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
山东内容 国际表达
齐鲁大地 :
当前位置:山东频道首页 > 艺术 > 正文

推动中国漆画艺术高质量发展与多元融合——2025中国美协漆画艺委会工作会议综述

推动中国漆画艺术高质量发展与多元融合——2025中国美协漆画艺委会工作会议综述
2025-03-21 16:29:29 来源:中华网山东频道

二、深化人才培养机制,构建多层次人才梯队。

培育多层次的文艺创作人才队伍,提升专业水平和创新能力,是文化持续发展的支撑。漆画艺委会主任、福建省美协副主席陈金华提出今年要办好艺委会届展“第七届漆画展览”,应认真梳理艺术文脉,展示漆画当下最新的探索成果,发现新人,不断完善青年美术拔尖人才培养体系。“第三届小幅漆画展览”等相关学术研究展等也列入了计划,研究方案准备申报,夯实研究基础,推进中国漆画面向未来。

漆画艺委会副主任兼秘书长、福建省美协副主席汤志义,漆画艺委会副主任、中国美院手工艺术学院设计艺术学系主任何振纪,漆画艺委会副秘书长、鲁迅美院漆画工作室主任张泽国,漆画艺委会委员、北工大艺术设计学院副院长武非提出,要充分发挥高校学科建设在人才培养方面的作用。2003年至2018年漆画艺委会举办的十届全国漆画高研班推出了众多骨干艺术家,为中国漆画的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现阶段应依托全国各地重点高校,为漆画人才培养打好基础。同时,在教学教研、作品展览等方面加强交流,为青年教师和学生提供发展学习的平台,促进后备人才培养。

漆画艺委会副主任、江西科技师范大学传统工艺研究院院长寇焱,漆画艺委会委员、中国美院附中校长张俊建议,推动中国漆画高质量发展,打造后备力量,应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一是加强顶层设计与政策支持,加强漆画专业建设。特别是本科教育,联合高校建立人才培养战略合作框架,制定规划,构建高层次人才培养平台。二是强化漆画理论建设,加强与艺术理论家、批评家的合作与交流。三是在全国范围开展漆画创作人才培训项目,尤其是为漆画发展滞后、空白地区的青年漆画爱好者提供系统的学习和提升的机会。

漆画艺委会委员、福州大学厦门工艺美院漆艺系主任苏国伟认为,应继续推动各省市举办漆画人才培养活动,一种面向精英,将全国有潜质有基础有水平的好苗子选出来,在课程设置、教学方法等方面严格要求;另一种是普及性的,培育受众群体,扩大漆画队伍。漆画艺委会委员、广州美院漆艺教研室主任余潮松在具体措施上也结合有关经验谈了自己的看法和建议。

张泽国、武非、寇焱、张俊发言

三、打造国际化展览平台,提升漆画艺术的社会影响力。

中国美术对外交流是事业发展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向世界介绍中国当代美术的最新发展,使各国人民在“美美与共”的文化氛围中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文化基础。漆画艺委会副主任兼秘书长、福建省美协副主席汤志义表示,应大胆走出去做展览,向世界讲好中国故事,增强中国文化自信,漆画艺委会将择机让漆画走出国门,向世界展示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促进文明交流互鉴。

漆画艺委会副主任、清华美院工艺美术系书记杨佩璋,漆画艺委会委员、中央美院设计学院教授赵斌认为,应积极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走出去”,建议成立专门网络平台,形成永不落幕的展厅,在文化交流互鉴中让世界更加了解中国,让中国方案在世界舞台上更具说服力,对促进世界和平发展、共建人类美好未来具有重要的意义。漆画艺委会委员、天津美术学院工艺美术系主任胡本七认为,要认真研究中外美术史,通过研究可以更深入理解艺术发展的脉络和规律,借鉴和吸收不同艺术形式的精髓,从而推动中国漆画主题创作的完整性。

杨佩璋、赵斌、李娟、唐影发言

四、推动艺科融合与创新发展。

数字技术的快速发展与广泛应用,不仅有效激发了新质生产力,推动社会文化进步和经济转型,也为艺术创作提供全新的手段和广阔的空间。漆画艺委会委员、中央美院设计学院教授赵斌提出,在新质生产力下,要探索在AI智能时代促进漆画与智能、时尚相结合。当前亟须由漆画艺委会牵头构建一套新的艺术评价体系,适应数字艺术特质的评价标准。

数字媒体在技术上可以实现高度的视觉沉浸,且数字媒介具有“用户友好”的特征,人人都可以快速轻松地创造并共享内容。漆画艺委会委员、北工大艺术设计学院副院长武非,漆画艺委会委员、商丘师范学院美术学院实验教学中心主任李娟,漆画艺委会委员、四川美院设计学院手工艺术系主任唐影认为,漆画要从漆材料的媒介物性构建绘画视觉新图像,而不是沿袭传统漆工艺技法。所有的传统都是那个时代的创新,大漆作为材料,要和当下的审美与生活发生关系,才能产生当代的艺术。当代漆画的发展不能满足于传承既有的样式,要守正创新,多元发展。让传统文化在数字时代焕发新生,探索更多可能的世界与世界的可能,让美术在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和满足人民群众的高品质生活需求方面更好发挥作用。

余潮松、胡本七、王玉文、李小军发言

关键词:2025中国美协漆画艺委会工作会议

为您推荐

下载中华网山东APP

联系方式

中华网新媒体 山东频道
互动/投稿邮箱:
shandong@zhixun.china.com
山东频道商务合作热线:0531—86666666