3(南朝齐)海阳令印

1234...全文 15 下一页
关键词:孙慰祖

为您推荐

下载中华网山东APP

联系方式

中华网新媒体 山东频道
互动/投稿邮箱:
shandong@zhixun.china.com
山东频道商务合作热线:0531—866666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